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兴能源  生物能

低欲望城市丨城事哲谈

陈哲/文 城市从来都是欲望的容器。全世界最大的内容生产中心好莱坞,就偏好城市主题的电影。有以城市冠名的佳片,比如《费城故事》、《西雅图不眠夜》、《远离拉斯维加斯》、《午夜巴塞罗那》……它们各自闪烁着不同人文地理特质和时代风貌。

还有一类,喜欢给城市贴上标签,比如《天使之城》、《罪恶之城》、《欲望都市》等,赤裸裸地展示城市中的梦想、情感、金钱、权力、冒险和暴力等。

无论哪一种主题,城市作为人类欲望产物的属性,都显得极为强烈。在城市的这座人性熔炉中,“欲望”被成倍放大,展示出别样张力。

当然无须讳言,欲望驱使人类进步。对良好物质环境的热衷、对社会身份地位的追逐、对情感的需求、对价值的主张、对好奇心和审美的满足等等,都是文明的动力。

只是人们惊讶的发现:当美好生活成为今日社会主题,中国城市化还在高速跃进时,城市的一部分,正在失去欲望。

没错,我所指向的,正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躺平”。

如你所知,今日的躺平主角,正是曾经给城市注入最多荷尔蒙、被天然地寄予厚望的年轻人。

高房价、低增长、996、教育成本、医疗门槛、婚嫁成本、财富差距、男女比例失衡等大城市的普遍场景,正在共同形成一条鸿沟,横亘在年轻人的美好旅途之间;跨越之难既成了现实瓶颈,又远超习惯于居高临下的社会中坚们的想象时,人群中的断裂出现了,焦虑扩散至全社会,“躺平”也不出所料地遭到正襟危坐者的攻讦。

相对于理解上一辈,人们似乎更不容易体会下一代的困境。批评者似乎缺乏对“躺平”思潮形成的探究,因而与真相渐行渐远。一些我的面访者对此给出的解释是:当他们这些年轻人发现那些从小被耳提面命、很可能至今仍在不断被灌输的人生品格、处世方法,并没有带给他们向往的生活,或者说没有立即获得正反馈;在此背景下,要作出理性又不失温和的选择,还能是什么?

我大概认同这样的解释,也倾向于认为,“躺平”恐怕也非一夜之间形成的集体姿势。回顾多年来的社会热词,大约是遵从如下历程:一位来到大城市的普通青年,本来乐呵呵又对外界倍感新奇,只是在被踩在地上反复摩擦之后,才选择“佛系”,原本就是选择性地“葛优瘫”一把,后来发现自己“药不能停”,最后只好“躺平”了。

在上述衍变的过程中,公开意见领袖多愿意拿日本做前车之鉴。这个“躺平”的鼻祖国度,2015年诞生了有关“躺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低欲望社会》,作者大前研一深刻地剖解了当下不同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经济内卷、老龄化加剧、流动通道阻塞,长此以往,年轻人的“DNA都发生了变异”。

本文的主题,之所以没照抄大前研一的标题,原因在于一个“社会”的形成和更新,恐怕要以“时代”纪年。就我们庞大而复杂的国度而言,让全社会思潮改弦更张的图景,未免过于宏大,讨论起来也容易不得要领。我想当前紧要的是,得让一部分人先支棱起来。而城市,应该是再恰当不过的探讨标的了。

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的一个月内,国家放开了三孩政策。尽管计划生育的坚冰早从2013年就开始消融,但政策仍然在儿童节的前夜,引发了广泛讨论。遗憾在于,人们关注重点多流于“三孩”放开本身,而不是“三孩”背后的历史判断和落地措施,让这场讨论目前为止不过流于舆论狂欢。

坦率地说,我们缺的是三孩吗?我们缺的是对未来的乐观稳定的预期。生育危机——请允许我做这样武断定义——目前看来与“躺平”问题,生长于同一片社会土壤。可期待的是,及时出台的大政方针,公布了一整套齐备得振奋人心的政策导向,但具体要将梦想照进现实,恐怕需要每一个城市,拿出科学精神去研判分析,精心编织营造自身魅力,最终将可复制经验在整个国度共享。

之所以我对优质的城市系统抱有更大期待,因为相对于社会,城市拥有相对独立的人、财体系。在过去十年的人口大盘K线图上,一些优质的城市系统就走出了独立行情,正是因为他们能够清晰认知自己的比较优势,以及学会了和市场一同组织资源,最终迸发活力。那么今天,当一系列有关鼓励生育的配套精神从天而降,真正决定城市未来的,只能靠市民和市长们各显神通了。

青少年时期我看过一部关于纽约的电视剧,片头是这样说的: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应该带他去纽约。如果你恨一个人,你应该带他去纽约。这句话是如此地蛊惑人心,叫人神往。今天,像纽约这类大城市的课题,似乎变成避免出现这样的标语:如果你对他毫无感觉,你们应该在纽约别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