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记者下井体验煤矿工作环境 亲身感受安全生产每个细节
新华网富源7月2日电(王秀 张伟)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云贵川地区,煤矿企业分布密集、事故多发,自然成为安全生产监察的重点地区。据统计,云南省2011年共发生煤矿事故79起,死亡183人。2012年全国安全生产万里行记者团将考察云南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建设情况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云南省曲靖市实地考察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6月30日,记者一行来到了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境内的新吉克煤矿进行实地考察采访。接下来,记者的镜头将带您进入矿区生产一线,体验一下煤矿工人的真实工作环境。?
新吉克煤矿于2011年1月建成投产,是一家年产45万吨的中型煤矿,可采储量2960.85万吨。矿井主采煤层煤质为特高发热量主焦炭,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矿井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图为新吉克煤矿矿区,蓝色大楼是洗煤厂。新华网 王秀 摄
图为云南新吉克煤矿总调度室。这里是监控每日矿井情况的调度指挥中心,各项数据以及矿区重点地区的监控画面呈现在屏幕墙上。中间的主屏幕正在显示当日带班下井领导所在矿井里的位置,可做到全程跟踪。新华网 张伟 摄
图中灰色建筑是新吉克煤矿的选煤楼,煤炭挖掘出地面后首先通过皮带输送到选煤楼,在这里对不同煤质进行筛选分类。沿铁轨前行,即将进入矿井口,这是矿工们每日下井的必经之路。新华网 王秀 摄
临近矿井口,记者遇到了身着下矿工装的新吉克煤矿总工程师刘照帮。在他的引领下,记者走进了每日下矿工人的准备工作室。图为新吉克煤矿总工程师刘照帮。新华网 王秀 摄
下矿工人在准备工作室统一着装后,首先进入的是矿灯房,这里整齐地摆放着矿工下井必备的自救器和矿灯,上面标有每位矿工所对应的编号。红色的盒子是自救器,矿工系在腰间,在遇到危险时可提供一定量的氧气。记者换上下矿服佩戴好自救器、矿灯及供电电池后,亲身感受到了这一身装备的重量,应该说矿工们穿戴着这样的装备进行井下作业,还是非常辛苦的。总工程师刘照帮向记者介绍说,目前新吉克煤矿在册职工共有512人,其中井下作业人员202人,实行“三班倒”制度,24小时作业,每班井下工作8小时。新华网 王秀 摄
穿戴好井下作业设备后,下井矿工统一到井口检身处集合检查。在这里检查每位矿工的设备是否完好,穿戴是否符合下井标准,如果发现自救设备损坏或者矿工有饮酒、身体不适等状况,立即进行设备更换或班次调换。此外,下井人员须进行信息登记,记录下井人员的姓名、身份、编号以及下井时间。由于该矿井属于瓦斯矿,为防止瓦斯爆炸,一切电子设备,如手机、相机、甚至是电子手表等任何有可能产生电火花的设备仪器,均不可带入矿井。因此,安检人员要在这里进行严格的全身检查,把好最后一道关,确保随身未携带任何危险品。记者的电子手表就被安检人员查出后留在了井口检身处。如此细致周密的检查工作,也是新吉克煤矿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一个缩影。新华网 王秀 摄
走出检身处便来到了井口,新吉克煤矿垂直井深227米,井斜长度577米,工人进出矿和运送设备都要通过这里,记者站在井口可感受到较强的风速。矿井人事部经理介绍说,下矿工人是经过企业人事部门统一招聘、体检合格后聘用上岗的,都要签署劳动合同并上保险,年龄不能超过40周岁,且全部为男性,妇女儿童是严禁下矿的。矿井安全距离为井口50米,据总工程师刘照帮介绍,身着纯棉衣服还算安全,如果衣服含有化纤材料都会有危险性。这是因为井下的空气中伴有微量瓦斯气体,甚至化纤衣物的摩擦都有可能成为引发瓦斯爆炸的安全隐患。刘照帮很认真地说:“防患于未然必须从小的处做起。”新华网 王秀 摄
橘色安全服、防滑绝缘胶鞋、安全帽、供电照灯的锂电池、防尘面罩以及紧急救援供氧设备等煤矿下井标准装备穿戴齐全之后,记者们跟随新吉克煤矿工作人员开始进入矿井。根据安全规定,采访团的女记者们被留在井外,男记者们列队向井下进发。由于普通的照相设备都不能带下矿井,井下图片均为专用防爆相机拍摄。(万里行组委会供图)
乘坐下井的铁车缓缓下行,不到十分钟的时间,记者到达了距离地面约227米深的采掘工作面。矿井中光线很差,因此随身佩戴的照灯起到很大作用。巷道中地面布满石砺,部分渗水地面泥泞湿滑,这对于第一次下井的记者来说,行走起来并不轻松。步行大概十五分钟,记者来到采掘面尽头,由于矿井下环境封闭,人的说话声音与机器的轰鸣形成明显回声。煤矿相关负责人实地介绍了新吉克煤矿安全生产的创新技术。据介绍,空气中瓦斯爆炸界限为5%~16%,当浓度8%时达到最大爆炸值。为防止危险发生,新吉克井下瓦斯浓度一般控制在0.02%~0.16%。煤矿自行研制了抽放、除渣、排水装置,能够在打钻期间杜绝煤尘及因为喷孔导致的瓦斯超限事故。此外,新吉克煤矿通过采取加大通风、先抽后掘、先抽后采等多项措施,有效降低了粉尘、噪音、有毒有害气体对的危害。(万里行组委会供图)
随后,采访团一行参观了一处井下紧急避险硐室,室内安全防护、通讯、供水供电等设备齐全。据介绍,建造一个这样的小型紧急避险硐室需花费3万元,而新吉克煤矿有4个这样的紧急避险硐室,事故发生时,井下人员可就近进入。每个人紧急避险硐室可供9人使用,以等待外部救援。参观完紧急避险硐室,一行人乘坐铁车返回地面,结束了一个多小时的井下探访。(万里行组委会供图)
这里是矿工出井后的胶鞋清洗处,工人走上清洗机后,红外线感应自动开启,刷洗胶鞋。然后他们再进入浴室洗澡清洁,结束一天的工作。新华网 王秀 摄
- 标签:煤矿井下图片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实拍:记者下井体验煤矿工作环境 亲身感受安全生产每个细节
新华网富源7月2日电(王秀 张伟)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云贵川地区,煤矿企业分布密集、事故多发,自然成为…
- 一个煤矿工人的井下实录[组图](2)
- 2015-2020年中国煤炭采煤机行业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调查报告
- 开滦东欢坨矿业公司:加快生产准备进度 为“过半”保驾护航
- 2015-2020年中國自推進截煤機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 煤田井下的艺术生态景观
- 速看!中国最牛的100个煤矿诞生了!
- 观点太平洋财富网
- 机械传动领域的资讯和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 业界新闻-电子
- 姜家湾煤矿研发出采煤机信号处理器节省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