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前瞻】尹振涛: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或将超过40% 中西部地区迎机遇
国是连“家事”,民生连民心。疫情尚未平息,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之下,我国宏观经济怎么稳?碳中和碳达峰如何推进?房地产政策有哪些变与不变?乡村振兴有哪些新面貌?数字经济有哪些新趋势?
采访多位权威专家学者,前瞻2022年全国“两会”热点。
2月28日讯(记者 谭梦桐)今年开端,数字经济发展又被提到新高度。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并且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的发展目标。
截至2021年底,数字经济规模预计占GDP的比重是多少?“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在哪些行业?不同地区发展数字经济有怎样不同的特征?如何破除数字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就上述问题,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
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或将超过40%
“十三五”时期,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积极成效。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介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有关情况时曾表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8.6%。
“2021年整年,数字经济市场虽然在强监管的态势下,但占GDP的比重或将超过40%。” 尹振涛表示:“数字经济增速较之前会放缓,但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仍呈上升趋势。”
对于数字经济增速,尹振涛进一步分析认为,近十年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就像汽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一样,但汽车不会永远行驶在高速公路上,它需要调档、换挡。经过十年高速发展,当前数字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增长更重要。
近十年来,移动通信从4G“进化”到5G,我国5G移动通信技术、设备及应用创新全球领先。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个。同时,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办公、智慧医疗等全面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年均增速超过16.6%。
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展望2035年,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
“数字经济的机遇、空间还是非常大的,与各行各业的联系也越来越明显。”展望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尹振涛表示。
“十四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将在哪些行业?尹振涛认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最大机遇在于它本身是一个被力争打造的行业,可以跟各行各业合作,颠覆传统行业的组织形式、产品服务等。
多地政策发力数字经济
日前,各地召开了地方两会。各地如何发展数字经济?不同地域发展数字经济有怎样不同的特征?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落实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完善支持政策,加强算力算法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出20个重大应用场景,推动形成区块链、人工智能、扩展超高清显示等产业集群。
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将全力推动数字经济积厚成势。深化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做大做强数字安防、集成电路、智能计算和智能光伏等产业,推进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发展,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
“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各有各的特色。”尹振涛表示。“数字经济发展重要的是在技术方面,原有的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会更加快速,技术能力较强的城市也有相应体现。”
尹振涛进一步提出,数字经济在一些具有底层技术能力的中西部地区,包括合肥、西安、成都、重庆等一些技术型高校较多的城市,也是数字经济发展非常好的平台。
例如,重庆提出,加快生产设备、关键环节智能化改造,新培育10个智能工厂、100个数字化车间,完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实施制造业“一链一网一平台”试点示范。四川提出,积极推广数字技术应用,加快建设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推动重点行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制造“灯塔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各地纷纷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但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间数字鸿沟未有效弥合。对于弥合数字鸿沟,推进各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尹振涛认为,大部分企业是需要数字化转型的,但每个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实时进行调整、变化和转型。
“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行业的引领,并且企业变革投入的资金将会很多。”尹振涛坦言,“在数字化转型时也要考虑企业自身是否适应,制定稳步推进的计划。”
数字经济发展仍存多项问题待解
数字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也不乏存在“应用多基础弱”的结构性失衡、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平台垄断等问题。
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显示,服务业、工业、农业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40.7%、21%和8.9%。科技部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在技术层呈现中美双寡头竞争格局,中国在图像、语音识别等应用层的专利领先,但在AI基础技术及工具的研发方面仍然相对落后。
尹振涛认为,导致该问题的核心原因是数字经济前期发展中存在诸多“空白地带”。“后续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加强技术。” 尹振涛表示。
对于亟待解决的结构性失衡问题解决,《“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给出了政策性指引。《规划》指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扩张,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迫切需要转变传统发展方式,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水平,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
值得一提的是,发展不平衡的除了结构性上的失衡,还有东西部数字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一些西部城市、乡村仍处在“空白地带”。
为解决东西的发展不均衡问题,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孙伟表示,通过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布局,将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延展东部发展空间,助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数字经济高速、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会出现平台垄断等一些负外部性问题。”尹振涛表示,数字经济在经历过快速膨胀发展期后,出现负外部性问题很正常,而解决负外部性问题的本质是实现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巷说百物语下载,哺乳期能喝板蓝根吗,电视剧我爱我家下载, http://www.xinzhiliao.com/rq/laonian/44559.html- 标签:三晋在线,白石茉莉奈第四部,reet,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两会前瞻】尹振涛: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或将超过40% 中西部地区迎机遇
国是连“家事”,民生连民心。疫情尚未平息,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之下,我国宏观经济怎么稳…
- 国家卫健委:近期国内疫情呈点多、面广、频发特点
- 国家卫健委: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疫情防控工作
- 中国疾控中心:序贯免疫是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
- 老年人出现重症死亡风险依然很高 专家建议:尽快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或完成加强针
- 富源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因瞒报案件信息等被罚85万元
- 中信保诚人寿驰援3000公里送滑雪受伤客户回家
- 海通证券2021年合规质量扣分居券商之首 7次收到监管处罚并被立案调查1次
- 达能2021年销售收入243亿欧元 同比增长3.4%
- 菲仕兰公布2021年财报 中国区业绩双位数增长
- “轻未来”涉嫌传销被罚没600余万元 普通食品宣称减脂减重或涉虚假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