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煤炭能源  采煤

矗立在绿水青山间的红色大院

原标题:矗立在绿水青山间的红色大院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景村内,有一座青藤缠绕的高大院落——姚家大院,这里曾经接受过抗战烽火的洗礼。

1945年初春,被誉为“战神司令员”的粟裕在姚家大院门前打响了反顽战役的第一枪。粟裕在指挥反顽战役时,将此大院作为新四军政治部,粉碎了国民党第25集团军近13个师43个团的疯狂进攻,取得了三次反顽自卫战役的辉煌胜利,为我党我军解放全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从此,这座大院便被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一面鲜艳的红旗插上了满山翠绿的安吉。

景村曾叫“井村”,相传清朝咸丰时期以前,村内人口众多,曾有72口井,故名井村;后因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又名“景村”。景村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理念诞生地的余村相邻。

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姚家大院是浙西山区至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内涵丰富的山区庄园。来到大院前,只见整座庄园的围墙皆采用卵石叠筑,清幽简朴、貌不惊人。入院之后,方觉奇妙无穷。木雕刻、青砖雕刻等江南地区司空见惯的贴面装饰,质地细腻、线条挺括、雕琢精致,图案为寓意吉祥的兽、人物、花鸟等,反映了民间传统的审美情趣。进门后,出现在眼前的黑色小瓦平房是战争年代的军人用房。

来到主楼大厅的“新四军三次反顽战役”展示厅,抬头,上书“粟裕纪念馆”5个大字,目光下移,跃入眼帘的第一幅照片就是解放战争中的军事奇才粟裕。他曾以过人的谋略和惊人的胆量,在这里艰苦奋战、以少胜多、屡创战果、写下辉煌。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新四军三次反顽战役的全过程,让每一位来访者都为之震撼。展示馆内还陈列着当年新四军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和一些战斗器械,这些物品让人心生敬意,激励着我们传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

姚家大院管理员潘金松介绍,1945年2月,新四军苏浙军区主力在向浙西敌后进军过程中,因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复进攻而被迫在安吉(孝丰)地区发起了三次反顽战役,整个战役在粟裕、叶飞、刘先胜、王必成、陶勇、廖政国等同志的具体指挥下,我军以少胜多,三战三捷,共歼顽军1.2万余人。通过这三次战役,开辟了浙西抗日根据地,巩固发展了苏南、浙东抗日根据地,并为抗日大反攻和抗战胜利后粉碎国民党的反共反人民内战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新四军历史上一次重要而出色的反顽战役,也是安吉革命史上光辉的一页。姚家大院与这段历史早已融为一体。

潘金松的父亲当年也参与了这场战斗,他的主要任务是和村里一群年轻人为新四军运送弹药到各个战斗点。“父亲说,那时靠脚力,走得最远的一次是挑着一担手榴弹从景村走到富阳战斗区。”潘金松说,前几年,老人家已离世。

今年96岁的李阿根老人住在姚家大院隔壁,他回忆,那时他二十出头,也是帮新四军送弹药到各个战斗点的一员。“每天要走上百里路,绕过敌人,送手榴弹。”他沉浸在回忆里,“记得1945年3月的一天,敌人让我带路,我把敌人带到了新四军包围圈,敌人没有看见人,以为新四军都撤退了,就放松了警惕。最后中了新四军的埋伏……”有关这场发生在黄泥松的战斗,姚家大院展厅里的资料显示,第七支队在黄泥松与顽军第156团遭遇,第八连假装败退,调虎离山,第七、九连乘机攻占高峰,把顽军压缩在两山之间,顽军反猛扑八连阵地,企图夺路而逃,三排排长季少青身负重伤,奋不顾身冲入敌群,拉响了手榴弹……全连战士高喊:“为排长报仇。”打退敌人数次冲锋,坚持到三纵支援部队赶到。那次歼灭顽军156团部和两个营,我军也牺牲了很多革命战士。回忆峥嵘岁月,李阿根禁不住落泪。

“14岁参加新四军的曹培良是景村人,他是新四军第四纵队十二支队的小战士,见证了安吉经历的三次反顽大战。后来跟随粟裕部队南征北战,在一场战斗中为保护战友,他用双手托起炸弹致使双眼失明。回到景村后,他一直默默守候着姚家大院,今年已89岁了。”潘金松说。

穿行在这座老宅大院,这里的一景一物似乎都透现着粟裕在此坐镇指挥的情境,无处不蕴含着历史厚重的韵味。近年来,姚家大院先后被安吉县和湖州市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安吉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景区。2011年,姚家大院被列为浙江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习习凉风中,回望这座徽派庄园式建筑,清一色溪石所建的墙房路渠、池塘假山与院内的树竹花草,构成了一幅绝妙的人文画卷。(骆蔓 黄卫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