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绿”:浙江仙居乡村治理闯新路
徐祖贤
前不久,在上海高校工作的赵教授和朋友慕名到浙江省仙居县度假。在一周时间里,他们遍游了仙居的名胜景区,考察了城乡发展,体验了民宿、农家乐等旅游新业态,无不为仙居的秀美山水、优良民风、和谐社会赞叹不已,纷纷称赞仙居无愧于“神仙居住的地方”这一美誉。
位于浙中山区的仙居是农业大县,2000平方公里的县域面积,丘陵、山区占了80.6%。因此,仙居的美,是乡村的美。
乡村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我国基层治理的重点、难点。近年来,面对困难繁多、矛盾错综复杂的广大乡村,仙居以“绿色公约、绿色货、绿色调解”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等全方位宽领域的综合治理,赢得了物质文明美、精神文明美、生态文明美,乡村治理闯出了一条新路。
绿色公约:让村民成为“绿色主体”
淡竹镇下叶村是仙居县300多个乡村中的一个。走进村里,马路清洁,几乎看不到烟蒂、果皮等垃圾,随处可见清澈的河水和花红草绿的美景。据村民杨大爷介绍,凡下叶村村民,都要签订一个包含10条内容的“绿色公约”:生态环境要保护、垃圾处置要分类、田头屋边要整洁、厕所厨房要干净、交通出行要有序、淳朴乡风要保持、矛盾纠纷要调解、邻里相处要和谐、绿色资产要维护、乡村产业要发展。
“绿十条”都是通过公开征集意见,由村民投票等方式产生的。家家户户、每一位村民都要在“绿色公约”上签字,这样村民就成了“绿色主体”。村两委会要求,党员、村干部要成为践行“绿十条”的先锋。对于执行“绿色公约”表现先进的,村里将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反之,将受到惩戒。
绿色货币:为践行绿色提供不竭动力
不久前,杭州的周师傅一家来仙居旅游,夜宿在淡竹镇的民宿。由于周师傅全家没人抽烟,又把垃圾分类投入垃圾箱里,周师傅一家得到30多元“绿色货币”奖励。他拿着这30多元“绿色货币”就近在小超市兑换了餐巾纸和矿泉水,心里甜滋滋的。
“绿色货币”最早发端于淡竹等民宿发达的农村,后在仙居县推广的一项激励村民和游客践行绿色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的物质奖励制度。一方面,面向村民设立“绿币”,对村民参与垃圾分类、废物回收、绿色资产维护等行为进行积分兑换;另一方面,面向外来游客设立“绿币”,凡游客能参与《“绿币”兑换清单》上的条款,如绿色消费、节能环保、垃圾分类、光盘行为、不抽烟、不酗酒等,都会得到“绿币”奖励,面额从2元到5元不等,“绿币”可以直接在当地用于生活消费、日常支付、公益捐款等。
为保障“绿币”常态化、规范化运转,为当地百姓和外来游客践行绿色理念提供不竭动力,仙居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县级绿色基金和村级绿色基金,以两级绿色基金保障绿色货币持续健康运行。截至目前,全县有近150个村设立了“绿币”基金,累计发放“绿币”近300万元。
“绿色调解”:村民矛盾就近及时化解
蒋老伯与陈大爷是仙居县白塔镇的两位邻居,产生了一些矛盾。2019年,镇里的“绿色调解”中心主动当起“娘舅”,把他们叫到一起当面调解。在听取了双方陈述,并对证据进行核实后,当天,调解人员作出了公正的裁决,提出处理意见。蒋老伯和陈大爷握手言和,较大过错方陈大爷当天就在村里罚种了三棵红枫。
“绿色调解”是仙居县的乡村矛盾调解方式,将“绿色+”理念融入到乡村矛盾纠纷调解过程中,通过“三步五法”,即积极受理找苗头、义务劳动做两工、调查取证四询问、过错罚种三棵树、协商和解握手及“褒扬激励法、真情打动法、排忧解难法、公正评议法、乡贤领办法”,推动片警组团入格、司法调解组团入格、巡回法庭法官组团入格,构建全科网格“1+3”服务体系,将村民解决矛盾的固有传统、习惯做法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化解纠纷,使乡村矛盾调解过程转化为村民自我教育过程和矛盾双方参与绿色发展的过程。
据悉,仙居绿色化发展改革经验做法还被列入“2017年中国改革案例”。
- 标签:第十一批游戏版号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