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热情不减,2400多万人助推“新时尚”升级
近三年,上海2400多万人对一项“新时尚”情有独钟,持续付出时间、精力,贡献热情、智慧,让四类垃圾彼此划清了界限。
最新公布的一份成绩单反映了这项“新时尚”的深入人心:2019年7月至2022年5月,上海可回收物回收量达6141吨/日、湿垃圾分出量达9446吨/日、有害垃圾分出量达2吨/日,干垃圾处置量达14787吨/日,相比2019年上半年,分别增长了1.3倍、72.9%、13.9倍,下降了27.8%。
持续显著的“三增一减”,是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及价值认同闭环成型最有说服力的证明,根本动力在于人们对垃圾分类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认同。
如今,这份理解和认同还在不停推动着垃圾分类向着更时尚、更精细、更环保的方向前行。
从添麻烦到靠自觉
做好垃圾分类,许多居民曾缺乏动力。参照国际经验,四五年前,许多小区开始为陋习难改的投放者“添麻烦”——逐步推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
在随地乱扔垃圾受到严格限制的前提下,对分类投放垃圾的过程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尤其是限定投放点和时间,能确保有限的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对投放者的分类情况进行高效监督,逐步将外部监督压力转化为投放者内心分类的自觉。
摄于2018年,静安区桂花园小区的垃圾桶每天6时到9时、18时到21时,各开放3个小时,其余时间全部用罩子盖起来
一如上海世博会上为人津津乐道的生活垃圾分类“台北模式”,人们不按照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等候垃圾车,那么只能把垃圾带回家,忍耐到下一次垃圾车的出现。不少台北居民一听到垃圾车《致爱丽丝》的音乐响起,就会条件反射地想起垃圾分类。
然而,当制造“麻烦”的目的已基本达成,人们已基本养成了习惯,即使没人和机器盯着,也能正确分类投放垃圾,那么,是否该把“方便”还回来了?
住着184户居民的惠工新村,是上海最早一批试点“定时定点”的小区,只设一个垃圾箱房,每天上下午各开放三四个小时。
去年7月1日,这个小区再次“特立独行”,将投放垃圾的时间放宽到24小时。
“定时定点只是手段,正确分类投放才是目标,既然目标实现了,手段就可以更加灵活、变通。”惠工新村自管小组组长张月红表示,居民们没有辜负这份信任,从推行垃圾分类至今,该小区的分类达标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
去年夏天,明丰新纪苑果断调整4个垃圾投放点的开放时间:16号楼和62号楼附近的临时投放点维持上下午各两小时的开放时间不变;小区西北角垃圾库房的投放时间增加4个小时,变为每天6时至21时;小区东门投放点从过去的每天6时至22时改为24小时开放。
“投放时间放宽后,小包垃圾极少出现,分类达标率甚至还涨了一点。”明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静表示,明丰新纪苑之前有个奇怪的现象:规定投放时间外,投放点旁总会隔三差五地出现几包分好类的垃圾。
这促使社区工作者反思,是不是只注意到投放点布局的合理性,而在投放时间的设置上欠考虑,忽视了一小部分生活作息规律特殊的居民的诉求。
华沁居委会党总支书记王爱英表示,“定时定点”在上海推动垃圾分类取得实效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但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小区的“定时定点”设计得不尽合理,这里面既有投放点位和时间设计的不合理,也有一个更容易被忽视的不合理:在居民分类投放成效稳定的前提下,不敢放宽投放时间或增加投放点位。
“每个小区情况不同,但在把‘方便’何时以及如何还给居民这点上,都应该认真调研和思考,才能有敢这么做的‘底气’。”王爱英说,从2020年下半年起,沁园邨小区就开始分步试验放宽“定时定点”,先是减少在箱房前值守的志愿者直至全部撤走,再安装“一网统管”设备监控志愿者撤走及放宽投放时间后的分类实效,最后在去年彻底“放心”将垃圾箱房改为24小时开放。
从四分类到更精细
在许多更早推行垃圾分类的国家,垃圾种类的不断细化和调整,是一个必然趋势。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三年后,这一趋势也开始显现。
早晨,阳光苑居民杨取英拎着前夜打包好的垃圾走向定时投放点。奇怪的是,她手里拎的垃圾袋有三只:一只装干垃圾,另外两只装湿垃圾。
“谜底”在定时投放点揭晓,上海小区里常见的四分类垃圾桶在阳光苑变成了五个,多出来的那个也装湿垃圾,不同的是,上面贴有提示:“餐前未烹饪垃圾”。一旁,原来的湿垃圾桶也贴有提示:“餐后已烹饪垃圾”。
除了湿垃圾分成两类,该小区还将旧衣物(废弃纺织物)从可回收物里单列出来,定时定点投放、收集。于是,便有了“六分类”。
去年,花木街道的168个小区试行“六分类”,一年内分出餐前湿垃圾8000多吨、旧衣物400多吨。
花木街道牡丹第七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舒征坦言,“六分类”并非全市的强制规定,要让居民充分了解并认同其意义,才可能持久自觉地“多此一举”。
其实,“六分类”表面看是精细化分类,实质是让更多垃圾得到资源化利用的可能。
以分为两类的湿垃圾为例,废弃蔬果花草等作为“餐前未烹饪垃圾”,在降解机内变成有机介质,“反哺”小区公共绿地、窗阳台;减重的“餐后已烹饪垃圾”减轻末端处置压力,高效变成绿电,同样“反哺”居民。
居民在家门口实在地感受到了“变废为宝”带来的实惠和喜悦,“认同闭环”形成,对于垃圾分类意义与价值的困惑、怀疑便烟消云散。
“餐前未烹饪垃圾”在降解机内变成有机介质
上海市民深知,分得越细致,垃圾“重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建立在科学认知基础上的分类热情,给了上海末端处置环节不断加大产能和转型升级的“底气”。
过去一年,老港湿垃圾二期、金山焚烧二期、奉贤焚烧二期等末端设施相继建成投产,上海湿垃圾资源利用和干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3.1万吨/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许多前沿的生活垃圾处置技术也被这里的分类氛围吸引,敢在上海先试先行。
废旧纺织品“少人问津”的窘境是长期以来城市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处置难的一个缩影。
本月,奉贤区的一处厂房内,不断有水泥灰色的板材在流水线上诞生,其原材料是再生塑料颗粒和再生纺织品颗粒。
这种名叫“纤塑板”的产品已经试制成功,全市首套废纺资源化利用装置预计今年可正式投产,计划年内生产1000吨,最终变成衣架、橱柜、桌椅、垃圾桶、工业托盘、围栏、垃圾箱房、排水沟等居民身边的惊喜。
“如果只是技术上的突破,没有整个社会在垃圾细分上的热情,没有稳定且有一定质量的废纺来源,项目不可能成功。”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吴驰飞坦言。
有全民分类热情和新兴的处置技术作靠山,废纺回收行业似乎迎来了春天。过去两年,斑鸠回收在上海累计投放的AI废纺回收箱达到700台,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共回收废纺9000多吨。
纺织品和塑料的混合物,进一步加工后,将作为原料投入生产
居民用交投废纺所得积分兑换纤塑衣架
从新时尚到碳达峰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它用三年时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许多人不再满足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将这股热情带入生活中的更多领域。
开展“光盘行动”、减少非必要的塑料制品消费、坚持公交出行……垃圾分类吹响了上海市民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的号角,也有了更多全新的深刻内涵。
今年初,石门二路街道的居民发现,身边多出一家干净整洁的废品回收“便利店”。更有趣的是,交投可回收物后,还能按品类、重量得到“减碳积分”。
程胜环保产品经理方晨指着小程序页面说:“我自己交投了15.5公斤的各类可回收物,减少了1.659公斤的碳排放,这1.659公斤的‘积分’将来可以在门店或平台兑换商品或优惠券。”
“除了改善身边的环境、让更多可再生资源进入循环链,生活垃圾分类其实还有显著减少碳排放的作用。”上海市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副院长邰俊透露,上海正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少碳排放的研究,其中一个重点方向是研究个人垃圾分类行为对于减少碳排放的贡献。
这将丰富垃圾分类的价值内涵,并明明白白地告诉每一个人通过垃圾分类减少了多少碳排放,有助于构建一个新的垃圾分类价值认同闭环。
今年6月,一个名为“固废碳管家”的小程序已试点上线,这是业内首款移动版碳核算数字化软件,可供用户计算并记录日常生活的碳排放和碳减排。
比如,日常分类回收1公斤塑料,相比用原生料生产,可以减少0.36公斤的碳排放;相比将1公斤塑料作为干垃圾进行焚烧或填埋,可以减少0.71公斤的碳排放。
“经测算,上海生活垃圾处置环节在实现零填埋的同时,实现了碳达峰。”同济大学教授何品晶表示,探索垃圾分类的减碳价值,除了构建更完善的垃圾分类价值认同体系,还能够更科学地指导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发展与调整。
以某类低价值可回收物为例,如果处置成本居高不下且减碳价值不足,将其重新归类为干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置,或许是更加可持续的分类方式。
又比如湿垃圾存在多种处置工艺,综合考量资金成本和环境成本后,才能选定更适宜上海的可持续处置工艺,避免处置项目的重复投入和调整。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煤炭检测化验室建设整体解决方案
煤炭检测化验室建设整体解决方案,随着新能源的普及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在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的大前提下,全国的煤炭需求的增…
- 氯甲基甲醚外泄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 2021年全国及各省市煤化工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 山东省煤化工行业智能化改造标杆企业经验推广现场交流会在聊城召开
- 2021-2027年中国煤化工市场深度调查与市场全景评估报告
- 多肉植物喜欢什么样的土?选对土让肉肉更好!船长80土值得拥有
- 山西要求全省生产建设煤矿增设完善视频监控
- 100多米厚的煤层到底怎么形成的?远古地球存在如此多植物吗?
- 进口煤成为国内煤炭紧缺时期重要替代品
- 卓创资讯:7月17日每日简报
- 高岭土的超细粉碎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