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煤炭能源  采煤

文艺创作要直面互联网挑战

  30多年前,知名编剧何冀平创作话剧《天下第一楼》时,苦于资料难寻,曾深入烤鸭店厨房亲身体验,还通过餐饮培训考取了二级厨师证。“现在完全不同了,打开电脑输入‘烤鸭’两个字,出来一大堆结果。”何冀平说。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势不可挡,对文学艺术和电影电视产生了很大影响。”何冀平认为,如今资料收集和作品呈现拥有了很多便利,但信息永远不能代替头脑的创意。是亲历,而非书本、传说、网文给自己留下最深的印象。艺术靠回味定输赢,创作者要走进人的内心。

  弘扬传播中华文化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之际,由中国文联、澳门基金会主办,以“全媒体时代的艺术与文学”为主题的第11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近日在澳门举行。80余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参与其中。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说,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也为文艺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与会的专家和艺术家紧密结合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文化交流与发展的现状,着眼新技术、新媒介、新思潮对当代艺术与文学的影响,共商中华文化弘扬传承与创新发展大计。

  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认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共同努力,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我们作为文化传承者和传播者,应该结合海峡两岸与港澳地区文化交流与发展的现状,着眼新技术、新思维对当代艺术与文学的影响,为当代中华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建言献策。

  “文学是传承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的重要媒介,也滋养了无数艺术创作。文学创作在近年新媒体的时代发展下,面对种种挑战。”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王英伟说,推进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合作,让不同的艺术形式互相切磋、融合、沟通,碰出不一样的火花,具有重要意义。

  讲述时代发展变迁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认为,全媒体时代带来文学和艺术的下移,人们关注的生活和情感范围扩大,可能催生新的文学和艺术形式。但全媒体的方式会挤占人们对于文学艺术作品的想象空间。“中国的审美情趣趋向于留白,如果抽象全部变具体,虚的全部变成实的,我们怎样保持留白,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亚洲四小龙的高速成长,从农业社会急速转型到工业社会,在欧洲走了三四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四小龙竟以30年时间做到了。”台湾知名作家杨渡说,穿越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后工业时代,我们仿佛活过了“三生三世”。

  杨渡认为,生活在巨变的时代,我们得以比较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网络时代与传统文明的关系,得以感受人性与人心的幽微。每一个人的生命,每一个家族的变迁,都是独一无二的长篇史诗。“今年是五四运动百年,回首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我相信,我们的时代还有太多的故事,等待去发掘和述说。”

  何冀平说,网络时代让很多不可能变成可能,也带来各种陷阱。我们从网上知道了很多,但是也很杂,有时就少了思考,人云亦云,不加分辨。创意和艺术来自辛勤的分析和思索,没有捷径。创作永远来之不易。有些影视剧拍摄和播出容易,热闹一时,但是留不下来,像风一样飘走了。

  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认为,全媒体时代应尽快建立客观权威的影视评论体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提升整个市场的欣赏水平。比如可以做专聊电影电视的谈话节目,找评论家、演职人员、大学教授等不同的人过来。像书店里放两个榜帮助读者做选择,畅销书一个,专家推荐一个,院线也应该这样,在票房大火的影片外提供其他选择。

  内容为主技术为辅

  喜马拉雅FM副总裁、总编辑周晓晗认为,互联网下的文学和艺术,不论是什么形式,如何阅读很重要。传统的出版没办法根据不同读者的需求去设置不同的版本,因为成本太高。但互联网可以做到,可帮助完成快速阅读或深度阅读。

  “内容为王的时代,文艺工作者不必排斥,也不必惧怕互联网的到来。互联网是技术,是服务内容的管道和手段。”周晓晗说。

  分论坛中,专家学者围绕全媒体时代的舞台艺术与文学、视觉艺术与文学、影视艺术与文学及全媒体时代艺术与文学的跨文化交流等主题展开讨论。论坛举办期间,中国舞协副主席、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黄豆豆参与“舞艺传承”——内地艺术家进校园活动,走进澳门培正中学,向澳门青少年讲述中国风舞蹈的故事。

  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自2009年创设至今已举办十届,先后走过海口、台北、澳门、香港、承德、台中、哈尔滨等地,为海峡两岸和港澳地区艺术家交流创作心得、深化理论研究与评论、建立友谊与凝聚共识搭建平台。明年的第12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将在香港举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