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兴能源  生物能

让我们共享开放的果实——写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际

(图片来源:澎湃影像)

二把刀/文 下午坐出租车。大概路上有些拥堵。一辆从旁边驶过的红旗轿车触动了那位年长的出租司机。他忽然来了兴致,聊起记忆中的那些消费品牌。说起汽车,他首先想到的是拉达、伏尔加和波罗乃兹。说到自行车,比如永久、凤凰和飞鸽。说到燕牌缝纫机,上海牌手表——真要细细列举恐怕还有很多。大浪淘沙,有些品牌恐怕早就淡出了中国人的生活,有些品牌在新世纪书写着不一样的历史。试想如果司机是个年轻人,他会给我列举出哪些品牌的名字呢?

对这些品牌的记忆可能穿越了几代人的记忆。如果换个角度看,这些记忆正好见证了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想象一下,如果那位出租司机是个90后,他的品牌记忆也会打上他身处的时代的印记。他正好赶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个国家一点点向世界打开大门,也热切地拥抱着外面的世界。那些听过或者没有听过的品牌逐渐走入中国人的生活,从新鲜稀缺到稀松平常,从高不可攀到走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最近这些年,新的消费品牌层出不穷,品牌迭代的速度之快恐怕会让那位年长的出租司机适应不了,更何况还有很多过去从未听说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今年正好是中国加入世贸20周年。11月5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约而至。如果说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时候,把更多的东西卖给外国人,还是很多中国厂商看到的最大机会,20年过去,已经举办到第四届的进博会传递的信息再清楚不过,这个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正在创造更多的机会,给中国,也给整个世界。

这么做的理由很简单,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积极贡献者。中国因为坚定不移地开放和改革获得了经济的持续成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20年,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20年,也是中国企业成长最快的20年,中国拥有了一个企业家群体,一批具有相当竞争力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

也正因为如此,每一届进博会都成为了中国扩大开放政策的官方发布平台,所谓一诺千金。上一届进博会提出的扩大对外开放的系列举措,在下一届进博会一定会有清晰的答案——“这些开放措施已经基本落实”——这是进博会的中国答卷,也是扩大对外开放的践诺清单。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含金量,或许从进博会不断提升的吸引力就可见一斑。比如,此前上海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的第三届进博会比第二届增加了近3万平方米;成交额按一年计达726.2亿美元,比第二届增长了2.1%。而11月5日开幕的第四届进博会,无论是参展面积还是参展商数量也都超过了上届。

对于依然被新冠疫情阴霾笼罩的世界经济而言,进博会因此有了更为特殊的价值。在接近两年的时间里,全世界为抗击新冠疫情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尽管在全球范围内,疫苗接种率在不断提升,但疫情仍未退去。世界经济复苏前路坎坷,仍将面对种种不确定性。更何况,贸易保护主义声浪日高。即使如此,开放仍然可能带来最大的希望。或者也可以说,全球化并未中断,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或者说,全球化的参与者试图在效率与安全间找到一种更为平衡的方式。

中国当然是一个必选项。

疫情之下,2020年,中国是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复苏势头,进出口延续了去年以来的高速增长。中国制造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中国最早地实现了复工复产,中国制造的韧性和配套能力,使得中国成为全球抗疫产品和其他产品的重要保障力量。这也使得全球投资者重估投资中国的价值。没错,他们当然会考虑供应链的安全,甚至也会考虑中国+1的生产布局。即使如此,加码投资中国依然是诸多跨国公司的选择。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2021年商业信心调查显示,60%受访企业计划于2021年扩大在华业务。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66%的美资企业计划在中国增加投资。

一位跨国公司的中国区负责人这样说,钱是最真实的。他的意思是,没有哪个企业会错失眼见的商业机会。甚至一些一度将工厂搬离中国的厂商,也在动作重新将生产基地迁回中国。

进博会的吸引力还在于,中国拥有全球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这一点,几乎和我们交流的所有跨国公司都谈到了这一点。比如一位跨国公司中国区的负责人说,他和身处不同行业的跨国公司高管交流时发现,过去谈市场,通常的格局是美国第一、中国第二,但在过去几年中,在很多行业,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一些公司最大的市场。这种变化开始让他觉得惊讶,后来却相信,也许趋势还会继续。或许正因为如此,进博会才会让展品变商品,让参展商变投资商。

中国有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而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我们常常以此证明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去年举行的第三届进博会预计,未来10年中国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今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共同富裕的语境中,再来推演中国消费市场可能的变化,想象空间就可能更大。这样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将会激发出怎样的潜能?

这种潜能的激发需要不断扩大的高水平开放。一方面,当这个市场成为世界市场、共享市场而非封闭的国内市场时,中外企业在一个平台上的公平竞争,必然会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为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是一种“鲶鱼效应”。只有竞争才能打破旧的市场格局,才能让消费者拥有更多的选择权。选择权就是话语权,这将倒逼国内厂商提升自己的能力,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中国市场足够大,从消费升级到消费分级,从一线城市到下沉市场,它为各路厂商提供了各种机会。前提当然是产品和服务是否真的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很多时候,正是这样的创新创造了新的供给。新产品和新的服务无中生有,市场从0到1,从1到n。而在中国与世界更频密的互动中,我们会发现,中外市场参与者的竞合关系,中国庞大的消费需求,不仅使得中国消费者可能获得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中国这块新产品新服务的试验田,同样可能贡献于跨国公司的全球市场。特别是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中国新生代消费者进入市场之后。中国消费升级和新生代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激发出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也可能赢得其他地区消费市场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同。中国由此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创新链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正在发生的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

由此,我们可能更容易理解中国的“双循环”。

今年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第一年。当我们说,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时,透过进博会这样的窗口,我们应该可以坚信,这一定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双循环——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改革的持续深化。

这样一种开放与共享的理念正在收获新的果实。一个多月后,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对已正式提交核准书的文莱、柬埔寨、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以及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生效。这将为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注入新动力。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到2030年,RCEP有望带动成员国出口净增加5190亿美元,国民收入净增加1860亿美元。

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进博会的主题口号:新时代,共享未来。当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赶赴这个年度的东方之约时,他们也在为一个开放、创新、共享的春天共同努力。

哪里可以看一路向西完整版 http://www.xinzhiliao.com/sj/qiuji/7116.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