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兴能源  生物能

一份营收与净利双增的年报 让小米秀了“肌肉”却也暴露了“软肋”

3月24日晚,在小米发布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和全年业绩报后,小米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雷军通过个人公众号发出了一封致投资者的公开信。

公开信中,雷军将小米交出的2020年年报称之为“自豪的答卷”,但看到,小米第四季度702亿元营收明显不及第三季度表现,即便同比增长24.8%,却不及市场预期。同样未达预期的,还有小米2020年全年达2459亿元的总收入。

对比小米多项财务指标,仅有经调整净利润一项超出了市场预期。数据显示,小米在2020年第四季度的经调整净利润达到32亿元,同比增长36.7%;而全年经调整净利润达到130亿元,同比增长12.8%。

显然,市场并不满意小米交出的这份成绩单。3月25日港股开市,小米股价开盘即跌,报23.85港元/股,交易期间虽有小幅波动,截至收盘价仅报23.9港元/股,市值相较前一日直接蒸发了超300亿港元。

谈及小米过去一年的表现,基于财报数据,深圳天爱资本投资总监杜先杰认为“表现平平”。即便外界将注意力放在它的净利润增幅上时,但杜先杰从小米手机出货量达1.46亿台,同比增长17.5%这个数据看出,“手机出货量增速快过了其净利润增速,说明小米的利润率一直在压缩。”

双引擎受制“缺芯”

针对第四季度的营收增速放缓,“核心原因是缺货。”小米总裁王翔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小米受到全球半导体芯片供应短缺的负面影响,但为了进一步弥补和减弱影响效应,“小米核心供应商已经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优化供给和生产效率。”

尽管王翔称小米的产能和供给已经在2021年第一季度“追回来了”,但杜先杰从小米交出的2020年成绩单分析到,“小米在硬件出货方面的压力较大,为保证出货量增长,小米不得不压缩利润。”

众所周知,小米从2018年开始承诺“硬件综合税后净利率永远不超过5%”,财报发出后,雷军在致投资人公开信中也谈及硬件利润率问题,他强调称,“2020年我们硬件综合税后净利率依然小于1%”。

杜先杰觉得,小米照此趋势下去可能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必须有其他增值服务来补充”,他也指出,与手机核心业务并重的AIoT业务,正成为填补利润空间的那个引擎。

其实,雷军在公开信中也对小米的AIoT业务进一步定义,他将其视为“小米价值的放大器”。数据显示,小米2020年第四季度在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部分的收入不但首破200亿元大关,全年在这一部分的收入也已经达674亿元。

但是,科技产业观察人士罗超发现,小米2020年IoT产品收入的同比增速为8.6%,对比2019年该项收入的高达41.7%的增速,显然是“断崖式下滑”,这让罗超不禁猜测,“小米双引擎中的AIoT引擎出了问题。”

王翔在电话会中表示,芯片短缺带来的影响范围之大,也直接影响到了IoT产品,“这就要求我们更精准地定义产品和上市的时间,可能会对我们提出一些挑战。”

基于对“缺芯”市场大背景的认知,小米进一步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攻势。雷军表示,2021年将在研发上投入超130亿元,并将招募超5000名工程师,以进一步扩大研发团队规模。

境外吸金背后

看到,中信证券在3月25日做出研报预测,小米手机份额和毛利率经过调整与改善,不但AIoT增速会迎来回升,互联网增速也将在中期逐步恢复。

财报数据显示,小米在互联网服务方面,过去一年的收入达238亿元,同比增长19.7%。需要注意的是,对比国内市场来看,小米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尤其突出。

Wit Display首席分析师林芝在财报中看到,小米2020年第四季度在境外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高达55.1%。

而2020年全年的境外市场收入高达1224亿元,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达49.8%。一直以来,小米都在开发全球市场,但能做到海外营收与国内营收不相上下,林芝分析认为,这得益于“小米试图在海外市场复制国内的渠道经验”。

财报可知,现在小米手机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IoT产品进入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方面,林芝觉得小米取得了一些小成绩,但他觉得,海外市场对运营商渠道依赖度较高,而小米接下来的重头戏是发力高端市场,势必要突破运营商渠道,为海外的高端市场布局做铺垫。

不过,对于小米国际业务而言,接下来最大的变化是,原任总裁周受资离任,接棒者是现任中国区总裁、Redmi总经理卢伟冰。

在2020年业绩报发布后,周受资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宣布离开小米,并加入字节跳动担任CFO。据王翔透露,周受资的离开并非突然,其与公司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接工作的妥善安排。

尽管王翔婉转答到,小米集团这些年来搭建起的人才架构梳理和组织部的干部培养初具规模,各项业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局势,但留给市场去检验的是,如今两手抓起小米中国区和国际业务的卢伟冰,将在2021年带来怎样的战绩?

补位高端市场

在小米手机全球出货量数据之外,林芝看到,财报还公布了小米在3000元人民币及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机销量近1000万台,在他看来,小米过去一年的利润增长与走向高端化关系丛密。

若将时间拉回至股价走低的前两年,“那时候投资人对小米的态度可谓冷淡”,林芝认为,小米股价重回发行价之上,并持续拉高,背后多是小米手机业务带来了新期待。

2020年疫情突袭,导致手机整体行业销量下滑,而小米却能逆势大涨,并在第三季度时重返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前三。

“小米很幸运。”林芝在采访中告诉,华为在2020年因不可抗力而“跌倒”,从而让走向高端市场的小米,不用面临华为这个劲敌的压制,“刚好有了补位的机会。”

看到1000万台这个数字时,他不禁想到了当年的华为,就是凭借旗舰机Mate7在销量突破1000万台后,从而获得了品牌冲击高端市场的小胜利。而今小米“如出一辙”,靠旗舰手机冲击高端市场,并在国内3000元以上或境外300欧元以上的市场站稳了脚跟。

不过,奔向高端化,在让小米手机的ASP(平均售价)有所上涨同时,罗超认为,高端化也如一把双刃剑,戳中了小米手机最大的问题,“当下小米依然缺乏拿得出手的高端明星产品,品牌高端化成果并不明显。”

尽管小米在2021年初推出小米11,仅仅21天便实现了单款旗舰机的销量破百万台。林芝发现,在小米收获市场反响后,便不断加紧了在高端旗舰产品上的研发节奏,即将发布旗舰小米11Pro 系列。

3月25日上午在小米官方发布的一张海报中看到,时隔两年,小米高端系列MIX宣布回归。可见,小米正从多点展开其高端策略,但罗超觉得,“小米撕标签,任重道远”,特别是综观当下市场,他认为小米依然面临一加、OPPO、vivo以及重新启程后进军中高端市场的荣耀的夹击。

尽管研发投入之于手机硬件厂商而言,短期之内得到的回报甚微,但之所以投入规模巨大,对于日渐深入高端市场竞争中的小米而言,意义在于长远。

毕竟,摆在各位手机厂商眼前的是,华为遗留出了高端市场的红利,但这个机会绝非独属某一家品牌。从小米新品发布的动作来看,林芝能预见到的是,小米必定在2021年为争夺高端市场份额有一役。

线下渠道待突围

各家都在摩拳擦掌间,而小米为2021年做出的选择,除了增超30%的研发投入,还有雷军提到的:2021年,将在中国全境内实现“小米之家”的县域全覆盖。

林芝认为小米当下正站在品牌高端化蜕变的一个转折点,若想尽可能多地抢食华为的市场份额,“华为的渠道走在哪里,小米就要渗透到老对手的所有渠道中去。”在他看来,这是小米不得不走出的一步棋,不然就是“把市场拱手让给OPPO、vivo或者荣耀等厂商了”。

尽管从2016年起,小米就走起了新零售的路子,但要趟平线下渠道,对于这家互联网基因的手机厂商而言,并不容易。

在杜先杰看来,OPPO和vivo两大品牌在线下的营销更进取,这并非一家之言,林芝观察手机产业多年,谈及线下覆盖能力,他也认为OPPO、vivo“没话说”。

实际上,除了营销目的,线下渠道的建立关乎用户体验。特别是走高端化,“线上存在瓶颈,必须要走到线下去。”林芝调研发现,高端手机的消费群体多集中于线下,尤其是4000元—6000元定价区间内的手机产品,大部分消费者会线下体验后购买。

再聚焦小米品牌的知名度,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相较来看,OPPO和vivo的“绿蓝大旗”则插遍了三四线城市。如何争夺下沉市场中对自身高端产品有兴趣的用户和需求?

林芝的理解是,小米的线下拼图依然需要补救,“这是小米的软肋,必须通过2021年的大笔投入和重兵出击,去弥补它在线下的缺憾。”

数据显示,小米已经在国内市场拓展了3000家线下店面,林芝称,这为小米的高端手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出口,从而进一步占领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

小米2021年内要将“小米之家”覆盖中国全境县域,目前虽然是“野望”,但也侧面反映出,线下渠道正成为手机品牌进入高端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采访中,林芝对于小米加大线下投入力度的方式予以认同,“它在让渠道拼图真正完整起来”,他认为这是小米走向高端化的必经之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