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新能源电动汽车(吉利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
提起新能源汽车品牌,大多数人会说:比亚迪汽车月销量超过10万台,后面就是特斯拉了,月销量大约是6万台,再往后就是五菱汽车了,只凭宏光MINIEV一款车型就能取得月销量4万台的成绩,剩下的那些都不太能打,蔚小理月销量大约1万台,广汽埃安、奇瑞汽车和吉利汽车大约2万台。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二八格局已经形成,占据头部的就是比亚迪、特斯拉和五菱汽车,奇瑞汽车、广汽埃安和吉利汽车紧随其后,蔚小理则处于上升通道,留给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的时间不多了,大洗牌的趋势十分明显。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全新几何E。目前,该车已经正式上市了,共推出320KM乖巧虎、401KM玲珑虎和401KM霹雳虎三款车型,每款车型又可分为4座版和5座版,售价8.68-10.38万元,走得仍然是亲民路线。关于吉利汽车的新能源之路,我觉得颇为复杂,它有吉利新能源、几何汽车、睿蓝汽车和极氪品牌,战线拉得很长,品牌也很多,如果再加上领克品牌和Polestar极星品牌,就更冗繁了,这也让我想起了吉利汽车在发展之初的多品牌战略,像吉利品牌、帝豪品牌、英伦品牌、全球鹰等,真的是让人眼花缭乱,可是现在呢?很多品牌已经销声匿迹了,只剩下了吉利品牌,你说吉利汽车的新能源之路会不会像原先的多品牌战略一样,最终殊途同归呢?
再回到几何E上,该车定位小型SUV,车身尺寸并不大,长宽高分别为4006*1765*1550mm,轴距为2485mm。它推出的3款车型保持了相同的电驱系统,前电机最大功率都是82马力,最大扭矩都是130牛·米,也就是说你在选择哪款车型的时候,动力输出并不是你要考虑的点,因为它们都是一样的。通过它们的车型命名就能看出,最大续航里程有所差异,320KM乖巧虎配备了容量为33.5kWh的磷酸铁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320km,401KM玲珑虎和401KM霹雳虎配备了容量为39.4kWh的磷酸铁锂电池,CLTC纯电续航里程为401km。除此之外,这三款车型剩下的区别就是配置上的差异了。
320KM乖巧虎和401KM玲珑虎配备了9.8英寸液晶仪表盘,而401KM霹雳虎配备了10.25英寸液晶仪表盘,并内置行车记录仪。功能上,该车支持高德地图、卫星导航、语音识别控制、4G车联网等。配置上,205/60 R16英寸轮胎、胎压显示、倒车影像、定速巡航、驾驶模式切换(运动/经济)、无钥匙启动、对外放电、多功能方向盘、皮质座椅、4喇叭、LED近/远光灯、LED日间行车灯、车内PM2.5过滤装置等都是全系标配。即便是低配车型,配置和功能也十分丰富。
大坝作用是拦截水流,抬高水位,形成水库,造成上下游水位差,使电站具备水力发电的基本条件
401KM霹雳虎车型还配有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前方碰撞预警、车侧盲区影像、自适应巡航、6喇叭、自适应远近光、车窗防夹手等,相比9.78万元的401KM玲珑虎车型,它的价格是10.38万元,只多了6000元,感觉还是物有所值的。那么,几何E的三款车型中,哪款值得买?如果你充电十分便捷的话,入门级车型——8.68万元的320KM乖巧虎就很合适,虽然它的纯电续航里程短一些,可是你充电不犯愁啊,而且它的价格更低,配置和功能也基本够用,性价比也就更高。
至于401KM玲珑虎和401KM霹雳虎两款车型,它们的区别就是配置不同,在差价6000元的情况下,我觉得401KM霹雳虎更加全面,6000元可以买到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前方碰撞预警、车侧盲区影像、自适应巡航、6喇叭、自适应远近光、车窗防夹手、L1级辅助驾驶系统、皮质方向盘、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3颗摄像头等还是很不错的。总结一下,对续航里程没有太高要求还充电便捷,推荐8.68万元的320KM乖巧虎,对续航里程有着更高要求,对配置和功能有着更高期待,10.38万元的401KM霹雳虎当仁不让。最后,对于几何E,你怎么看?
折叠淘米:淘完米后,可将淘米水进行洗碗、冲厕所和浇灌花草,这样洗碗还可使碗上的油污更少。
我国的水资源和石油、煤炭等能源相对匮乏,而环境污染却相当严重,让我们行动起来,提倡简单生活,避免奢侈浪费,保护环境,造福后代。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奇瑞新能源电动汽车(吉利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
提起新能源汽车品牌,大多数人会说:比亚迪汽车月销量超过10万台,后面就是特斯拉了,月销量大约是6万台,再往后就是五菱汽车了,只凭…
- 新能源车有哪些(新能源七座车都有哪些)
- 新能源车有哪些(新能源车有哪些缺点)
- 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待遇怎么样)
- 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佛山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 新能源板块(新能源板块前景)
- 新能源板块(新能源板块包括哪些行业)
- 北京新能源车(北京新能源车展2022)
- 关于财富的一些思考
- 甘肃酒泉有个县号称“世界风库”风能储量超过4000万千瓦
- 核能迎来第二次自我证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