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内蒙古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战国前期李悝在魏国推行的变法。战国初年,魏文侯任李悝为相,进行变法。其主要内容有: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推行“尽地力之教”的措施,要求农民治田勤谨,增加产量。创立平籴法,规定丰年由国家以平价购进粮食,灾年则以平价出售,用“取有余而补不足”的办法平衡粮价,防止粮食商人高利贷横行,以稳定小农经济。编成《法经》,以防止和农民的反抗,保护封建私有制。李悝变法的结果使魏国在经济、上得以迅速发展,成为战国初年的一大强国。
秦朝开始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秦末增至四十郡。郡设郡守掌管行政和军事,设郡尉并掌军事,监御史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吏。郡下设县,大县长官为县令,小县长官为县长,县下有基层组织乡、亭、里。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开元盛世,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任用贤能姚崇,宋璟等,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
上,唐玄宗改革机构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僚机构的办事效率,重用贤臣,修订律法。经济上,唐玄宗制订经济改革措施: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改革实施封制度,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打击佛教势力,大力发展农业。军事上唐玄宗对兵制进行改革,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扩张疆域,唐朝在东北设置了靺鞨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等,中国历史上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文化上,提倡文教,重道抑佛,人才辈出。唐玄宗还改善民族关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清初,在内阁之外,设有议政王大臣会议,皆由满族大臣组成,凡军国机要重务都不经过内阁票拟,而径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策划方案,最后由皇帝裁决。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军机处办理。
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中美五口贸易章程》。1844年7月,美国公使顾盛同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廈村签订。共三十四款,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除割地、赔款外,美国拥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约中所取得的全部特权;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美国兵船可以自由行驶于中国领海巡查贸易;美国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租地设立医院、教堂等。该条约成为尔后中法《黄埔条约》及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1933年中队为阻止日本侵略军入关南下在长城一线月初,日军侵占热河,继续向长城一线进犯,长城抗战爆发。驻守喜峰口的第二十九军从3月9日至4月中旬屡挫日军攻势,并主动出击,夜袭敌营,守住了阵地。驻守古北口的第十七军与日军激战两月,阵地被日军逐次突破,才奉命撤退。第三十二军、第三十五军分别在冷口、怀柔对日军进行了反击。4月初,日军攻陷秦皇岛等地,使长城线上的中国守军腹背受敌。5月下旬,中队相继放弃长城各口,长城抗战失败,使华北处于十分危急的境地。
《洛阳伽蓝记》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共五卷。 此书按照城内、城东、南、西、北的次序,以四十多所名寺院为纲,兼顾所在里巷、方位以至名胜古迹,同时叙述相关事迹。从书中可以了解孝文帝迁洛阳到尔朱氏之乱,四十年间洛阳的故事和台省坊市的分布,甚至于外商来洛阳居住和各国的风土人情、道里远近书中都有所涉猎。内容包括了、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价值极高。其中,第五卷收录的宋云《家纪》、慧生《行记》、《道荣传》,详细记载了宋云去天竺的情况,成为现今研究中印交通史的珍贵史料。此书的文学价值也很高。
朱开沟文化遗址位于束会川上游支流朱开沟沟掌处,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自1974年首次被发现以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四次发掘。发掘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共发现居住房址83座、灰坑(或窖穴)207个、墓葬329座、瓮棺葬19座,出土可复原陶器510余件、石器270余件、骨器420余件、铜器50余件。专家们在对遗址及出土的文物进行综合分析后认定,朱开沟遗址的时代上限相当于距今4200年的原始社会晚期,下限相当于距今3500年的商代前期。由于朱开沟遗址的文化面貌独特,内涵丰富,自成体系,延续时间较长,又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学术界将以朱开沟遗址为代表的遗存命名为“朱开沟文化”。朱开沟遗址,内涵丰富,特点鲜明,被学术界命名为朱开沟文化。
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的法令。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等奏拟。1904年清政府奏准颁布,这年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除规定学制系统外,还订立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及学校设置办法等,施行至辛亥为止。癸卯学制规定教育年限:小学为九年,中学五年,高等学堂及大学堂六至七年,入学年龄为六岁。该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它对近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东汉光武帝时期因度田而引发的地方豪强与中央对抗的事变。土地问题是西汉中后期留下来的重要社会问题。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刘秀下令各州、郡,清查人们占有田地数量和户口、年纪。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二、便于封建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当时,许多大地主拥有武装,号称“大姓兵长”,他们隐瞒田地和依附于他们的人口很多,反对清查。地方官吏惧怕他们,有的贪污受贿,相互勾结,任凭地主谎报;而对农民,不仅丈量土地,还把房舍、里落都作为田地丈量,以上报充数,这就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刘秀以“度田不实”之罪诛杀了十几个郡太守,下令加紧度田。于是大姓兵长们就武装反抗,许多农民不明也加入反抗,这就是史称的“度田事件”。度田事件显示出地方豪强势力的强大。
为了人民和监视官吏,明太祖设立了锦衣卫,作为侍从皇帝的军事机构,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明成祖又设立东厂,这是一个缉捕“叛逆”的特务机关,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有事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权力在锦衣卫之上。明宪宗时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为员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合称“厂卫”。
厂卫是中国明代各种直属皇帝的侦讯机构的总称,其作用是侦察各级官员的言行举止,在皇帝特许下可以不经由正式司法机构的的审判过程,而处理审判并处罚犯人,该机构反映了明代君主个人统治的特色。厂卫包括明太祖所设立的锦衣卫、明成祖所设立的东厂、明宪宗时由汪直所设的西厂、明武宗时设立的内行厂,其中除锦衣卫为外官,其长官指挥使通常由皇帝亲信就任外,这类机构多由宦官直接掌管,对各级官员有强烈牵制作用。
为了人民和监视官吏,明太祖设立了锦衣卫,作为侍从皇帝的军事机构,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明成祖又设立东厂,这是一个缉捕“叛逆”的特务机关,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有事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权力在锦衣卫之上。明宪宗时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为员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合称“厂卫”。厂卫制度是明朝封建皇权膨胀的产物。
的胜利,要靠枪杆子和笔杆子,也就是说靠军事与宣传。在时期,党也发现了宣传与军事斗争是成功的关键、胜利的法宝。
1900年1月25日,孙中山指派陈少白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为兴中会机关报,成为“中国提倡者之元祖”。《中国日报》以宣传爱国救亡,宣传排满反清,抨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保皇派的,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等。除此之外,比较突出的还有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创办的一系列刊物和郑贯公在香港创办的《世界公益报》、《广州日报》、《有所谓报》等宣传的报刊。
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同时国内实行清末新政已有一段时间,政策有所松动,一些同盟会成员返回上海,借助租借的保护,纷纷创办报刊。秋瑾、于右任等领一时的,《中国女报》、《神州日报》、《民立报》等成为宣传的重镇。据统计,在1905-1911年间,全国派报刊或相关报刊有100种左右。
(一)内容。九品中正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委任“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本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作出“品”“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评定的等级,共分九品,大致 —至二品为尚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至五品为中品,八至九品为下品。在德才、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状”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
(二)影响。九品中正制不仅是选官制度,而且兼具考课官吏的作用,其本意“盖 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但是中正官往往被大族所垄断,而中正又把门第作为品评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条件。于是九品中正制变成培植魏晋士族的温床。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为门阀制度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以实用主义的哲学为武器,借多研究些具体问题、少谈各种空泛的主义为名,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并反对阶级与阶级斗争学说。同年8月,李大钊发表《再问题与主义》一文,指出问题与主义不可分离,中国问题的解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双方展开有关问题与主义的争论。
(一)内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以实用主义的哲学为武器,借多研究些具体问题、少谈各种“空泛”的主义为名,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并反对阶级与阶级斗争学说。同年8月,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指出问题与主义不可分离,中国问题的解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双方展开有关“问题与主义”的争论。
双方的争论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一是中国要不要马克思主义做指导,二是 中国问题要不要进行根本解决。胡适主张一点一滴改革社会具体问题。李大钊则明确指出:中国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来一个根本解决,即用手段,改变社会经济制度。
(二)性质。关于论战的性质,学界有不同看法。(1)有学者认为“问题与主义之争”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内部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的公开。 (2)胡绳先生认为,胡适在当时属于中间力量,胡适与李大钊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不是敌对双方的斗争,而是朋友间的争论,双方都是反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势力的。(3)张传鹤先生认为,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发生的一场以方争论为核心的色彩很浓但充满自由平等气氛的健康学术争论”。
这场论战是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斗争的第一个回合,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内部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的公开。论战的结果是使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更加坚信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使大批进步青年开始辨清真假社会主义学说,走上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的经济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为进行统一战争准备了条件。同时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要求实现全国的统一,从而为其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这种上的南北统一,进而造成经济上的南北统一,是完全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的,是完全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的。
第二,自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各少数民族基本上被汉族所同化,南北方都出现了各族人民大融合的情景。自秦汉以来,先后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匈奴、羯、氐、羌、鲜卑、乌桓、丁零各族,到了北朝末年,已经和构成中华民族的主要骨干汉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中国北方的统治权,也已经由鲜卑贵族移转到汉族大地主手里(尽管这些汉族大地主带有鲜卑化的成分)。这样,自西晋末年以来,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形势, 已经缓和了下来,南北朝间的对抗状态,已经不复存在,因而使中国南北部很容易地统一起来了。
第三,北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在统一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北朝均田制的继续推行,自耕小农大大地增多,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扩大起来的府兵,也由于他们的经济比较稳固,身份地位有所提高,因而兵源增多,战斗力加强;比较南朝自耕小农经济日益衰颓,兵士身份日益低落,国力也因以不振,最终导致了南朝为北朝所并。
第四,南北在上的对立和斗争,阻碍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给两地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因 此,要求结束南北,实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南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五,隋文帝杨坚在南北统一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杨坚是北周贵族,周静帝即位后,他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逐步控制了北周军政大权。他革除了周宣帝的一些,用法较为宽大,提倡节俭,颇得民心。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汉族官僚和汉化鲜卑贵族的有力集团。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建立 隋朝,即位之后,他又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隋朝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大大超过了南方的陈,进一步打破了南北均势,为隋朝统一南北提供了条件。589年,隋灭陈,实现了南北的统一。
意义:隋统一南北,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它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 年的割据局面,使社会发展步入正轨,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唐朝的强大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两套行政体制。北面官为统治契丹和游牧民族面建立的一咱特殊制度,担任者一般均是契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重心所在。设置的北、南宰相府和北、南枢密院都是辽朝中央和机构,南面官是辽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机构。较重要的机构有汉人枢密院和尚书省,由于决策权掌握在北面官机构,所以南面官中书省、门下省都有名无实。
辽的地方行政制度基本上也是采用了民族分治的制度,与中央制度是一致的。辽在地方上以五京为中心,将全国分为五道。道之下,实行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的制度,契丹等游牧民族所在地区实行部族制。根据各族地位高低和大小又分为大部族和小部族,统治机构为某族司徒府。汉人和渤海人地区采取州县制,大体仿唐制,州设刺史、同知州事;县设令、丞、主薄、尉。
辽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以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除此之外,还有头下军州,是由辽的宗室、大臣、外戚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者,以其所分得或所俘获的人口为主体建立的地方行政单位。头下军州的刺史由中央任免,其他官吏则由头下主自行委派。头下军州的赋税除酒税和一半田租交纳辽政府外,其余全归头下主。
辽实行的一种制度。捺钵,契丹语,意为行营,辽虽建立了汉族模式的王朝,但其皇帝始终保持着先人的游牧生活传统,居处无常、四处转徒。四时捺钵又分为“春水”“秋山”“坐冬”“坐夏”。大部分贵族和官员皆随同皇帝而行,捺钵成为国家中心,又称“行朝”,禁卫森严。皇帝通过捺钵进行军事训练,并笼络归属民族酋长。冬季撩钵还要举行北、南臣僚会议,商讨国家大政,决定重要人事任命。可见捺钵体制在辽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辽虽仿照中原王朝的模式建立了国家,但是由于本民族的游牧传统,实行的这种制度,可以说这是由于他们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决定的,同时要看到这种制度弊端——它使得辽没有固定的中心,到了后期显得更加明显。
(1)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中心任务是讨论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问题。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通过了《关于国动及问题的决议案》,决定全体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三大制定的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2)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大会通过了《中国总章》《改组国民政府之必要案》《中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一大”重新解释了三义,使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军阀的方向;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确认党员可以以个人资格加入,标志着的正式改组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3)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宣布“分 共”。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二)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创办了黄埔军校,建立了国民军,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解放了半个中国。
战国前期李悝在魏国推行的变法。战国初年,魏文侯任李悝为相,进行变法。其主要内容有: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度,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推行“尽地力之教”的措施,要求农民治田勤谨,增加产量。创立平籴法,规定丰年由国家以平价购进粮食,灾年则以平价出售,用“取有余而补不足”的办法平衡粮价,防止粮食商人高利贷横行,以稳定小农经济。编成《法经》,以防止和农民的反抗,保护封建私有制。李悝变法的结果使魏国在经济、上得以迅速发展,成为战国初年的一大强国。
秦朝开始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彻底废除了“封诸侯、建藩卫”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行郡县制度,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秦末增至四十郡。郡设郡守掌管行政和军事,设郡尉并掌军事,监御史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吏。郡下设县,大县长官为县令,小县长官为县长,县下有基层组织乡、亭、里。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集权。
开元盛世,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任用贤能姚崇,宋璟等,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
上,唐玄宗改革机构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僚机构的办事效率,重用贤臣,修订律法。经济上,唐玄宗制订经济改革措施: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改革实施封制度,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打击佛教势力,大力发展农业。军事上唐玄宗对兵制进行改革,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扩张疆域,唐朝在东北设置了靺鞨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等,中国历史上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文化上,提倡文教,重道抑佛,人才辈出。唐玄宗还改善民族关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清代前期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清初,在内阁之外,设有议政王大臣会议,皆由满族大臣组成,凡军国机要重务都不经过内阁票拟,而径由议政王大臣会议策划方案,最后由皇帝裁决。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军机处办理。
1844年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中美五口贸易章程》。1844年7月,美国公使顾盛同清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附近的望廈村签订。共三十四款,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除割地、赔款外,美国拥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约中所取得的全部特权;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美国兵船可以自由行驶于中国领海巡查贸易;美国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租地设立医院、教堂等。该条约成为尔后中法《黄埔条约》及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1933年中队为阻止日本侵略军入关南下在长城一线月初,日军侵占热河,继续向长城一线进犯,长城抗战爆发。驻守喜峰口的第二十九军从3月9日至4月中旬屡挫日军攻势,并主动出击,夜袭敌营,守住了阵地。驻守古北口的第十七军与日军激战两月,阵地被日军逐次突破,才奉命撤退。第三十二军、第三十五军分别在冷口、怀柔对日军进行了反击。4月初,日军攻陷秦皇岛等地,使长城线上的中国守军腹背受敌。5月下旬,中队相继放弃长城各口,长城抗战失败,使华北处于十分危急的境地。
《洛阳伽蓝记》是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记载北魏首都洛阳佛寺兴衰的地方志,共五卷。 此书按照城内、城东、南、西、北的次序,以四十多所名寺院为纲,兼顾所在里巷、方位以至名胜古迹,同时叙述相关事迹。从书中可以了解孝文帝迁洛阳到尔朱氏之乱,四十年间洛阳的故事和台省坊市的分布,甚至于外商来洛阳居住和各国的风土人情、道里远近书中都有所涉猎。内容包括了、经济、社会、文学、艺术、思想、宗教等方面,史料价值极高。其中,第五卷收录的宋云《家纪》、慧生《行记》、《道荣传》,详细记载了宋云去天竺的情况,成为现今研究中印交通史的珍贵史料。此书的文学价值也很高。
朱开沟文化遗址位于束会川上游支流朱开沟沟掌处,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自1974年首次被发现以来,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四次发掘。发掘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共发现居住房址83座、灰坑(或窖穴)207个、墓葬329座、瓮棺葬19座,出土可复原陶器510余件、石器270余件、骨器420余件、铜器50余件。专家们在对遗址及出土的文物进行综合分析后认定,朱开沟遗址的时代上限相当于距今4200年的原始社会晚期,下限相当于距今3500年的商代前期。由于朱开沟遗址的文化面貌独特,内涵丰富,自成体系,延续时间较长,又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学术界将以朱开沟遗址为代表的遗存命名为“朱开沟文化”。朱开沟遗址,内涵丰富,特点鲜明,被学术界命名为朱开沟文化。
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的法令。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等奏拟。1904年清政府奏准颁布,这年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除规定学制系统外,还订立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及学校设置办法等,施行至辛亥为止。癸卯学制规定教育年限:小学为九年,中学五年,高等学堂及大学堂六至七年,入学年龄为六岁。该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它对近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东汉光武帝时期因度田而引发的地方豪强与中央对抗的事变。土地问题是西汉中后期留下来的重要社会问题。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刘秀下令各州、郡,清查人们占有田地数量和户口、年纪。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二、便于封建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当时,许多大地主拥有武装,号称“大姓兵长”,他们隐瞒田地和依附于他们的人口很多,反对清查。地方官吏惧怕他们,有的贪污受贿,相互勾结,任凭地主谎报;而对农民,不仅丈量土地,还把房舍、里落都作为田地丈量,以上报充数,这就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刘秀以“度田不实”之罪诛杀了十几个郡太守,下令加紧度田。于是大姓兵长们就武装反抗,许多农民不明也加入反抗,这就是史称的“度田事件”。度田事件显示出地方豪强势力的强大。
为了人民和监视官吏,明太祖设立了锦衣卫,作为侍从皇帝的军事机构,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明成祖又设立东厂,这是一个缉捕“叛逆”的特务机关,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有事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权力在锦衣卫之上。明宪宗时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为员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合称“厂卫”。
厂卫是中国明代各种直属皇帝的侦讯机构的总称,其作用是侦察各级官员的言行举止,在皇帝特许下可以不经由正式司法机构的的审判过程,而处理审判并处罚犯人,该机构反映了明代君主个人统治的特色。厂卫包括明太祖所设立的锦衣卫、明成祖所设立的东厂、明宪宗时由汪直所设的西厂、明武宗时设立的内行厂,其中除锦衣卫为外官,其长官指挥使通常由皇帝亲信就任外,这类机构多由宦官直接掌管,对各级官员有强烈牵制作用。
为了人民和监视官吏,明太祖设立了锦衣卫,作为侍从皇帝的军事机构,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明成祖又设立东厂,这是一个缉捕“叛逆”的特务机关,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有事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权力在锦衣卫之上。明宪宗时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为员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合称“厂卫”。厂卫制度是明朝封建皇权膨胀的产物。
的胜利,要靠枪杆子和笔杆子,也就是说靠军事与宣传。在时期,党也发现了宣传与军事斗争是成功的关键、胜利的法宝。
1900年1月25日,孙中山指派陈少白在香港创办《中国日报》,为兴中会机关报,成为“中国提倡者之元祖”。《中国日报》以宣传爱国救亡,宣传排满反清,抨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保皇派的,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等。除此之外,比较突出的还有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创办的一系列刊物和郑贯公在香港创办的《世界公益报》、《广州日报》、《有所谓报》等宣传的报刊。
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同时国内实行清末新政已有一段时间,政策有所松动,一些同盟会成员返回上海,借助租借的保护,纷纷创办报刊。秋瑾、于右任等领一时的,《中国女报》、《神州日报》、《民立报》等成为宣传的重镇。据统计,在1905-1911年间,全国派报刊或相关报刊有100种左右。
(一)内容。九品中正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其办法是:委任“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本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作出“品”“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评定的等级,共分九品,大致 —至二品为尚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至五品为中品,八至九品为下品。在德才、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状”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
(二)影响。九品中正制不仅是选官制度,而且兼具考课官吏的作用,其本意“盖 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但是中正官往往被大族所垄断,而中正又把门第作为品评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条件。于是九品中正制变成培植魏晋士族的温床。九品中正制成了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工具,为门阀制度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以实用主义的哲学为武器,借多研究些具体问题、少谈各种空泛的主义为名,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并反对阶级与阶级斗争学说。同年8月,李大钊发表《再问题与主义》一文,指出问题与主义不可分离,中国问题的解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双方展开有关问题与主义的争论。
(一)内容。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以实用主义的哲学为武器,借多研究些具体问题、少谈各种“空泛”的主义为名,认为马克思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并反对阶级与阶级斗争学说。同年8月,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指出问题与主义不可分离,中国问题的解决,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双方展开有关“问题与主义”的争论。
双方的争论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一是中国要不要马克思主义做指导,二是 中国问题要不要进行根本解决。胡适主张一点一滴改革社会具体问题。李大钊则明确指出:中国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来一个根本解决,即用手段,改变社会经济制度。
(二)性质。关于论战的性质,学界有不同看法。(1)有学者认为“问题与主义之争”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内部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的公开。 (2)胡绳先生认为,胡适在当时属于中间力量,胡适与李大钊的“问题与主义”之争,不是敌对双方的斗争,而是朋友间的争论,双方都是反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势力的。(3)张传鹤先生认为,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阵营内部发生的一场以方争论为核心的色彩很浓但充满自由平等气氛的健康学术争论”。
这场论战是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斗争的第一个回合,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内部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的公开。论战的结果是使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更加坚信只有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使大批进步青年开始辨清真假社会主义学说,走上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第一,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的经济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为进行统一战争准备了条件。同时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要求实现全国的统一,从而为其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这种上的南北统一,进而造成经济上的南北统一,是完全符合当时人民的要求的,是完全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的。
第二,自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各少数民族基本上被汉族所同化,南北方都出现了各族人民大融合的情景。自秦汉以来,先后活动于中原地区的匈奴、羯、氐、羌、鲜卑、乌桓、丁零各族,到了北朝末年,已经和构成中华民族的主要骨干汉族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中国北方的统治权,也已经由鲜卑贵族移转到汉族大地主手里(尽管这些汉族大地主带有鲜卑化的成分)。这样,自西晋末年以来,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形势, 已经缓和了下来,南北朝间的对抗状态,已经不复存在,因而使中国南北部很容易地统一起来了。
第三,北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在统一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北朝均田制的继续推行,自耕小农大大地增多,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扩大起来的府兵,也由于他们的经济比较稳固,身份地位有所提高,因而兵源增多,战斗力加强;比较南朝自耕小农经济日益衰颓,兵士身份日益低落,国力也因以不振,最终导致了南朝为北朝所并。
第四,南北在上的对立和斗争,阻碍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也给两地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因 此,要求结束南北,实现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南北方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第五,隋文帝杨坚在南北统一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杨坚是北周贵族,周静帝即位后,他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逐步控制了北周军政大权。他革除了周宣帝的一些,用法较为宽大,提倡节俭,颇得民心。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汉族官僚和汉化鲜卑贵族的有力集团。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建立 隋朝,即位之后,他又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隋朝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大大超过了南方的陈,进一步打破了南北均势,为隋朝统一南北提供了条件。589年,隋灭陈,实现了南北的统一。
意义:隋统一南北,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它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 年的割据局面,使社会发展步入正轨,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唐朝的强大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辽朝统治者针对统治区域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统治方法建立的两套行政体制。北面官为统治契丹和游牧民族面建立的一咱特殊制度,担任者一般均是契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终辽一代,始终是贵族政府。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重心所在。设置的北、南宰相府和北、南枢密院都是辽朝中央和机构,南面官是辽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机构。较重要的机构有汉人枢密院和尚书省,由于决策权掌握在北面官机构,所以南面官中书省、门下省都有名无实。
辽的地方行政制度基本上也是采用了民族分治的制度,与中央制度是一致的。辽在地方上以五京为中心,将全国分为五道。道之下,实行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的制度,契丹等游牧民族所在地区实行部族制。根据各族地位高低和大小又分为大部族和小部族,统治机构为某族司徒府。汉人和渤海人地区采取州县制,大体仿唐制,州设刺史、同知州事;县设令、丞、主薄、尉。
辽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以部族制和州县制双轨分治。除此之外,还有头下军州,是由辽的宗室、大臣、外戚和所属部族首领中立有战功者,以其所分得或所俘获的人口为主体建立的地方行政单位。头下军州的刺史由中央任免,其他官吏则由头下主自行委派。头下军州的赋税除酒税和一半田租交纳辽政府外,其余全归头下主。
辽实行的一种制度。捺钵,契丹语,意为行营,辽虽建立了汉族模式的王朝,但其皇帝始终保持着先人的游牧生活传统,居处无常、四处转徒。四时捺钵又分为“春水”“秋山”“坐冬”“坐夏”。大部分贵族和官员皆随同皇帝而行,捺钵成为国家中心,又称“行朝”,禁卫森严。皇帝通过捺钵进行军事训练,并笼络归属民族酋长。冬季撩钵还要举行北、南臣僚会议,商讨国家大政,决定重要人事任命。可见捺钵体制在辽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辽虽仿照中原王朝的模式建立了国家,但是由于本民族的游牧传统,实行的这种制度,可以说这是由于他们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决定的,同时要看到这种制度弊端——它使得辽没有固定的中心,到了后期显得更加明显。
(1)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中心任务是讨论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问题。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通过了《关于国动及问题的决议案》,决定全体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三大制定的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2)1924年1月20日至30日,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大会通过了《中国总章》《改组国民政府之必要案》《中国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等文件。“一大”重新解释了三义,使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军阀的方向;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确认党员可以以个人资格加入,标志着的正式改组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3)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宣布“分 共”。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二)意义。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创办了黄埔军校,建立了国民军,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消灭了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解放了半个中国。
- 标签:同化作用名词解释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