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叠草稿纸开始
陈永伟/文直到现在,我都不太好意思和《经观》的朋友说起我对这份报纸的最初印象其实是一叠草稿纸。
2003年的时候,当时还在读大学的我开始准备考研。由于考研的科目中有数学,所以草稿纸自然成了我的日常消耗品。一次,我在自习室刷题,自己带的草稿纸用完了,就向坐在边上的一位同学借。那位同学推过手边的一叠报纸,对我说:“随便用吧!”于是,我便抽过其中几张空白比较多的广告页用了。
几题算罢,大脑已经极度疲劳的我决定休息片刻。为打发无聊,就随手拿过刚才的那堆“草稿纸”翻阅起来。结果这一翻,就停不下来了。记得我最早看的是一篇关于经济是否过热的文章。不同于传统报纸上基调单一、平铺直叙的报道,这篇文章请了几位宏观领域的著名专家,让他们独立地对宏观经济形势给出了自己的判断。每位专家各自都有各自的分析视角、理论框架和推演过程,单独看来都各有道理,但把所有人的观点放在一起,却又彼此矛盾,针锋相对。尽管以我当时的水平,并不能辨析出这些专家的观点里究竟哪个对、哪个错,但这种神仙打架式的报道方式却让我感觉耳目一新,而文中纷繁的新观点也让我“不明觉厉”。
那天,我没有继续刷题,而是坐在自习室里翻完了这份叫做《》的报纸。读完之后,我撇了一眼报纸上的标价:定价2元,心中不觉涌起了一丝疑问——这厚厚几十版的报纸定价是2元,买差不多厚度的草稿纸也是2元。但报纸还要有人写稿、有人编辑、有人印刷,成本很大。这么一来,报社又是怎么赚钱的呢?当然,以我当时的知识储备,还很难想明白其中的道理。直到很多年后,我学习了平台经济学,才解开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此后几年,我一直是《经观》的“不忠实”读者。尽管没有达到每期必看,不看难受的程度,但只要是路过书报摊,就会习惯性地买上一份《经观》,然后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上一个下午。在《经观》所有的栏目中,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专栏。相比于一般的报道,专栏的知识含量要更为丰富,文笔也更为潇洒。每一篇专栏读罢,都会让我感到收获满满。由于在《经观》开专栏的都是名家,所以当时作为读者的我也一直幻想:如果哪天我也能在上面开上一个专栏,那该多牛啊!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当时的这个愿望终于在多年之后变成了现实。2018年的一天,《经观》的观察家部负责人殷练老师找到了我,说看了我在财新网上的几个文章,感觉不错,问我愿不愿意在《经观》上开个专栏。我一听,自然是喜出望外,但为表谦逊,还是表示出了一番辞让,说了一堆诸如“资历不足、水平不够”的借口。然后……我就假装被说服了,在《经观》上开出了一个专门介绍平台和数字经济的专栏。为了纪念我对《经观》的第一印象,在最早的几期专栏里,我专门把“为什么报纸和草稿纸卖一样价钱”这个问题写了进去。当然,为表礼貌,我没有说明这个故事其实和《经观》有关。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之间,我在《经观》上的专栏已经写了一百多期。为了让自己的专栏对得起读者,我强迫自己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进行了大量的思考,这让我对整个数字经济的理解大幅深入了。令我欣慰的是,我的文章也得到了很多读者的鼓励,通过与读者的交流,我也结识了很多各界的朋友。更令我高兴的是,《经观》还发给了我年度最佳专栏作家奖,这对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莫大的荣誉。作为一名读者和作者,我本人确实从《经观》获益良多,对此我无以为报,唯有以更为认真的写作作为回馈。据负责我专栏的编辑林密女士讲,我是她负责的专栏作家中最勤快、最自觉的一个,希望再过几年她还会对我给出同样的评价。
二十年走来不易,愿下一个二十年一起努力!
(作者为专栏作家,《比较》研究部主管)
- 标签:温柔的背叛12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车企大战应用生态构建:“iCar”脱离凯翼回归奇瑞 独立成生态品牌
应用生态的竞争正演变为汽车企业之间新的战场。6月11日,奇瑞控股与阿里云正式签约,双方联手…
- 宝马与制造业的碳中和之路:减排压力下的抉择和现实突围
- 6月15日要闻回顾|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中央网信办将重点打击“饭圈”乱象;工信部:规范电商平台“618”短信营销行为
- 冲击每签20万,这瓶“能量饮料”飞天,有望成年内最赚钱新股
- 日本国产一次性筷子涨价 | 悦读全球
- 六四折 郑州农商行3300万股股权被二次拍卖
- 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 面向校外教育培训进行管理工作
- 单霁翔:北京如何建设博物馆之城?不是仅看博物馆的数量,还要看有多少观众
- 中小企业招聘线上突围之路
- 退休两年后因“九宗罪”被开除党籍 祁玉民在华晨虚报利润上被追责
- 谷歌承诺与英国监管机构合作,计划删除浏览器cookies | 悦读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