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煤炭能源  采煤

矿井安全生产的“把脉”人

矿井安全生产的“把脉”人

  今年上半年,我国北方发生了一起重大金矿爆炸事故,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张延松第一时间匆匆赶到了现场,参与了事故的救援和调查工作。时隔月余,刚从现场回来的张延松顾不上休整,又投入井下监测设备的研究中。

  有人说张延松的生活很单调,除了研究一线安全生产,就是给学生上课。而他自己却说生活很丰富,为了自己的信念,他时时都忙碌而充实着。他把自己的心力与时间都投入到煤矿安全领域,守护矿井的生产安全是他不变的追求,为国家的矿业发展培育一批优秀的“人”是他坚守的教育理念。

  煤矿事故多发生在黑漆漆的井下,看不见摸不着,得根据爆炸前煤矿井下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以及矿井开采开拓系统和事故性质等综合分析判断进行救援,还要深入事故发生的第一现场进行调查取证。

  “采矿安全事故一旦发生,通常会造成很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应急救援工作尤为关键,必须对现场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调查,第一时间展开救援、恢复生产。”有着多年一线安全救援经验的张延松告诉《中国科学报》。

  2005年11月,我国北方一城市突发煤矿爆炸事故,现场破坏严重,爆炸后大面积巷道垮塌,井下通风等系统全都停滞。

  “现场有的地方断面只有一个多平方米,而且风速大、空间小,人根本过不去。这时候,如果我们等待系统全部恢复,还需要不少时间。但是,井下情况未知,还有生命在等待救援。”张延松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

  此外,在爆炸事故调查和安全救援时,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有时巷道看上去没有损坏,但是走过去就会觉得巷道有些松动,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二次塌陷。

  时间就是生命。张延松思索片刻率先下井,工作人员用绳子把他拉过断面,进入井下救援。由于巷道坍塌的地方风力大,碎石、细沙都被扬起,张延松的脸都被刮破了。

  从井下上来后,工作人员帮助张延松清理伤口,还有很多残留在皮肤里的细沙。细沙嵌进肉里的滋味,张延松至今记忆犹新。

  面对这些危险和伤痛,张延松毫不在意。“我们就是专门研究这一领域的,对事故情况更有经验,更能科学合理地应对。哪里有危险,我们就应该去哪里。”

  “事故的发生绝大部分是安全隐患积累、发展的结果。如果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搞科研就应该从解决现场问题出发,这样研究出来的成果才有实用性,能更好地服务生产安全。”张延松在一次次事故救援和调查中更加坚定了科研的重要性。

  2012年,为了研究一种新型预裂技术的现场应用,在理论、实验室等研究基础上,张延松带领团队扎根煤矿现场,几十次下井进行实验,研制井下配套工艺装备以及各种测试系统。

  据团队成员孟祥豹回忆,为了获得最准确的数据,张延松下井实验经常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有一次他早上6点钟下井,第二天早上5点钟才上井,在井下连续工作了近24个小时。

  “每个关键技术的研究,张老师都是冲锋在前。”孟祥豹说,“张老师常教导我们,做研究就是要迎难而上。”

  在一次次井下实验的实践下,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张延松研究的预裂技术在40个矿的近80个工作面成功应用,为煤矿灾害的治理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承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一个应用项目时,张延松团队在不同的试验管道做了186次试验,最终取得5项成套技术,并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0余项。

  相比安全事故调查专家的身份,张延松说:“我更喜欢当一名高校教师,培养出更多的人,减少煤矿事故发生,守卫生产安全。”

  “上张老师的课得特别专心,要仔细分辨他讲的内容。他经常会掺杂一些错误的知识考验我们,让我们挑错。”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2018级应急管理专业学生于亚男说。

  张延松经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是,“学生要敢于挑战老师,要有质疑精神,如果总是跟在老师身后,将来怎么能超过老师呢?”

  张延松经常组织团队开会,他要求研究生都要参加。他时常拿出一个专题,让团队成员和研究生们搜集资料,进行讨论;他也经常把自己在事故现场遇到的难题摆出来,让大家想解决办法,每个人都尽情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开拓思维。

  “工科重应用,学再多理论最终目的还是要去现场解决问题,所以工科学生要多参与一线项目。我们的学生更是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练习,去煤矿一线,经受困苦磨炼,才能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成长为国家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这是张延松不变的教育理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煤矿井下知识大全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