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兴能源  生物能

在实现碳中和的路途中你能知道什么是虚幻的恐惧什么是真实的憧憬

在实现碳中和的路途中你能知道什么是虚幻的恐惧什么是真实的憧憬

  近年来,世界各地极端天气频现。2011年至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在去年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世界各国宣布本国进入“气候紧急状态”,直到实现碳中和,并表示2021年联合国的主要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建立一个真正的全球碳中和联盟。为应对这一巨大挑战,各国正在开展一场大规模合作行动。基于此,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对全球减排的战略意义重大。气候问题带来的自然灾害听起来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企业和个人都无法逃脱全球变暖的负面影响。国家要发展经济,企业要追逐利益,个人要生活,大到跨国贸易,小到细胞呼吸,碳排放无处不在。碳中和,并不是个大而无当的话题,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谈起碳中和,究竟什么是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规定时期内,二氧化碳的人为移除与人为排放相抵消。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定义,人为排放即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农业及土地利用活动排放等。人为移除则意味着人类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由于二氧化碳不错的保温能力,这层“毯子”越厚,就越容易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进而引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多种生物因为栖息地环境的骤然变化,而走向灭绝。对于碳中和的概念,《一本书读懂碳中和》给出了更直观的解释。

  在面对人类无时无刻不在排放碳、全球变暖进一步加剧的困境时,应该怎么做来扭转这种局面?这个答案是“零碳”。“零碳”并不意味着绝对不排放二氧化碳,因为经济需要发展,生命体需要进行有氧呼吸,这些活动不可能不产生碳排放。要消除碳排放带来的气候变化,最理想的方法就是采取行动,通过技术手段吸收与排放量相等的温室气体,此时“排放”就等于“没排放”,就实现了这个“0”,这也是碳中和的内涵。如今,气候变化已经影响整个世界,包括全球的各种极端天气,例如干旱、热浪、大雨,而洪水和山体滑坡等也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就让碳中和变得十分紧迫,也值得人人都关注。“20年前,我从未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公开谈论气候变化问题,更别提写《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这么一本书了”,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的前言,技术专家、知名企业家和慈善家比尔·盖茨这样写道。学软件工程的他,花了10年时间深度调研了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并完成了这本书。

  为什么会开始关注气候问题?比尔·盖茨回答:“之前,我知道温室气体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但我以为周期性变动或其他因素会以一种自然的方式阻止真正的气候灾难发生。但当气候问题愈发凸显,我开始清楚地认识到,虽然我们现有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风能和太阳能)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上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但我们在部署这些能源方面所做的努力还不够。”在《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中,比尔·盖茨从电力、制造业、农业、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领域分析了二氧化碳零排放面临的挑战,可使用的技术工具以及我们需要的技术突破,并提供了一套涵盖广泛但每一步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首先可以通过特殊的方式去除温室气体,例如碳补偿。通过碳补偿,可以对自然过程之外的部分进行碳消除,来平衡二氧化碳的排放。而最终的方法是从能源结构上进行转型,用可再生能源、核能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因此,这场能源结构转型势在必行,全球知名的思想家与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零碳社会:生态文明的崛起和全球绿色新政》中大胆预言了一场即将到来的经济泡沫——到2028年时,价值约100万亿美元产值的化石燃料资产即将搁置,这一搁置将引发全球经济的大规模崩溃。

  《零碳社会:生态文明的崛起和全球绿色新政》[美]杰里米·里夫金 著赛迪研究院专家组 译中信出版集团

  杰里米·里夫金在书中呼吁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向零碳社会转型,帮助人类社会度过灾难。这本书展望了建设零碳社会的前景,为世界经济的转型开辟了道路。人类将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零碳时代,及时应对气候变化和地球上物种的大规模灭绝。

  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也在该书前言中提到,虽然我们已经掌握了减排技术和相关的政策知识,但如果不采取严厉且坚决的措施及早扭转排放趋势,我们就只能继续目睹更多灾难性、致命性的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今后二三十年将是气候行动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即刻行动,在全球经济、社会和生活等诸多方面进行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转型。为实现转型,同样也需要提升工艺、更新设备等方式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现有排放。在《能源转型:数据、历史与未来》中,作者瓦科拉夫·斯米尔便细数了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方式的进步和革新。但他也客观地分析说,全球正在进行中的新一轮能源转型也许将持续数十年,其间不仅需要付出高昂的经济成本与组织成本,还需要全人类坚定的奉献精神和极大的耐心。

  在减少碳源的同时,增加碳汇也是重要一环。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一座巨大的“碳库”,其碳汇作用越来越凸显。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显示,虽然全球毁林速度有所减缓,但仍有大量森林土地被转作其他用途。目前,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正帮助智利、尼泊尔、阿根廷、苏丹等国在森林恢复方面采取行动。农业减排对推动实现碳中和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2017年农业碳排放占全球总量的20%,主要包括畜牧业生产排放和农牧业扩张造成的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巴西农业研究公司的一项研究指出,约200棵树木能中和11头成年牛每年排放的甲烷,在牧场之间种植树木可以有效吸收温室气体。为鼓励这种农牧林整合的经营方式,该公司推出了“碳中和巴西牛肉”认证标志。“这种创新做法不仅能够帮助恢复退化的牧场,还能为动物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经济发展更可持续。”该公司高级研究员法比亚说。企业管理者、能源行业观察者胡森林也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了当下第三次能源转型的特点:去碳化、去资本化、去中心化;进而提出,人是能源转型的关键变量,也是中国能否穿越“能源三峡”的决定因素。他将自己的观点融入《能源大变局:中国能否引领世界第三次能源转型》一书,希望带读者经历一次有趣而难忘的能源之旅。“了解石油的前世今生,洞察其背后的博弈力量,辨识‘石油灾变论’的真实图景,畅想能源转型的可能性,才能知道什么是虚幻的恐惧,什么是真实的憧憬。”

  趋势已经在改变,无论你是否相信。在我国能源产业格局中,产生碳排放的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占能源消耗总量的84%,而不产生碳排放的水电、风电、核能和光伏等仅占16%。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就要大幅度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如果到了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核能的装机容量应是现在的5倍多,风能的装机容量是现在的12倍多,而太阳能会是现在的70多倍。一个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将会被打开,而在产业链的细分领域,将产生众多的新兴产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重构悄然发生,问题也接踵而来。自然资源的有限存量与气候变化的约束是否注定经济将陷入停滞,甚至负增长?各国政府为抗击气候变化,并继续促进高质量和可持续的增长,有哪些主要的政策杠杆?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阿吉翁等学者在《创造性破坏的力量:经济剧变与国民财富》一书中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新的思考。

  《创造性破坏的力量:经济剧变与国民财富》[法]菲利普·阿吉翁等 著余江 赵建航 译中信出版集团

  对菲利普·阿吉翁来说,这些问题也很“简单”,答案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创新。只有创新能推迟可能性的极限;只有创新可以在改善生活品质的同时消耗越来越少的自然资源,排放越来越少的二氧化碳;也只有创新能帮助我们发现更清洁的新能源。创造性破坏就是这样一个过程:新的创新涌现,让现有技术变得过时;新的企业加入,与现有企业展开竞争;新的工作岗位与生产活动出现,取代现有的岗位与活动。碳中和本身就是一个潜力巨大的产业,碳中和产业兴起将极大地提升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则相辅相成。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若以气温上升控制在2℃以内为准,至2030年,碳中和将为中国带来约0.3%的就业率提升。碳中和目标下的低碳发展将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最直接的就业岗位增长体现在可再生能源领域,预计到2030年,约5850万人的可再生能源就业缺口将极大提升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另一个由碳中和带来的就业增量领域主要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日本九州大学教授马奈木·俊介认为,碳中和从加速电力供应、储能和传输转型升级,倒逼高耗能行业技术进步以及催化新兴产业链加速发展几个方面催生了崭新经济增长点。此外,碳中和还能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综合性高质量发展。他将更多的观点写进《绿色发展经济学》一书中。衡量经济发展的传统指标——GDP的增长,并不必然带来幸福感的提升。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首要目标是提升人们的幸福感。《绿色发展经济学》超出了传统范畴,尝试开发一套综合指标,这套指标囊括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支柱:经济、社会和环境,这套指标将为我们思考和衡量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为了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努力也从未停止。全球多国在供给和需求侧同时发力,在促进能源结构低碳转型方面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与市场机制。例如,法国承诺在2030年前将化石能源的消耗量降低40%;英国政府计划加大发展海上风力发电,从2030年起禁止出售新的汽油和柴油车;巴西电力产业预计到2035年投资超200亿美元用于太阳能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智利政府启动绿色氢能战略,提出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占该国能源总量的比例提高至70%,到2040年所有煤电厂彻底关停;德国政府2019年通过了第一部《气候保》,制定了不同领域截至2030年的具体减排目标,并于2021年起在建筑、交通领域引入碳排放价格机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碳中和目标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据英国剑桥计量经济学会预测,中国的减排承诺可将全球升温水平拉低0.25摄氏度左右,对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做出重要贡献。相比之下,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要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因此能源发展切忌短时间内“蜂拥而上”,易发生能源安全问题。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研究”课题组给出的建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我们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场硬仗。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大体上需要50年至60年的时间,而我国仅有3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富煤贫油少气”,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实现碳中和需要非化石能源比例大幅增加,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任重道远。在《中国能源转型:走向碳中和》中,该课题组建议,为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力发展新型碳中和产业技术经济体系,为中国经济的升级转型提供新的增长点。

  《中国能源转型:走向碳中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研究”课题组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未来更多是要依靠技术创新解决减排问题,这也对人才培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副会长孙贤胜这样说道。杰里米·里夫金在《零碳社会:生态文明的崛起和全球绿色新政》中表示,中国将在世界向“后碳生态文明”的重大转变中发挥带头作用。目前,中国政府正在三个方面持续努力:第一,为个人提供持续稳定的收入,特别是着力为退休人员提供养老金保障;第二,通过“互联网+”经济等推动经济和社会繁荣,并建立强大的新型零碳绿色基础设施;第三,打造低碳经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这三方面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例如,中国养老金对绿色经济项目和“互联网+”经济进行长期投资,可获得可观的回报。“未来40年,中国经济社会将迎来系统性变革,社会财富也将随之发生大规模转移”,《碳中和:未来40年中国经济社会大变局》作者之一曹开虎对未来进行了预测。

  “站在今天的时点展望,碳中和将是未来数十年中全球最高层次的较量,也是最根本的变革动力。”曹开虎认为:“我们将见证一个伟大的时代,见证一个变革的时代。在‘顺势者昌,逆势者亡’的历史规律下,前瞻布局、运筹帷幄的国家也将乘势而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直接或间接留下了“碳足迹”。居民生活的碳排放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生活中的能源消耗造成的直接碳排放,另一方面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的消费、购买的服务等造成的间接碳排放。依据碳足迹的概念,这一部分碳排放也包含消费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是碳中和的重要一环。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碳排放占比有越来越高的趋势,绿色生活的方式也越来越重要。绿色消费需要从居民生活方式、企业运营模式、政府政策引导三个层面来突破。事实上,绿色生活的内涵既丰富又朴实,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少开车多步行、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少用塑料包装物、选择节能电器、合理设置空调温度、拒绝食物浪费等等。另一方面,绿色生活也是日常生活的一种素质考量和习惯使然。举例说明,走楼梯上下一层楼能减排约0.218千克;少开空调1小时减排约0.621千克;少用10双一次性筷子,减排约0.2千克;熄灯一小时,少用一度电,减排约0.785千克;回收一吨废纸可少砍17棵大树……这些细微的生活习惯,都会悄然影响和改善我们的环境。“早上走出家门,乘坐自动驾驶电动汽车,按照智能驾驶规划的路线上班;在绿色建筑里开始一天的工作;光伏发电供能的机器人送来可循环包装的快递包裹;住宅的光伏电池储存电力,接入区域电网……”这是《一本书读懂碳中和》中描绘的2060年的生活场景。而在《碳中和经济学》中,一条绿色生活的具体实现路径也逐渐清晰。

  比如,绿色饮食。素食产生的碳排放量在同等情况下远远小于肉食。主要原因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对食物的利用率较低,以及会排放甲烷类气体。根据不同的饮食习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中,肉类约占饮食碳排放量的56.6%,是饮食碳排放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人摄入水稻类主食较多,肉类占饮食碳排放量的36.5%。因此,多吃蔬菜,适量吃畜禽肉,少吃红肉,多吃蛋奶素食或可减少碳排放量,并且有利于身体健康。相对于纯素食主义,蛋奶素食更容易做到营养均衡,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容易被接受。比如,绿色家居。尽管家庭生活部分的碳足迹占居民碳足迹排放比例超过了20%,家庭生活减排却没有“一招鲜”的解决方案。减少家庭生活的碳排放,要依靠科技、能源的进步,更重要的是通过平日一些小的绿色生活习惯,日积月累地减少碳排放。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垃圾分类,也是绿色家居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共享经济。各种共享模式把原本分散化、个性化的需求集中起来,除了减少无谓的生产量之外,还因规模效应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实现更为低碳的生产模式,因此对减少碳排放的作用被进一步放大。如共享办公企业将办公地点首选在地铁站附近,鼓励员工低碳出行;对所有会议室空间实行智能系统预定制度,鼓励大家远程会议,减少非必要的碳排放;所有办公用品在尽量数字化的同时选用可再生材料等。未来随着更多共享需求的开发、模式的创新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社会生产将向更低碳节能的方向演进。专家建议,每个人都可给自己制定一份“碳排放表”,过一段时间看看自己做到了哪几项,哪些地方还有节水节电的空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日积月累就会有成效。而事实上,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着新的生活模式。除了改变生活方式,菲利普·阿吉翁在《创造性破坏的力量:经济剧变与国民财富》中还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民间社会可以扮演关键角色,消费者确实有影响决策的力量。在消费者真正关心环境的国家,汽车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会促使生产商开展更多绿色技术创新,如电动车等。竞争促使企业通过创新来提升产品价值,以取得领先地位。类似的理念也可以适用于开展定向创新、消费者支持环境保护的经济体。在此情形下,激烈的竞争将驱动企业开展相关创新,以压低产品价格与环境影响的比率,也就是说利用更加环保的技术来超越竞争。相反,在消费者更加关心产品价格而非环境后果的经济体中,竞争加剧就不太会刺激绿色创新,反而可能使环境问题恶化。的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社会民众和企业的广泛参与。“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我们每个人为之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生物能呼吸例如什么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