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多元化发展才能走得更远
“潜力很广阔、现实很弱小”——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当与会嘉宾谈起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的未来与当下,无论是主管部门、行业组织、龙头企业,还是高等院校、金融机构,几乎都给出了类似的评价。
《3060零碳生物质能发展潜力蓝皮书》显示,我国生物质能开发潜力约为4.6亿吨标准煤,但目前实际转化为能源的资源不足0.6亿吨标准煤,转化率仅约为13%。
根据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日前发布的《2023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年鉴》,当前,我国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主要为生物质发电、生物天然气、生物质清洁供热、生物液体燃料、热解气化等,其中发电仍是最主要的利用形式。
在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看来,多元化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是我国生物质能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指出,生物质能既可以用于发电,又有丰富的非电利用场景,而且是唯一一种可以通过固、液、气多种形态进行利用的非化石能源,要充分利用这一特质对生物质能采用多元全产业链的模式进行开发。
杜祥琬指出,以瑞典为例,当前,瑞典生物质能占一次能源的比例达到约34%,通过“生物柴油+生物气+发电”的方式,生物质能在瑞典的碳减排贡献度达到25%左右。“相比而言,我国生物质能仍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
为此,王大鹏指出,在发电利用方面,要继续挖潜,将生物质能发电纳入绿色电力证书的合法范围,推动生物质发电项目利用其灵活、可控的特性参与深度调峰等电力辅助服务,同时,鼓励发电项目因地制宜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在非电利用方面,更要积极稳妥推动生物质天然气、生物质能清洁供暖等试点示范,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先行先试,培育发展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新型市场。
要实现多元化开发利用,技术环节的创新必不可少。中国沼气学会副理事长、国际能源署生物质能中国组组长任东明表示,当前,中国要狠抓生物质能领域的绿色低碳技术,诸如生物质能碳捕集和封存、生物质制氢等技术更要加大攻关力度。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教授程序坦言,在原料特性层面,生物质资源具有能量和质量密度低的先天不足。“这一短板导致原料在收、储、运各环节的难度提升、成本增加,同时资源转化路径受限、效率低下,这是造成当下几乎所有生物质企业成本高企、难以摆脱补贴实现真正赢利的根本原因。”
要破解这一症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表示,需通过创新性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生物质的能量和质量密度属性,打破以秸秆等原材料作为生物天然气主要原料的技术瓶颈。
以“煤化生物质”路径为例,石元春研究团队指出,参考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历程,通过“煤化生物质”的方式,获得合格的工业化生物基合成气流,建立生物基合成气平台,衍生大批后续产业,或可成为生物质产业彻底“翻身”的一大希望。
程序透露,目前,国内企业已经在“煤化生物质”领域做出了一定尝试,使用1.3份生物质原料加上0.2份过热蒸汽,便可转化出1份“煤化生物质”。利用“煤化生物质”技术,参考煤制氢工艺路线,还可制备出生物基富氢合成气。程序表示,这种新型“绿氢”,不仅具有零碳排放的特点,而且在储、运、用方面均比纯氢更安全、稳定,成本也更加低廉。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资源利用和循环经济处处长程慧强表示,放眼未来,国家发改委将致力于完善行业法律法规,加快修订《循环经济促进法》,在立法层面制定有利于生物质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基本制度。同时,从健全生物质收储运体系、资源化利用体系和政策体系方面推动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
“除了政策引导扶持外,行业更需要企业的主动作为,我们也倡议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生物质能技术和装备研发,注重多元化发展,不断提升生物质能综合效益和产品附加值。”程慧强说。
《2023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年鉴》预测,结合目前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现状,预计到2030年,我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0万千瓦左右;生物质清洁供热(含热电联产)作为近期发展的重点,预计到2030年,生物质清洁供热面积将达到4亿平方米;生物天然气作为诸多领域脱碳的重要手段,预计“十四五”末,年产量将超过10亿立方米,2030年达到30亿立方米。而生物液体燃料将逐步应用于航运、海运,预计到2030年,年产量将达到2500万吨。
- 标签:生物质和生物质能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生物质能:多元化发展才能走得更远
“潜力很广阔、现实很弱小”——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全球生物质能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当与会嘉宾谈起我国生物质能发展的未来与…
- 什么是化学能 化学能的解释
- SUV-太平洋汽车网
- 理性看待地热能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
- 【分析】生物质能及生物质能发电
- 2020年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 2019全球生物技术风投$188亿基因治疗炙手可热
- 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有待加强创新
- 全球首座合成生物科学馆落户大兴
- 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
- 澳大利亚智库:中国在多个领域技术正在超越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