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工作巡礼】河南:助力哈密夯实发展基础
新疆日报讯(通讯员赵玉伟 寇俊峰报道)6月29日下午,河南省医疗卫生援疆专家“传帮带”大会在哈密市中心医院举行,河南省第九批援疆专家与哈密市中青年医疗技术人员共结成了16对师徒。此举只是河南省医疗卫生援疆工作中的一个举措,给哈密各族百姓带来的是关乎生命健康的大实惠。
自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立足哈密实际,充分发挥河南省在产业、人才、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创新模式,精准援疆,助力哈密稳定发展,夯实了哈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
在哈密大地上,“河南烙印”处处可见。一批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资源精深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优势产业,在6年时间里源源不断地从河南“嫁接”到了哈密,很多优势产业经过精心培育,已经结出丰硕果实。
在河南对口援助哈密以来,哈密已对接签约洛阳双瑞风电、河南煤化、洛钼集团等投资建设的各类产业项目100多个,落地40多个,到位资金260亿元。
相继落地的产业援疆项目成为拉动哈密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2014年,哈密南—郑州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用,已向河南输送清洁电能500多亿千瓦时,极大地提升了哈密煤炭资源的就地升值能力;而郑州弗光太阳能、洛阳双瑞风电等一大批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落地哈密,使得哈密拥有了整套风电装备本地化制造的能力,有效破解了哈密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
河南产业援疆政策的实施也促成了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形成,吸纳了近万人就地就近就业。哈密市伊州区花园乡、陶家宫镇、五堡镇等乡镇民族服装厂迅速发展,让有就业意愿的少数民族群众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结合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当地少数民族妇女的刺绣技能,引进了开封汴绣,实施了巴里坤刺绣产业园项目。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累计投入援疆资金17.64亿元,其中90%用在了安居富民、双语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项目上。在此期间,15万农牧民借助河南援疆的力量乔迁新居,1.1万名各族中小学生先后用上了新校舍,10.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解决,哈密所有乡镇、村(社区)实现了卫生院、卫生室全覆盖……
一提起河南援疆干部人才,哈密群众便会竖起大拇指说:“他们做的民生实事,就像葡萄架上的葡萄,数也数不清。”
而让哈密群众最为称道的则是河南援疆为哈密医疗行业带来的巨大改变。由于医疗设备相对落后,特别是基层乡镇、县(区)医疗人才缺乏,哈密基层群众就医难问题突出。
针对这一状况,2015年11月,在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的协调下,“百名河南名医援哈”工程正式启动,每批30位名医坐诊市、区医疗机构“河南援疆名医诊疗室”,让哈密各族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作为“百名河南名医援哈”工程的有效补充,河南还持续派驻短期支医医生,开办临床医学类研究生班,助力哈密医疗行业整体水平提升。与此同时,在河南的支持下,哈密市乡镇医疗远程医疗会诊实现了全覆盖。
河南省文化资源丰富,如何把中原优秀文化输送到哈密,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是援疆干部念兹在兹的问题。
2014年2月,正值党的群众线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的关键时期,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邀请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红旗渠员李蕾、全国优秀基层党支部李连成来到哈密,为哈密各族干部作了焦裕禄、红旗渠和李连成先进事迹报告。
这次文化交流直接促成了一辈子默默学习焦裕禄的哈密市退休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的先进事迹的广泛,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此后,河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又促成焦裕禄干部学院、红旗渠干部学院、大别山干部学院与哈密市委党校、兵团第十三师党委党校结对共建,实现焦裕禄、红旗渠、大别山在边疆常态化。
豫剧《全家福》《朝阳沟》等一大批经典剧目也被带到了哈密,河南的品牌电视节目《汉字英雄》《梨园春》《武林风》的摄制组也多次走进哈密,受到哈密广大干部和各族群众的喜爱。
今年2月21日,223名河南省新一批援疆干部人才进疆开展工作,在经过了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之后,他们确定了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根本目标,把支持反恐维稳能力建设摆在突出,把产业带动就业作为优先目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文化互动交流作为重要载体,把提升人才能力作为重点工程,把和少数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作为重要内容的援疆工作思与规划。河南省新一批援疆干部人才将在忠诚担当奉献中履行援疆的,树立河南援疆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天山的干事形象,续写河南援疆的新篇章。
- 标签:河南煤化集团最新领导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