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儿童歌曲大奖赛北京初二学生作文走红 老师:说出了中年人心声lol女子战队
张咏言走红网络的作文《愿你》。受访者供图
因文笔流畅,韵律通达,近日,北京四中初二学生张咏言的随笔《愿你》在网络走红,咏言的语文老师王允点评此文称“说出了很多人中年想说的话”。王老师告诉新京报记者,咏言恬静阳光,热爱生活,喜欢美好的词句。也许是孩子文章中寄托的美好愿望,触动了很多人的内心,才得以让小文火爆网络吧。
谈文章
实在没有想到文章会走红网络
新京报: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王老师:文章出自初二年级的一次写作活动,写作的主题围绕“人生导航”,参照《见字如面》的形式,给熟悉的人或历史上的某些人物写一封信。那次活动中,咏言给未来的自己写了一封信,就是这篇《愿你》。
新京报:看到文章时的感受?
王老师:就是我评语里所写的那样,“酣畅有深刻,阳光有温暖,说出了很多中年人想说的话”。
新京报:文章最初是通过什么渠道转出去的?
王老师:3月16日下午,我在批改作文时看到了这篇文章。当时觉得很好,便把文章截图转发到了自己的朋友圈中。此前,我也会把学生的好文章转到朋友圈,还会发到家长群中,让大家互相参考。
新京报:什么时候意识到这篇文章火了?
王老师:一般情况下,我的朋友圈只有亲朋好友点赞或适当转发,但这篇文章发出去两三天后,很多人告诉我,网上有不少人转发。由于平常工作挺忙,我并没有特别去关注此事。但这两天,有朋友告诉我,《见字如面》节目组、校友高晓松也都关注了这篇文章,我才觉得火了。
新京报:当时什么感受?
王老师:觉得挺意外的,本来就是学生的一篇随笔,没想到在网络上传得这么厉害,而且那次写作活动中,其他同学的文章也很好,但不知道这篇为什么传播得这么厉害。
新京报:你觉得走红原因是什么?
王老师:这篇文章中,孩子希望未来的自己能以阳光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她所传达的东西可能触动了很多人的内心。
谈学生
有时候会开玩笑叫我“皇上”“王妈妈”
新京报:咏言有何独特之处?
王老师:诚恳,有一次我批改她作文的时候,评语写了个“好”字,后来她给我提意见说,以后评语不能少于50字。调皮,有时候会和我开玩笑,称我为“皇上”或“王妈妈”。学习态度很认真,她是个很美好的孩子,乐于在自己的作业、作品上花心思,批评她时她也能大方地接受。
新京报:她喜欢读书吗?喜欢读什么类型的书?
王老师:很喜欢读书,尤其是散文和小说。
新京报:文章走红后,孩子的反应如何?
王老师:她感到挺新奇的,但是总体上还是比较平静、淡定的。
新京报:她的写作水平是班里最高的吗?
王老师:她小学的时候文章就很好。其实,我们年级其他孩子的文章也很出彩、很深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风格。咏言的长处在于,她对文字很敏感和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和体悟。
谈质疑
小孩的文风美一点没有什么坏处
新京报:“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怎么看文中这句话?
王老师:我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这句话并不是咏言原创,而是一本书名,但是她记住了这句话,并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而且,这句话也点亮文章全篇,我认为这是值得鼓励的。
新京报:有没有关注到网上的观点?
王老师:大部分网友都是持鼓励、肯定的态度,也有小部分人批评,说是“鸡汤文集锦”。
对于鼓励孩子的网友,我们很欣慰,如果是客观的批评,我们也乐于接受。但有网友说这篇文章是“中国考试制度下,孩子背诵好词、好句串成的鸡汤文”,对于这种“扣帽子”的说法,我是不能接受的,这只是孩子的一篇随笔,并不是考试作文。
就算是鸡汤文,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得好,孩子现在乐于这么写,应该以鼓励为主。
新京报:对于抄袭的质疑,你怎么看?
王老师:她的这篇文章写给未来的自己,希望自己变成更美好的样子,所以有些比较好的话,她就引用到文章中去了,这是没有问题的。如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也是化用别人的句子,但并没有人认为李白是抄袭的。
新京报:也有观点认为可以模仿?
王老师: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孩子的文风美一些没有坏处,总比不讲究章法要好很多。
谈教育
走红不是衡量文章好坏的唯一标准
新京报:会通过什么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王老师:一个孩子写作能力的高低绝大多数源于家庭教育的好坏。班级里开了公众号,会择优挑选学生们的文章推送,校内也有自己的刊物,他们的文章可以在上面发表,这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新京报:文章走红后,怎么跟她说的?
王老师:作为老师,我挺替她高兴的,但我和她心里都清楚,她的文章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新京报:班上其他同学有什么反应?
王老师:同学都替她高兴,也为她感到骄傲。作为老师,我也感觉到有些孩子的内心出现了一些小波动,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文章和咏言的一样可以让大家喜欢。
新京报:怎么引导孩子?
王老师:让他们平和面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文风、优势及长处,咏言文章的一些内容正好击中了读者内心比较柔软的地方,于是在网上走红。但走红并不是衡量文章好坏的唯一标准。
【回应】
咏言父亲
大家早期作品都要经过模仿和吸收
咏言的文章在网络走红后,3月19日,她的父母亲陆续给王老师发送了短信,谈了谈对此事的看法。
张母:这两天我家着实感受了一把网络的能量,孩子也过了把网红瘾。感谢老师的抬爱,对于支持她的人,孩子也拜托我一定转达她的感激之情。
面对大家的赞誉,咏言直呼:受不起。一开始我们担心她有些飘飘然,没想到她反倒更察觉到她自己的不足,感叹自己的书还是读得太少,这点我和她爸很是欣慰。
张父:关于这篇文章,我和她妈妈就给了正负两面的评价。正面是写法新颖,自己给自己写信的方式很好。负面的评价是文章里好词好句多是引用和摘录,虽不算抄袭,但创造性不够,就像《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的海伦所说的‘我的作文虽说反映了我的一些粗糙的不成熟的思想,但其间也夹杂着别人闪光的思想和较为成熟的看法’,‘说真的,我常常分辨不清哪些是我自己的思想,哪些是我从书里看来的’。咏言的这篇文章看完也是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她自己听了我俩的评价也接受,还担心传播开后会不会糗大了。我又安慰她任何大家的早期作品都只不过是智力训练,经由模仿和吸收,逐渐学会把所想到的用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于是她释然,我想她能承受这些。
新京报记者 赵凯迪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