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兴能源  生物能

生物科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输还有人类情感的一种传输|采访

生物科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输还有人类情感的一种传输|采访

  在成长过程中,别人似乎都是伴随着时光的流逝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理想,以不断适应生活的变化。可身边发生的桩桩件件的事情,都使我的选择更加坚定。

  因为母亲是教师,我自小和教师的接触较多,对老师未产生过多敬畏之情,反而觉得老师不过是一群和善的叔叔阿姨,对他们有着本能的近亲。

  做事情之前,或好或坏都要考虑清楚后果,如果最坏的结果都能坦然接受,那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吧,人生只有一次,不要后悔。

  另一个是个严谨认真的老头,早来晚走,从不放过任何可以补课的机会,登上讲台就如同登上战场,自己就是迎战万千难题的将军,指挥着千军万马,用生命为我们的前途铺路。

  高中的时候开始明确这个想法,一个是高中第一任班主任,一个是我的化学老师,他们对我的影响比较大,从那之后就立志想要成为一个高中老师。

  不是,我们是大类招生,叫做生物科学类,到了大一下学期专业分流,有各个专业各个领域的老师来介绍,生物科学、生态学、生物技术三个方向的具体课程内容。

  因为我们是师范学校,报这个学校的人绝大部分都会选择师范专业。二年级一共有360多个人。生物技术只有6个人,生态学每年都没有人报,所以剩下的350多个人全部都是生物科学,就是师范类专业。

  对,从大二开始已经接受师范生专业技能训练。大二上学期有教育学,心理学,书法家的训练,就是一些当老师一些必备技能;下学期有一些生物课、生物课程标准、教师职业道德,还有一些类似于如何去上好课、一节课上课的时间分配等一些和上课有关必不可少的课程。

  比如说,我们现在高中已经改革了,原来的两本选修、三本必修已经融合到一起成为两本必修课,一个是《分子细胞》,一个《是遗传与进化》。

  拿《遗传与进化》来说,到了大学之后有一本专门的书,叫做《遗传学》,很厚的一本书,这本书就可以说是遗传的一个延伸。《分子与细胞》到了大学变成学习《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也可以称为是它的延伸。

  到了大二和生物有关的课就开始多了,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还有一些选修,可以选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伦理学等一些和生物有关的课程。

  实验课像数学实验就是算题,一直算算算;物理实验像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是需要借助一些仪器,比如说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还有一些各项离心机之类的一些比较独立的实验。

  植物学、动物学是比较宏观的,需要去外面采标本、出差的都是比较快乐一点。大一大二都是有公费出行的,大一的植物学可以去昆明植物博物馆参观一些植物标本,回来之后老师也会亲手教学怎么做植物标本。大二的野外实习是去动物博物馆参观动物标本,也有自己去彝良抓虫子、抓蝴蝶来做标本,这些都是生科的魅力。

  克服困难就是课业线门课程,专业课上课时间很短,课程一直在不断压缩。动物学一周只有两节课,微生物学一周三节课,遗传三节,细胞生物学是两节,所以说期末考的时候其实所有都忘了,相当于一个星期甚至两三天创造一个奇迹。即使划重点,那些比较繁琐的名词,它们的名称都极其相似,还都有英文名称,所以说对于我们来说要克服的压力就是期末考。

  是的。事物的认知都包括宏观和微观的方面,我的感知能力较弱一点,所以我对微观世界没有太大兴趣。但是宏观来说,生物给了我一种其他学科所不能给予我的。

  比如说进化的历程指生物是从无到有,从低等到高等。以无脊椎动物为例,从无核类到有核类、从水生到两栖再到陆生、从变温到恒温的宏观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过程包括身体各项机能的变化,比如说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是由不完全到半不完全到完全。

  比较开放的一点的话题,例如生物伦理学除了学一些理论知识,还要学像克隆、转基因这些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要面对的人类社会的困难和挑战。

  那个时候疫情还比较严重,所以是在钉钉上网课。对着一个电脑,学生其实是离你很远的,你是没有办法完全掌控这个课堂的,因为你不知道课堂下面的学生在干什么,有没有在认真听讲,甚至你在提问题的时候,可能都没有人回答你,我觉得对于尤其是新授课的一个老师来说,还是有较大困难。

  我觉得没有一个老师能够说对教师这个行业是得心应手的,因为课堂本来就是战场。如果这堂课按照预期去进行,它应该是一个很顺利的过程,因为经过精心备课之后,你已经想到了学生会提到一些问题,但是有时候面临一些突发事件,一些对抗性事件的时候,还是很难的。

  -有一些专业等到迈入工作阶段的时候,可能跟你原本想象的是不一样的。你经过实践之后,对它的喜爱和之前还是一样的吗?-

  差不多是一样的,教书育人,我觉得育人是放到第一位的,无论科技怎样发展,教师这个职业始终是无法被替代的,因为它是不仅是知识的传输,还有人类情感的一种传输。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他的三观、言行举止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这种职业所带来的快乐没有办法被其他事物所磨灭。

  我现在做教学工作,因为我们年龄差的没有很多,所以我们更能成为朋友,即使后来不教他们了,也会有联系,他们会分享最近学习、生活上的一些得失,那个时候就感觉到,教师是一个让人感到愉悦的职业。

  可能当下某个阶段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一些差的方面,比如每天晚上都要备课,看到学生不听你讲课会很烦躁······但是当这个事情过去了之后,回头再去看那个时间段所经历的,记住的都是美好的事物。

  它应该分为课上课下的两种有机结合。课上的时候,老师首先要做的任务是要教书,需要学生的配合以及尊重。课下的时候不仅可以作为老师,也可以和学生成为朋友。

  -教育事业这个行业有一些现象,比如家长会特别的讨好老师,比如老师惩罚学生惩罚太过,也可能会有一些老师不敢惩罚学生的现象,你怎么看待?-

  教师和家长的关系是需要配合的。原生家庭对一个儿童的成长影响是很大的,有句话说“一个好的童年可以拯救一个人的一生”。老师和家长是一个平等的关系,因为他们所做的都是为了使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出发点是一致的。

  会出现家长会讨好老师的现象是因为老师在校内有很大的权利。简单来说,给自己的孩子调座位,比如老师和这个家长关系好一点,他给这个孩子安排做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对这个学生和颜悦色,这些都是导致家长想去讨好老师的原因。所以本质还是在老师身上,成为一个好的老师是需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如果说老师这一方杜绝了这种差异性去对待学生,家长就没有必要“讨好”。

  关于惩罚,我们的师德课程提到了惩罚和体罚学生,我认为惩罚是有必要的,但是不可以体罚学生。惩罚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说一个老师想为了学生的成长去努力的话,所采用的绝对就是惩罚,而不是体罚。

  -我之前看过一个新闻,一个女老师被八岁的男学生摸了,这个女老师就打了男孩子耳光,学生的家长把这件事情告到了学校和媒体,这个老师受到了学校的处分。如果当时你是这个女老师的话,你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对于性知识较为模糊的,他不知道这个事情是不可以的,可以以此为契机教育那个孩子,告诉他们,其实在长大的过程中,男生和女生会有一些身体发育上的差异,给男生传达有些行为是禁止存在的:不可以摸、不可以摸······而不是反手一个巴掌。

  我想说当老师的确是要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大学那些专业课太多、太复杂、太麻烦了,教育学,心理学要背的太多。

  一些课程标准,要去仔细摸索,教师用语来说,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甚至已经明确到了哪些词语是应该用的,哪些词是不应该用的。还有一节课的讲授以什么样的方式,学生应该学到什么,然后对学生所掌握的程度有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

  如果觉得学这些太麻烦,太琐碎的话,是不太适合做老师的。善于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探索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人,我觉得可能更适合来学师范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生物科学是干什么的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