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中国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致火山爆发及地震的能量。
人类很早以前就开始利用地热能,例如利用温泉沐浴、医疗,利用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等。但真正认识地热资源并进行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却是始于20世纪中叶。
地热能大部分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性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还有一小部分能量来自太阳,大约占总的地热能的5%,表面地热能大部分来自太阳。
地热作为五大非碳基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之一,在‘双碳’行动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地热开发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尤其是中深层地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我国地热资源类型多样,目前已发现的中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高温地热系统达200多处,总的热储热能约为115亿吨标煤,占全国热储热能的81.6%,水热型中高温地热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约1800万吨,发电潜力约7120兆瓦,具有储量大、分布广、质量优等特点。然而,我国中深层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远未充分挖掘和释放。
2019年,全球地热井数量为223座。与此同时,2010年至2020年期间,全球新增地热能投资总量已达400亿美元。雷斯塔能源预计,今年全球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6吉瓦,到2025年,这一数值将上涨至24吉瓦,涨幅达到50%以上。而未来5年,全球地热能领域将有望迎来超过250亿美元新增投资,地热井数量将达到380座。
第六届世界地热大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0年我国地热直接利用装机容量占全球38%,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
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地热直接利用装机容量达40.6吉瓦,占全球38%,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其中,地热供暖装机容量7.0吉瓦,地热热泵装机容量26.5吉瓦,分别比2015年增长138%、125%。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范围内,城市消耗了70%的能源,而建筑供暖和制冷则消耗城市50%的能源。利用清洁能源供暖制冷将是解决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实现碳减排、碳中和的关键。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要探索深化地热能以及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等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进一步为地热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
在国家“双碳”战略及近期化石能源紧张的背景下,清洁环保、安全稳定、可持续利用的地热能供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国家地热能中心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3.9亿平方米。其中,水热型地热能供暖5.8亿平方米,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8.1亿平方米,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6200多万吨,折合标煤超过2500万吨。
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新型能源,地热能可有效推进清洁供暖力度和覆盖范围。我国已经明确将地热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供暖的重要方式。在今年9月份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5年,全国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一批地热能发电示范项目,全国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比2020年翻一番;到2035年,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及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力争比2025年翻一番。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智研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标签:中国地热能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中国地热能开发利用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中国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
- 海洋科普(1755) 海洋能源
- 中科院:地热能将纳入国家碳中和路线图明晰发展方向
- 电采暖:石墨烯电热膜地暖了解一下!
- 地热发电技术及中国地热发电现状简介
- 石墨烯地暖造福长春电采暖要普及
- 地热发电新兴翘楚开山股份:对标国际龙头全球化战略成效凸显
- 我国地热能开发的总路线图正式出炉
- 电地暖采暖能良好发展是生活的趋势和需求
- 【技术】地热能的利用方式
- 韩国因地震叫停地热开发我们大火的地热产业是否也需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