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兴能源  地热

变形镜头是何物 有了它等于拥有电影感么?

如果你喜欢拍摄视频,一定听说过变形镜头,甚至考虑过购买变形镜头。变形镜头到底是什么,用它拍摄的视频真的拥有电影感么?

说到变形镜头一定离不开Panavision(潘那维申),但事实上变形镜头的原型是法国人Henri Chretien发明的Hypergonar,为了推广CINEMASCOPE(宽银幕电影)20世纪福克斯向Henri Chretien购买Hypergonar技术相关专利。

上世纪50年的CINEMASCOPE电影

在上世纪50年代,为了吸引更多观众进入电影院,同时降低成本,20世纪福克斯公司推出CINEMASCOPE系统。相比更早推出的Cinerama系统,CINEMASCOPE结构更为简单,只需要一台放映机即可实现宽银幕显示(Cinerama需要3台)。不过当时电影业界拍摄时主要是采用35mm胶片(135画幅),拍摄长宽比1.37:1的电影,并不适合CINEMASCOPE上播放,因此Panavision(潘那维申)变形镜头应运而生。

相信用过胶片相机的人都知道,在每一次拍摄都需要过片,把胶片从水平方向拉到镜头后方。在胶片摄影机也有过片装置,但不同之处的胶片摄像机过片装置旋转了90°,胶片是从垂直方向进入了镜头后方,也就是说电影画面每一帧最大宽度只有24mm左右,无法像XPAN相机那样,把多张胶片“拼接”成宽银幕。

XPAN的过片装置

Arri 35-III的过片装置

也许有人会说,把1.37:1画面上下裁切掉不就可以实现了2.35:1(CINEMASCOPE)效果了么。这涉及当年胶片画质问题了,把1.37:1画面裁切成2.35:1后,单帧胶片面积会从4齿孔降低到2齿孔左右,锐减了一半,同时要把画面投影到更大的屏幕上显示,画质注定急剧下降,是无法接受的。 要在胶卷大小不变、画质不变差前提下实现CINEMASCOPE,需要使用变形镜头,它利用镜片把画面进行水平压缩到1.37:1长宽比的胶片中,在剪辑或是回放时再用 变形镜头还原成正常比例,这样就能几乎不损失胶片面积下实现CINEMASCOPE。早期变形镜头一般为2X,在1.37:1胶片还原成正常比例后长宽比为2.74:1,要实现2.35:1或是2.4:1的CINEMASCOPE需要进行左右裁切。后来随着技术发展,市场出现了1.3X、1.8X变形镜头以及变形镜头增倍镜,不过后者的变形效果很不理想。

35mm裁切实现宽银幕下只有2齿孔大小,远比1.37:1下的4齿孔要小

相比球面镜头(普通镜头),变形镜头光学结构更为复杂,成像圈范围更大,因此光学缺陷更为明显——镜头速度变得更慢,暗角更重,畸变更厉害,眩光急剧增加,光源会产生蓝色的横向拉丝眩光,呼吸效应更重,焦外会有眩晕感,圆形的光斑会变成椭圆形,出现痄腮效应(人脸变胖)。

变形镜头拍摄的电影《被解放的姜戈》,背景中墙壁出现明显的筒状畸变

不过众多光学缺陷经过数十年的沉淀反而成了电影感的标志,比如说蓝色的横向拉丝眩光与椭圆焦外,甚至是ARRI ZEISS Master Anamorphic镜头出来后依然如此。Master Anamorphic保留了变形镜头的椭圆焦外、宽银幕等特性,克服了呼吸效应、畸变、眩光等缺陷,拥有高分辨率、高对比度,也无法扭转电影人几十年来的病态偏好。

电影感是一种玄之又玄的感觉,它需要镜头、灯光、构图、镜头运动、调色协同实现,变形镜头能带来椭圆焦外、蓝色的横向拉丝眩光等近乎标志性的电影效果,但它只是当中一个非必要条件,无法决定视频是否具备电影感。

采用Panavision胶片摄像机与变形镜头拍摄的电影《被解放的姜戈》

快乐大本营20110129 http://www.xinzhiliao.com/sj/dongji/25366.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