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企专业化服务公司亟需政策支持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企业仍然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煤矿生产管理模式,从地面生产服务到煤矿井产系统,煤炭企业管理大而全、小而全,造成煤炭企业管理难度大、系统复杂、成本高,用人多、效率低,严重制约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近期,笔者在走访煤炭企业的过程中了解到,近年来,随着部分老矿区资源枯竭,矿井接续困难,职工安置与企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部分煤炭企业在探索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并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奠定了基础。如,陕西煤业化工集团2008年在陕北能源成立了首个专业化生产服务公司—神南产业发展公司。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该公司已陆续开展了综采工作面安装回撤、井巷掘进、设备维修、设备租赁管理,地质测量、矿山救护、教育培训、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等8大类90多种服务产品,服务煤矿产能1.5亿吨,累计完成产值近120亿元。为了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该公司运用互联网思维,融合互联网技术,建成了“煤亮子”煤炭生产综合服务平台,与200多个企业及多家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生产运营服务、设备物资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及金融服务,服务区域已拓展至周边500公里,跨越三省份(陕西、山西、)三市(榆林、忻州、鄂尔多斯),在行业内和周边区域内塑造了专业化服务品牌,为煤矿企业在降低成本、盘活资产、技术装备升级、员工素质提升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此外,开滦集团、山东能源新矿集团、江苏徐矿集团、天地科技等老煤矿企业,也都在整合企业内部人才、管理、装备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组建了多种形式的煤矿生产技术服务公司,为煤矿建设生产提供勘察、设计、建设、开采、设备安装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这些公司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同时,也解决了职工分流安置难的问题。
2016年以来,煤炭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文件,积极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淘汰落后产能,安置分流职工。根据全国主要产煤省区化解过剩产能规划方案,共退出煤炭产能约8.4亿吨,需要安置分流职工近150万人。在煤矿去产能、安置职工的具体实践中,多数老矿区、老煤炭企业由于长期高强度开采,资源逐步枯竭,在去产能过程中,关闭退出煤矿多,职工安置任务重、难度大,且几乎没有新建煤矿接续,企业内部和矿区职工分流安置空间小;同时,这些老煤矿在长期的建设开发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如果简单地按一般人员安置分流,也会带来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开展多种模式的煤矿专业化生产服务是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煤炭企业与煤矿生产经营管理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国际化大型煤炭企业都充分利用自身所积累的人才、技术、管理、装备等优势,通过发展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了新的业务增长点,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笔者认为,依托老矿区、老煤矿的人才、技术和煤矿生产管理优势,组建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开展专业化的煤矿地质勘探、开拓开采、机电运输等生产性服务,既是推动煤炭企业用工制度、促进煤矿社会化生产的需要,也是推动煤炭企业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煤炭人才资源配置、妥善安置分流职工的有效途径,更是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对于当前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化解行业过剩产能,以及煤炭行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由于缺乏必要的行业规范标准,只能参照建筑行业标准,而真正意义上的煤矿专业化运营机构还很少,大多数运营机构仍然停留在劳务承包的初级阶段。因此,需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加业引导,规范煤矿生产专业运营机构的准入机制和管理机制,促进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笔者:
完善煤矿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修订和完善《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产业政策》等相关内容,支持鼓励优势煤炭企业组建采煤、掘进、机电、安装等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在现有建井和机电安装等初级标准的基础上,建立采煤、掘进等专业生产服务标准,引导进入生产领域。在充分发挥分流职工专业技术优势的同时,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优势煤炭企业组建基本建设、煤炭生产技术咨询等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抓住“一带一”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机遇,为国内外煤炭建设开发提供专业化技术管理服务。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生产性服务业是以先进技术、专业人才为主要生产要素,具有知识、劳务和新技术高密集性特点,其中劳务成本占到总成本70%—80%。应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财政补助、以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有潜力的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的发展。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实施税费减免优惠。如纳税人在计算额时,允许将当期发生的劳务成本作为进项税项目进行抵扣,降低企业税负,鼓励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持续发展。支持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创业贷款、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等方式融资,降低资金运营成本。
长期以来,我国煤炭企业仍然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煤矿生产管理模式,从地面生产服务到煤矿井产系统,煤炭企业管理大而全、小而全,造成煤炭企业管理难度大、系统复杂、成本高,用人多、效率低,严重制约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近期,笔者在走访煤炭企业的过程中了解到,近年来,随着部分老矿区资源枯竭,矿井接续困难,职工安置与企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部分煤炭企业在探索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方面取得可喜的成绩,并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奠定了基础。如,陕西煤业化工集团2008年在陕北能源成立了首个专业化生产服务公司—神南产业发展公司。经过几年的探索,目前该公司已陆续开展了综采工作面安装回撤、井巷掘进、设备维修、设备租赁管理,地质测量、矿山救护、教育培训、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等8大类90多种服务产品,服务煤矿产能1.5亿吨,累计完成产值近120亿元。为了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该公司运用互联网思维,融合互联网技术,建成了“煤亮子”煤炭生产综合服务平台,与200多个企业及多家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生产运营服务、设备物资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及金融服务,服务区域已拓展至周边500公里,跨越三省份(陕西、山西、)三市(榆林、忻州、鄂尔多斯),在行业内和周边区域内塑造了专业化服务品牌,为煤矿企业在降低成本、盘活资产、技术装备升级、员工素质提升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
此外,开滦集团、山东能源新矿集团、江苏徐矿集团、天地科技等老煤矿企业,也都在整合企业内部人才、管理、装备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组建了多种形式的煤矿生产技术服务公司,为煤矿建设生产提供勘察、设计、建设、开采、设备安装等专业化生产性服务,这些公司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同时,也解决了职工分流安置难的问题。
2016年以来,煤炭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发[2016]7号)文件,积极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淘汰落后产能,安置分流职工。根据全国主要产煤省区化解过剩产能规划方案,共退出煤炭产能约8.4亿吨,需要安置分流职工近150万人。在煤矿去产能、安置职工的具体实践中,多数老矿区、老煤炭企业由于长期高强度开采,资源逐步枯竭,在去产能过程中,关闭退出煤矿多,职工安置任务重、难度大,且几乎没有新建煤矿接续,企业内部和矿区职工分流安置空间小;同时,这些老煤矿在长期的建设开发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如果简单地按一般人员安置分流,也会带来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开展多种模式的煤矿专业化生产服务是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煤炭企业与煤矿生产经营管理的主要方式,绝大多数国际化大型煤炭企业都充分利用自身所积累的人才、技术、管理、装备等优势,通过发展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了新的业务增长点,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笔者认为,依托老矿区、老煤矿的人才、技术和煤矿生产管理优势,组建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开展专业化的煤矿地质勘探、开拓开采、机电运输等生产性服务,既是推动煤炭企业用工制度、促进煤矿社会化生产的需要,也是推动煤炭企业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煤炭人才资源配置、妥善安置分流职工的有效途径,更是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对于当前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化解行业过剩产能,以及煤炭行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由于缺乏必要的行业规范标准,只能参照建筑行业标准,而真正意义上的煤矿专业化运营机构还很少,大多数运营机构仍然停留在劳务承包的初级阶段。因此,需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加业引导,规范煤矿生产专业运营机构的准入机制和管理机制,促进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笔者:
完善煤矿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修订和完善《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炭产业政策》等相关内容,支持鼓励优势煤炭企业组建采煤、掘进、机电、安装等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在现有建井和机电安装等初级标准的基础上,建立采煤、掘进等专业生产服务标准,引导进入生产领域。在充分发挥分流职工专业技术优势的同时,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优势煤炭企业组建基本建设、煤炭生产技术咨询等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抓住“一带一”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机遇,为国内外煤炭建设开发提供专业化技术管理服务。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生产性服务业是以先进技术、专业人才为主要生产要素,具有知识、劳务和新技术高密集性特点,其中劳务成本占到总成本70%—80%。应综合运用财政贴息、财政补助、以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有潜力的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的发展。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实施税费减免优惠。如纳税人在计算额时,允许将当期发生的劳务成本作为进项税项目进行抵扣,降低企业税负,鼓励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持续发展。支持煤矿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公司通过金融产品创新、创业贷款、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等方式融资,降低资金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