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共和国的故事·驱火记
2019年,西气东输管道全面启动建设与运行安全升级管理。 (资料图片)
广西红水河建有10个大型梯级电站,是我国“西电东送”的主力军之一。图为位于广西龙滩水电站的碾压混凝土大坝。(新华社发)
随着西电东送±1100千伏“新疆准东—安徽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最后一相导线顺利跨越天堑长江,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特高压大跨越—昌古特高压长江大跨越工程全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分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黄维和
中国油气管道跻身世界先进
我非常荣幸亲身参加了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为能参与世界级能源工程感到自豪,为工程建成后在提供清洁能源、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方面作出的贡献感到骄傲。
西气东输工程与青藏铁路、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并称为我国新世纪四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一项集天然气气田开发、管道工程建设与运营、天然气营销于一体的超大型复杂工程。管道穿越包括戈壁、荒漠、高原、山区、平原、水网等各种地形地貌和多种气候环境,施工难度世界少有。
记得2003年,当时正值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关键时期,“非典”不期而至。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我们开展“高扬党旗,决战百日”活动,经过全体参战将士艰苦奋战,最终夺取了抗击非典和工程建设的“双胜利”。
在不到4年的时间内完成大口径、长距离管道建设并投产,在世界管道建设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无论从科技攻关到试验示范,从标准制定到设计施工,还是从工程建设到环境保护,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我深切感受到: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沿线各省区市党委政府及各族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全国数百家科研院所和设备制造厂以及设计施工生产单位勠力同心协作,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工程在祖国辽阔的版图上由西向东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气东输管道建成投产后,经济效益逐年提升,推动了我国天然气产业快速发展,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满足了旺盛的市场需求,改善了我国能源结构,促进了与沿线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带动了相关工程建造和加工制造业等发展。
西气东输建设和运营管理,全面提升了我国管道工程、装备和科研能力,造就了一批素质过硬、学有专长、研实结合的科技专家和技术骨干队伍。西气东输管道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油气管道行业科技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当前,能源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油气管道科技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我现在主要精力在关注油气管道智能化建设,积极参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气东输的科技和管理创新,相信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我国“能源互联网+智慧管网”建设贡献新的力量,为中国构建安全高效的油气管网系统和现代能源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本报记者 齐 慧整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立浧
一生与西电东送紧密相连
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珠江流域,跨越一河二江,这就是我的人生轨迹。我主持参加了中国几乎所有特大型输电项目,人生与西电东送这一国家战略紧密相连。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极不均衡,80%以上的能源资源分布在西部、北部,而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部、中部,需要远距离输送能源。
1984年,葛上±500千伏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获得批准建设。我从刘家峡水电站调到了葛上直流工程工作。当时工程目的很明确:把技术学到手。我们办了很多期培训班,说葛上直流工程是直流输电的“黄埔军校”也不为过。
后来,我国提出建设±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从±500千伏提高到±800千伏,电压等级提高1.6倍,国外没有做过,但我们不能因为国外没有,就不能搞、不敢搞。没有现成的设备、工程经验、技术标准可循,甚至没有相应的试验条件……科研团队面临诸多挑战。我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讨论,做出重大技术决策,压力很大。但我们有很好的研究基础,这么多单位在一起研究分析判断,总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如果中间出了差错,那就找到问题,解决它。
在云南—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中,由于该工程跨越滇、桂、粤三省区,超长距离经过重污秽、高海拔、重覆冰等复杂环境,常规的绝缘材料无法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我带领团队研究绝缘技术的理论和机理,开展了详细论证,进行技术攻关,确定以硅橡胶复合绝缘材料替代传统陶瓷绝缘材料的方案,并在短短半个月内拿出了试验样品,解决了特高压输电的外绝缘难题。通过联合攻关,我国攻克了设备研制、系统控制等一系列难题,在世界上首次研发了13大类73种主要电气设备,为全球能源互联提供了中国方案。
我一生没有离开这个岗位,这里有我一生的技术经验的积累。我对这个行业太了解了,整个系统组成会是什么样子,早已在脑子里搭建成一个终极的图。
我接下来的研究重心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与电网相结合,通过在电网中安装多个小微智能传感器,使每一个设备都处于数据影像下。这一技术对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对能源革命会起到很大作用,使电力形态、能源形态发生革命性变化。(记者 王轶辰整理)
秦山核电厂第一任厂长、核电秦山联营有限公司原总经理于洪福
秦山核电是中国核工业骄傲
1982年4月,我到北京接受了新任务,参与筹建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我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无论有什么艰难险阻,凭着对党和事业的忠诚,凭着要干出一番成绩的信念,一定要把这个核电站建成功。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秦山核电是我们国家核电的开篇之作,没有经验可供借鉴,当时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前期准备工作走过了十分曲折的道路。
建设秦山核电站在当时有两大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一,人才极度匮乏。秦山核电站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国家百事待兴、百业待举,亟需各方面人才,建设核电站相关的专业人才几乎不可能从社会上找到。第二,建造核电站是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主要内容、模式、程序,到底有多少个关键节点我们都不太清楚。这就给管理程序、计划安排、现场施工过程控制带来很多问题。此外,核电站的质量、安全、设备材料的特殊要求等方面,对我们都是严峻考验。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说经历了难以言表的痛苦磨练,才逐步把秦山核电建设成功。
就在秦山核电一期如火如荼建设的时候,国家决定要趁热打铁,上马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987年6月,这个牵头的任务又落在了我的头上。我二话没说,披挂上阵,再度征战秦山二期工程。
有了秦山一期工程前期准备和开工建设取得的一些经验,秦山二期的前期准备工作就相对比较顺利。秦山二期定下来的基调是“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就是以秦山一期这个模式为主,中外合作。在土建、安装、设备制造、调试过程中,我们没有掌握的技术和设备制造,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加以解决。凡是我们自己能干的都自己干。
核电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把各路建设大军、各方力量组织好、协调好、管理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要抓好“三大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在秦山二期建造过程中,这“三大控制”我们都做得比较好。
现在的秦山核电基地是“国之光荣”,也是我们核工业的骄傲。回忆当年,真是感慨万千,秦山核电的建成,从中央到地方、各个部门、各个行业都作出了很大贡献,更重要的是秦山所有参加核电建设的职工,他们作出了更大的贡献。我只是他们中的一员。(记者 齐慧整理)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助理、副总地质师王启民
努力当好大庆油田的“闯将”
我是一名老石油人,1960年来大庆参加油田开发工作,亲眼见证了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历程,在实现大庆油田“高产、稳产、高效”开发的这条长征路上,始终为自己能够成为“闯将”的一员感到光荣和骄傲。
大庆油田会战初始,“甩掉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成为大庆人共同的理想信念。铁人王进喜“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鼓舞了几万名会战职工。
当时,我们搞油田开发工作的年轻人学铁人,也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办公室门上:“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闯将在此”。我们誓言,要以脚踏实地的苦干实干闯出天下一流的开发水平。
崇高的精神是伟大事业的灵魂。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大庆人自力更生,干字当头,仅用3年时间就拿下大油田,甩掉了我国贫油落后的帽子。到1976年,大庆油田实现上产5000万吨,跨入世界特大型油田行列,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了一条自主开发之路。
现实的需求就是创新的动力。在油田早期注水开发实践中,国外的技术不好用,我们就创建了“非均匀”注水开采理论和“六分四清”分层开采调整控制技术;上世纪90年代,主力油层越来越少,我们就瞄准了被国外认为是废弃的“薄差层”。当时,对于碰这个“禁区”质疑的声音不知听了多少,但大庆油田高产稳产的需要让我们坚定了“变废为宝”的信念。我带着课题组深入试验区研究了7年,一次次失败、一次次纠错、一次次实践,终于成功摸索出一套“薄差层”开发技术。这项技术使大庆油田新增地质储量7亿多吨、可采储量2亿吨,相当于又找到了一个大油田。
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高产稳产27年、4000万吨以上稳产12年,到现在油气当量依然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这是世界同类型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更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在中国石油工业和大庆油田开发中取得的重大胜利。
我如今82岁了,欣喜地看到新一代大庆人始终保持着骨子里的闯劲、拼劲和韧劲,我和“小伙伴”们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技术攻关上,这是一个更加需要创新思想、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领域。
大庆人肩负着“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振兴发展使命,我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誓言,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油助力。(记者 齐慧整理)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