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教化作用在汉朝得到了体现国家的发展由此而定
社会思想教化能够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十分重要。回顾历史发展进程,汉朝不得不提。是一个利用社会思想教化,将统治阶级的思想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并且逐渐演化上升成为国家意志的典范。
我们都知道汉朝时期推崇的是儒家思想,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具备了鲜明的特色,得到了百姓们的一致认可,从那之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正式确立。
在封建社会中儒家的正统地位终于得到了肯定。随着地位的确定,话语权自然就得到了提升,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教化,政权逐渐走向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在此期间依然保持着思想与相统一的原则,使封建王朝的统治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核心价值观念。
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得到了大力推崇,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等规范人们生活的标准制度得以问世。
随着时间不断推移,汉朝末年时期为了维护帝王统治而将其进行整改,最后推行了道德教化,以此巩固帝王世代的统治。但实际上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观点,今天将具体讲讲汉朝时期的社会思想教化带来的一系列改变。
我们都清楚在西汉初年的时候,国家百废待兴,经济匮乏、人口缺失,所以统治者采取的是以黄老为指导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确实在恢复国家各方面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缺点也十分明显,社会上的各种思想不断发展,致使社会政权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后来到了汉武帝时期提出了改革,董仲舒在此时提出新的儒学思想与汉武帝不谋而合,儒学地位逐渐上升,并且逐步发展成为儒术,推动社会的教化。
或许是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当初的社会中很大一部分人开始转到对儒学进行学习,潜移默化不断发展。
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儒家思想占据的位置越来越大,自然地深入人心,尤其是后来出现的“三纲五常”政策,将百姓的思维方式进行了规范。
巩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广泛征集天下的杰出儒学人才,通过自己的实力就能够完成从普通百姓到上层阶级的转变,因此儒家的引领作用得到了提升,百姓们纷纷刻苦学习,为国家的人才储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单单靠思想的引领作用还远远不够,政府的助力也必不可少。颁布正规文件使其合法化合理化,让百姓更加放心;
创办学校进行推广,以儒学的四书五经作为教科书,将道德教化作为终极目标。通过这一系列做法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刻意地灌输到民众的脑子里。
久而久之,民众们对于儒家思想自然就呈肯定的态度了,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让他们从心里彻底接受,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一种良性的思想认知便在心里扎了根,国家的统治得到了肯定。
封建社会一直存在着剥削的现象,这是长期发展而来每个人都知道的事实,也正是因为这样,国家才会时不时地出现。
这时候统治阶级的有意教化就显得非常重要,统一儒家思想对国家进行要求,不仅仅能够安抚人们的内心,还可以稳固社会的发展,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百姓们受到统治者的影响,自然也会在内心得到洗礼,逐渐发展成为顺从的态度,保障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儒家思想算是比较严格,对于人们的修养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提高。
在这之中还包括了实践行动上的指引,引导人们向善学善,最终落实到每个人的生活中。这种特质帮助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了修养,人们逐渐变得自律,所以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问世,并且最终服务于封建社会的统治。
汉朝时期关于社会思想教化的相关内容就是如此,最主要的成功就在于巩固了封建统治,使思想文化受到了统一,对当时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儒家思想的不断传播也加强了人们的认同感,就这样成为了正统的思想不断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直至今日,某些观点仍然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 标签:教化作用的意思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