太阳能热利用行业老科学家秉前辈精神基业励后人风卷创新大潮
我们敬仰老一辈科学家,不仅是因为他们在年迈之际,仍利用自己毕生的经验竭尽所能地为科研事业发光发热,更因为他们在青年时代,放弃物质享受和安定的生活机会,披荆斩棘
1977年7月,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李申生教授自行设计和研制的“新型间歇式太阳能制冰机”通过了鉴定。1979年,清华大学殷志强教授带领团队仅用半年多时间就研制出了我国第一代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性能接近美国的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不久又研制出了第二代太阳能真空集热管,性能超过了美国产品。同期,我国太阳能行业内率先成功研制出了热管技术,并在大面积热水工程中成功应用,这个开创性成果归功于清华大学李元哲(已逝)教授,她为我国太阳能采暖做了开辟性工作,是“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采暖”的先驱。
自1981年起,马重芳教授师从国际著名强化传热权威Bergles教授从事强化传热基础研究,踏上了太阳能热利用征程,是我国熔盐传热蓄热和单螺杆膨胀机研究的先驱。马重芳教授团队不但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也实现了科技创新成果的工程应用和产业化,为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李宗楠研究员是中国太阳能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他研发的“整体式太阳能干燥器”属世界首创,此发明将集热器与物料干燥室合二为一,使辐射干燥与对流干燥相结合,强化物料脱水过程,大大缩短了干燥周期,经济效益显著,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太阳能游泳池的研究”利用温室及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能,提高秋冬天水温,使游泳季节延长1.6倍;“太阳能海水淡化研究”可解决孤岛上饮用淡水问题;“橡胶太阳能集热器”则在农牧渔业领域广泛应用。
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王德芳研究员是我国被动太阳能建筑热工反应系数法设计法的创始人,他提出了用反应系数法替代传统用差分法进行太阳能集热墙的热工计算,大大提高了计算精度,并节省了计算时间。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王志峰研究员回忆说,王德芳研究员等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课题研究,经费非常有限,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达到了很高的一个科研水平,为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是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首个奖学金—“德芳太阳能热利用奖学金”设立者,捐赠10万元用于奖励从事太阳能热利用研究的在读研究生们,不忘求学初心,追求卓越;并希望长江后浪推前浪,能够努力创新,把我国的太阳能光热事业推到新的高度。王德芳研究员的善举是科研精神的应有大义,为助力国家、行业培养科技人才,促进太阳能热利用研究生们的交流,激励一批有志青年投身到太阳能热利用领域科学研究与探索之中,在迎接挑战与机遇中点燃青春梦想。
回首峥嵘岁月,勾勒为奋斗者群像。在太阳能热利用的发展历程中,除了李申生、殷志强、李元哲、王德芳、马重芳等,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潜心奋进者,他们勇攀高峰,不懈探索,不畏艰辛的顽强拼博精神都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龚堡研究员,1958年10月赴苏联科学院动力研究所太阳能研究室学习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是我国最早接触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前辈。他发起成立了中国太阳能学会,是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的创始人、第一任所长。在研究所建立初期,仅用了一年多时间,他就带领科研人员开发出了一批科研成果:“硫化铅/沥青漆选择性吸收涂层”“黑铬选择性吸收涂层”“玻璃真空集热管热性能对比试验装置”“热碾压吹胀式平板型太阳集热器”“镀锌钢制扁盒式平板型太阳集热器”等,为此获得了七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他提出并实施了“引进高效长寿命高频焊复合吸热板集热器”计划,使当年我国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技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太阳能热水器的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热销国内外。他从1982年开始,向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申请资助,开展热管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项目,经过8年艰辛攻关,终于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建成了当时该类产品生产规模最大的生产线,产品畅销国内外。
西北工业大学张鹤飞教授,人机与环境、制冷及低温工程、环境工程的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太阳能热利用理论与应用研究和教学工作,是我国早期从事太阳能集热器基础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培养了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代彦军教授在内的一批研究人员和行业中坚力量。二十世纪80年代他发表了《太阳能热利用原理与计算机模拟》、《太阳池》等著作,为我国太阳能热利用专业教学提供了基础理论教材。作为我国最早一批被选送美国的公派访问学者,他和美国导师教授共同提出了著名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分析的统一理论”,首次获得了N次蛇形管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性能指标解析表达式,该理论既可用于直管型平板型、蛇形管太阳能集热器,也可以用于金属型和非金属型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分析。他的成果被太阳能热利用经典书籍——《Solar Engineering of Thermal Process》(该书包括太阳能热利用的几乎全部领域,是太阳能热利用经典的教材,为国内许多专家推荐的必读物)引用,并命名为“张鹤飞—拉凡公式”,成为太阳能集热器分析的经典理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原郭丰博士谈起自己的老师时说:“上世纪90年代初,张老师再次作为访问学者到访美国,为了推进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发展,年过五旬的张老师并没有吃老本,他瞄准了新的研究目标——基于除湿—蒸发冷却的太阳能空调技术研究,在当年是非常大胆和特色鲜明的创新思想。回国后,张老师继续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他的研究成果——以纸蜂窝结构为芯体、依靠蒸发冷却原理工作的增湿冷风机一经问世,就在国内以‘空调扇’的形式作为一种新型家电得到迅速推广。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相同原理的工业型/商业型建筑用大型蒸发冷却技术在国内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该技术目前仍然在工业/商业空调领域广泛应用,张老师提出的太阳能除湿空调仍然是全球科技界关注的重要热点方向。”
他们是光热人的杰出代表,他们心怀忠诚、行有方向,将事业根植于心、融入血液;他们献身科研、心系创新,用拼搏、大爱、奉献完美诠释科学家的无悔初心;他们恪尽职守、砥砺奋进,甘于奉献,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驱,为事业燃烧光热之火,为产业注入昂扬的精神,为行业插上强健的翅膀。
他们从事的事业表现形态多样,但在不同专业领域中数十年如一日的磨砺,形成了多主体、多层次的创新矩阵,他们推动了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让普通老百姓受益匪浅。他们的精神历久弥新,也为行业发展汇聚起磅礴力量,引领太阳能热利用科学技术不断前行。
他们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让我们以之为榜样,以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推动太阳能热利用健康有序发展。——这就是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老科学家精神。
- 标签:太阳能 杂志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太阳能发电的原理与发电类型
首先,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然后热能转化为电能
- 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报告摘要
- 阿特斯太阳能2021财年年报净利952480万美元 同比减少3507%
-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应用与系统解决方案
- 隆基股份2020年年报出炉:稳健发展研发投入高达2592亿元发力光伏新应用场景
- 重磅!《“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发布(全文文末可下载《规划》PDF版)
- 荷兰KIPPZONEN SMP22SMP21SMP11SMP10SMP6SMP3
- 2020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
- 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太阳辐射传感器在“行动”
- 乌干达引进太阳能电网制氢技术
- 太阳辐射监测仪为农业研究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