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池原材料(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
文:任泽平团队
在当下,新能源相关的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最有希望的,最具爆发力的领域之一。2022年2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超过25%,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回顾历史,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的一大根本原因,就是具备了完善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再深入探索挖掘,正极材料的发展对产业尤为重要,是新能源车产业链的幕后功臣。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极大程度地影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直接决定动力电池的核心性能。正可谓,得电池者得新能源车,得正极材料者得电池。
近些年众多前沿企业专注于正极材料相关领域的探索,研究成果也不断带给市场惊喜。前有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先后推出的CTP与刀片电池结构创新技术,改善了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的短板;后有以龙蟠科技铁锂一号为代表的新型正极材料,解决了低温性能衰减和充电倍率低的行业难题。相信随着正极材料性能向更深层次研发突破,消费者的里程焦虑将充分得到缓解,我国新能源汽车将拥抱未来黄金十五年。
1 得新能源电池者得天下,得正极材料者得电池
1.1 正极材料为电池核心,成本占比超40%
在全球双碳背景下,新能源车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渗透率迅速提升。2021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表现远超市场预期,分别为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
电池作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在整车成本中占比约为40%。目前全球动力电池锂电池2021年累计装机量296.8GWh,同比增长102.3%。预计到2025年,全球汽车装机规模或达1000GWh以上,仅中国汽车电池装机量便能达600GWh以上规模,未来市场增量空间显著。因此,电池技术的发展、性能的提升是决定新能源车实现长久发展的核心动力,得新能源电池者得天下。
动力电池构成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四部分。其中正极材料是含锂化合物,是提供锂离子的关键部分,约占电池总成本45%。正极材料有五点基本性能要求,分别是材料自身电位高、锂离子嵌入脱嵌可逆、锂离子扩散系数大、材料比面积大以及材料热稳定性好。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决定了电池的核心性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尤其重要。目前正极材料根据晶体结构不同可分为三大体系:层状材料、尖晶石和橄榄石,层状正极材料代表如钴酸锂、三元材料;尖晶石正极材料代表如锰酸锂;橄榄石正极材料代表如磷酸铁锂。
1.2 中国正极材料市场飞速发展,未来磷酸铁锂前景巨大
我国正极材料产能增长迅速。2021年我国正极材料产量约111.17万吨,产量同比增加约100.78%。其中,钴酸锂产量10.1万吨,三元材料产量44.05万吨,磷酸铁锂产量45.91万吨,锰酸锂产量11.11万吨。未来,单就电动汽车领域而言,TrendForce预计,至2025年全球动力锂电池对正极材料需求将突破215万吨,若加上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正极材料需求或超360万吨。
正极材料产业化体系较多,各体系间特点分明,性能区分度较大,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电池可使用的正极材料包括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等。从新能源汽车领域来看,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是市场主流,合计占比超99%。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54.5GWh,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74.3GWh,占总装车量的48.1%;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79.8GWh,占总装车量的51.7%。
磷酸铁锂由于自身优异性能和原料可得性特征,发展前景较大,市场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相较于钴酸锂、三元等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电池以锂、铁、磷和碳等元素为主要原料,具有稳定的配位结构,为锂离子搭建牢固的房子,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进出不易塌房,安全性极高;此外还具有耐高温、使用寿命更长等优良性能,具备较高的性价比。
从成本上看,随着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大幅退坡,整车企业为应对补贴退坡带来的成本压力,换装磷酸铁锂电池逐步成为主流。目前车企的磷酸铁锂电池系统采购成本大约0.9元/Wh,三元材料接近1.1元/Wh。一个总电量30kWh的电池包,如果使用磷酸铁锂能便宜6000元,即使考虑补贴,磷酸铁锂电池仍有4000元以上的成本优势。
从装机数量上来看,2021年全年,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79.8GWh,占动力电池总装机量的51.7%。随着特斯拉、比亚迪、上汽、小鹏、北汽、江淮等汽车厂商均大规模采用磷酸铁锂电池,预计磷酸铁锂电池占比到未来几年或将提升到70%-80%。
2 正极材料市场复盘:几经反转,磷酸铁锂占优
锂动力电池往往以正极材料命名,其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进入加速商业化量产阶段,其中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在新能源电池装机市场中呈现双雄并立的局面。
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的相互反转之战经历三个阶段:2015年前,磷酸铁锂电池因拥有成本、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等优势,是主流厂商选择的技术布局路线,装机占比最高超过70%;而2017年前后随着政策对高能量密度电池补贴力度加大,三元电池取得较大发展,阶段性成为市场主流;2021年以来,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产量格局再度出现逆转;随着政策补贴退坡,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和成本综合优势再度凸显。
2.1 第一阶段:发展之初,磷酸铁锂优势明显
2015年前,磷酸铁锂电池因成本、安全性和循环寿命等优势,是主流厂商选择的技术布局路线,装机占比最高超过70%。
成本方面,磷酸铁锂电池相对于三元电池具有价格优势,主要是源于其原材料成本较为低价可得。原材料成本占三元正极材料总成本近90%,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总成本70%。由于资源匮乏、开采难度大等原因,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材料钴、镍等高度依赖进口,价格较高,因此导致三元正极材料生产成本高。由于磷酸铁锂的正极材料丰富,价格较低,因此磷酸铁锂电池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安全性方面,磷酸铁锂电池热稳定性高,安全性更好。磷酸铁锂电池不含有害重金属,热失控温度普遍在500℃以上,三元锂电池含有害重金属,热失控温度低于300℃,且使用普通干粉灭火器灭火后,电池内部还会持续发热,可能导致二次燃烧。
循环寿命方面,磷酸铁锂电池的使用寿命更长。在1C充电倍率下,三元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在2500次左右开始明显衰减,磷酸铁锂电池则在3500-5000次以上才开始衰减。
技术方面,磷酸铁锂电池研发历史较早,加工简单,制备技术和工艺路线都比较成熟。而三元材料发展起步晚,锂电池生产工艺较复杂,技术门槛较高,同时生产基础和核心专利欠缺等问题也一度制约着三元材料锂电池的发展。
2.2 第二阶段:能量密度考核,政策引导偏向三元电池
2017年前后,随着政策对高能量密度电池补贴力度加大,三元电池取得较大发展,阶段性成为市场主流。
2017年发布的《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和《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的发展目标,指出2020年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达到300Wh/kg以上,力争实现350Wh/kg。同时,国家财政补贴政策对电池的续航能力和能量密度的要求门槛不断提高,对低续航、低能量密度纯电动汽车的补贴大幅下滑。2019年补贴政策出台后,续航能力250公里、能量密度120Wh/kg 以下的纯电动汽车将不再享受政府的补贴。因此,三元电池一度凭借其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高等优势,其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而彼时比容量和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的磷酸铁锂的市场需求一度受到影响。
终端需求方面,随着中国纯电动汽车行业市场化进程加速,纯电动乘用车在纯电动汽车整体产销量中所占比重逐步上升。与物流车等其它纯电动车辆相比,纯电动乘用车对电池的续航能力和充电效率有更高的要求。此外,三元材料在电动商用车领域的解禁,也给三元电池在商用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整车厂青睐高比容量和高倍率的三元材料电池,传统的磷酸铁锂电池市场逐渐被替代,三元材料成为了动力电池行业的主流。
随着三元材料技术成熟度的提高,自身降本过程也比较顺利。由于钴材料资源匮乏、价格昂贵,三元材料产业增加镍的用量,减少对钴资源的依赖,从低镍的NCM333、523型等向高镍的NCM622、811型方向发展。NCM811型高镍三元材料显著降低了钴的用量,其原材料成本甚至比523型普通三元材料低。较高的工艺技术壁垒使得三元材料厂在加工环节实现了规模化的降本效应,提升了利润水平。同时,高镍三元材料能量密度高,能有效延长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因此,基于成本和性能的综合考量,动力电池厂商阶段性地倾向于采用三元材料作为电池正极材料,三元材料在动力电池市场的占比有所提高。
在源侧利用富余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碳排放约束条件下,就地销售到市场上可获得较好收益,但是输氢成本较高,长距离输送到需求端不具备经济性;在网侧通过利用氢储能站参与电网辅助服务和售氢市场,可获得多重应用收益。
2.3 第三阶段:技术创新助力磷酸铁锂突破瓶颈,再度反超三元
2021年以来,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产量格局再度出现逆转。磷酸铁锂材料凸显技术、成本、安全优势。
一是技术方面,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先后推出了CTP与刀片电池结构创新技术,极大改善了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的短板。宁德时代于2019年发布CTP(Cell to Pack)无模组方案,将电池质量能量密度提升10%-15%,空间利用率提升15%-20%,同时降低约40%的零部件数量。比亚迪于2020年发布的刀片电池专利技术,可使磷酸铁锂电池包体积比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而电池综合成本降低约30%。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磷酸铁锂性能的改进,磷酸锰铁锂或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2022年龙蟠科技子公司常州锂源积极布局磷酸锰铁锂的研发,与星恒电源签约项目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资料显示,磷酸锰铁锂相较磷酸铁锂有15%-20%的能量密度提升,电芯单体质量能量密度在220-230Wh/kg之间,体积能量密度在460-480Wh/L之间,而相对的电池材料成本仅增加5%左右。
二是政策方面,新能源汽车补贴逐步退坡,磷酸铁锂重获青睐。在国务院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按照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四部委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2020-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补贴加速退坡叠加锂电池原料价格快速上涨,磷酸铁锂成本综合优势再度凸显,促使整车厂在部分车型上换装磷酸铁锂电池以缓解成本压力。
选购调温型电熨斗,升温快,达到设定温度后又会恒温,较省电。
三是安全性方面,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频发引起对安全问题的重视。三元锂电池的热稳定性较差,对于电池管理系统的要求非常高。而在高温条件下,磷酸铁锂的热稳定性好、安全性高。许多车企开始在新车型大量安装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占比快速增长。
目前,特斯拉、比亚迪、五菱、小鹏汽车等主流新能源车企均明确了磷酸铁锂电池路径。其中特斯拉已经在Model 3、Model Y 等车型中率先应用了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大众也明确表示未来入门级电动车将搭配磷酸铁锂电池。此外,海外头部电池厂如LGES、SKI等也陆续宣布布局磷酸铁锂电池,预计磷酸铁锂电池占比到未来几年或将会提升到70%-80%以上。
3 龙蟠科技铁锂一号,电池正极材料黑马
龙蟠科技2021年完成对全球领先锂电池材料企业贝特瑞旗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的并购,与贝特瑞合资组建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切入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发展至今,龙蟠科技旗下的锂源公司生产的正极材料已具备了产品、研发、产能、品牌、市场等五大优势。在锂电池正极业务切入当年,公司便实现了营收业绩的开门红。根据2021年报,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营收占比达46.3%,毛利率达24.4%。
回顾磷酸铁锂正极发展,曾经历的三大里程碑级事件:一是古迪纳夫教授发现磷酸铁锂材料,打开电池正极材料新时代之门;二是宁德时代的CTP技术和比亚迪刀片电池技术的应用,带动铁锂电池包整体能量密度的提升;三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主流新能源车企导入铁锂电池,大幅带动铁锂电池消费量的提升。目前,应用LFP能量球技术的铁锂一号以其强大的耐低温和高倍率充电等优势,有望带动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市占率的进一步上升,助推行业革命。
3.1 产品优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追求更高性能与更低成本的铁锂正极材料
龙蟠常州锂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旗下产品包括S系列、T系列、Z系列和G系列四大类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从正极产品到回收,形成产业链完整生态。
2022年4月15日,龙蟠科技举办超级磷酸铁锂高端产品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其最新研发的新型球状磷酸铁锂产品——铁锂1号。
铁锂1号实现行业革命性技术突破,攻克LFP低温难题。
磷酸铁锂凭借其低成本以及高安全性等优势,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传统的磷酸铁锂材料亦有两个痛点:1)能量密度难以提升;2)低温性能差。目前市场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在北方冬季、高寒地区续航大打折扣,往往不足官宣续航里程的50%,颇受消费者诟病。具体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具有稳定的配位结构,为Li+搭建牢固的房子,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进出不易塌房,安全性极高。但反之,牢固的房子只给锂离子的进出提供了一维通道,锂离子扩散性能差,造成电池低温性能差、倍率性能差的问题,进而引发充电速率慢及冬季续航缩水等焦虑。
为克服磷酸铁锂低温难题,常州锂源研发团队历时8年、经2000余次反复实验,最终开发出铁锂一号,其性能表现对动力电池产业而言,堪称革命性技术突破。铁锂一号运用黑科技能量球技术,通过优化产品空间结构,为锂离子打造更多与外界接通的门,同时缩短锂离子传输距离,有效提升离子扩散效率,打造出一条锂离子高速的通道。
从最终效果来看,铁锂一号或成为目前磷酸铁锂低温衰减的最佳解决方案。首先铁锂一号在-20℃、-40℃条件下放电容量保持率为85%、57%,远高于普通铁锂电池的55%、0%。此外,铁锂1号还具备出色的快速充电性能,从而进一步缓解消费者的里程忧虑。据测算,常规磷酸铁锂电池达到约550公里的续航里程需要快充40分钟,而铁锂一号仅需快充15分钟左右,就可实现500公里续航里程。
S系列磷酸铁锂紧随市场需求,G系列磷酸锰铁锂实现差异化产品升级。S20、S27等系列正极材料以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等优点可满足常规的市场需求。对应高压实密度,公司S系列产品不断提升迭代升级,三代高压密产品S27的压实密度突破2.5g/cm3,在二代高压密产品S20粉体压实度≥2.38g/cm3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推动材料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专注于差异化产品G系列磷酸锰铁锂的研发,未雨绸缪,保持企业竞争力。磷酸锰铁锂G1以其高电压、高比能和易匹配的特点可有效满足高比能需求。对应高电压平台,公司G系列磷酸锰铁锂产品的电压平台为4.1V,突破了传统磷酸铁锂3.4V电压平台的限制,推动公司正极材料产品能量密度的提升。
Z系列回收再生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产品,踩准回收利用新蓝海。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成为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另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企业布局动力电池回收蓝海,将有助于构建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价值链发展,一方面,有助于减少对锂、磷等原料资源开采的依赖,降低原材料成本;另一方面,布局退役动力电池利用,可以促进打开多元化梯次利用市场空间。比如将符合能量衰减程度的退役动力电池二次应用于低速车、环卫车等低速领域和太阳能路灯、通信基站等储能领域。龙蟠旗下Z系列产品,主打短流程、高效率、低成本,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市场主流的回收方案为碳酸锂提取,资源回收利用率仅在80-85%;而公司Z系列产品采用磷酸铁锂修复再生方案,回收率高达93%,成本降低20%以上。
3.2 研发优势:以科技创新求生存谋发展,研发团队紧跟国内外科技发展前沿
创新是龙蟠科技发展的利器,常州锂源前身为贝特瑞的正极材料部门,始终专注于进行新品研发、新技术应用和生产工艺升级,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研发方面积累深厚。
人才方面,锂源管理与研发团队由行业专家领衔,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先进的技术水平,为公司高效运营、技术工艺创新和产品性能提升提供了重要保证。目前,常州锂源研发团队有科研人员7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覆盖率超过41%。后期编制将增加至120人以上,其中硕士及以上人才将超过60%。
设备方面,公司拥有领先的科研装备、检测装备,依托龙蟠研究院,拥有行业内最大最完备的汽车化学品检测评定平台。常州锂源已建成业内一流的分析测试平台,深圳研究院总部拟配备高规格研发测试仪器,实现从原材料到正极材料再到电池测试的全过程研究,支持新材料从实验室到试产线,结合常州锂源各生产基地,实现新材料从研发到产线的全流程发展。
专利方面,截至2021年底,锂源公司已累计获得专利23项,发明专利19项。在进军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以来,公司的研发费用支出加速扩张,助力打造品牌优势。2021年全年公司研发费用支出为2.08亿元,同比增长188%。
3.3 产能优势:规模扩张+原料建设配合,凸显生产端供应能力与性价比优势
龙蟠的铁锂业务源自与贝特瑞的强强联合,贝特瑞作为老牌电池材料生产企业,自LFP商业化以来,市场占有率一直处于Top3的位置,继承其铁锂正极材料技术和产业化基础,龙蟠的先进技术得以有效实现产业化拓展。
依托子公司常州锂源,龙蟠拥有江苏常州/天津/四川遂宁/山东鄄城四大智能化生产基地。LFP年产能可达26.4万吨,磷酸铁年产能可达15万吨,积极发挥上下游协同效应。形成以南京、常州、深圳为研发运营,天津、常州、四川、山东、湖北为生产基地的战略格局。此外,龙蟠亦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布局,拟于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提升全球竞争力。
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还在建设新的产能当中。产能规模的提升和上游原料的配合使得龙蟠能够更好地服务下游优质的知名客户,满足其对于交货能力的要求,同时凭借产生的规模效应,可充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公司对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获得更优的性价比。
3.4 品牌优势:以润滑油为基,切入锂电正极,优势互补,树立民族品牌新标杆
凭借强大的品牌优势,龙蟠科技顺势切入锂电池正极业务,可充分利用客户资源,助力旗下锂源子公司正极材料业务的发展,完美实现龙蟠+锂源的资源结合。龙蟠科技以树立中国民族品牌新标杆为品牌愿景,自成立之初便致力于润滑油等汽车用品的生产、制造和销售,经过十几年深耕,公司逐步成为绿色化学和绿色能源专家,在车企中具备较强的品牌知名度与认可度,积累了大量而优质的整车厂客户资源。龙蟠可以将原先润滑油的很多车企客户资源,进一步发展为其磷酸铁锂材料客户的客户,打通龙蟠锂源-电池厂商-车企整条线,主导影响车企对电池企业的采购,从而进一步提升在正极材料市场影响力。
与一线电池厂商及整车厂开展战略合作,进一步扩大其品牌影响力。2021年10月,龙蟠科技、问鼎投资和时代闽东拟分别向子公司常州锂源增资1.00、1.65、1.80亿元,增资后持有常州锂源53.81%、9.57%和10.43%股权。其中问鼎投资为宁德时代全资控股子公司,时代闽东由宁德时代、上汽集团旗下青岛上汽投资基金等企业联合出资设立,持股比例为宁德时代21.92%,青岛上汽40%。同宁德时代与上汽集团深度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常州锂源的品牌影响力。宁德时代将为锂源提供大量长久合作订单,为未来产能扩充提供有效的应用市场,保证锂源行业市占率,以及在磷酸铁锂正极业务领域的有序发展。上汽作为终端应用客户,有望为公司在磷酸铁锂产业链上的项目研发、市场拓展,产能建设,产品量产等方面皆提供良好支持。
3.5 市场优势:多重优势打造优质客户结构,龙蟠科技成隐形冠军
技术、性能、产能、品牌四重优势叠加,使得龙蟠收获了诸多车企和电池企业的信赖,形成了合理稳定的客户结构。子公司常州锂源及其下属企业凭借良好的产品质量与技术服务体系、完善的制造工序以及严格的质量管控水平,积极开拓市场,深耕行业优质客户。
电池厂商方面,凭借在锂电材料领域多年来的市场积累,以及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公司现已与全球主流锂电池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与锂电巨头宁德时代合作关系密切,与瑞浦能源、亿纬锂能等主流电池企业亦有长期稳定合作,同时公司积极开发国外电池客户,多家来自美、日、韩的海外客户拓展进入到样品小试、中试及批量订单等阶段。上述客户均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对供应商的考核较为严格,一旦供应商进入其采购体系后,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从而与锂源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车企方面,上海汽车集团等客户延续对公司品牌的肯定,始终保持密切合作。此外,公司亦与华为开展项目合作讨论,有望实现产品在储能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技术当家、厚积薄发,优质的客户结构使得龙蟠科技旗下常州锂源的市占率维持行业前三。随着公司铁锂一号新产品的推出,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的装车量和市占率有望进一步上升。在此基础上,公司有望成长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优势龙头企业。
4 正极市场三大展望:现象级产品、差异化路线、新蓝海市场
一是未来随着磷酸铁锂重新成为市场选择,需要新一代现象级产品的引领。随着我国电池补贴政策加速退坡,以及宁德时代CTP和比亚迪刀片电池等技术应用,实现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突破,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和成本综合优势再度凸显,重新成为市场主流选择,未来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将会是由克服低温环境焦虑、缓解消费者里程焦虑的产品所引领。龙蟠锂源的铁锂一号拥有抗低温和高充电速率等优势特征,有望带动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市占率的上升。
二是未来电池差异化产品是新能源时代的发展趋势。比如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龙蟠科技磷酸锰铁锂电池,未来差异化产品将成为企业突围的核心竞争力,防止因为产品趋同性而被淘汰。同时发展多元化电池技术路线,可缓解原材料压力。一方面,新能源电池和储能需求爆发对锂、镍、钴需求将迅猛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的钴、镍等资源探明储量全球占比较低,其中钴储量约占全球1%,镍储量不足全球储量的4%。因此发展例如高镍低钴、无钴、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电池品类,走多元化技术路线可以一定程度减少对特定上游资源依赖,降低上游大宗原料供应不稳定性对电池厂商生产成本影响。
三是基于动力电池回收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的新蓝海细分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动力电池最大使用年限一般为5-8年,电池衰减在20%以内为有效动力电池,有效使用年限约为4-6年。2016年以来全球动力电池装机进入加速阶段,对应的2021年以后存量动力电池加速退役。据Trend Force研究显示,2025年预计中国动力电池报废量将达91GWh。据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规模将达到122亿美元,到2030年达181亿美元,动力电池回收循环利用和储能等梯级利用领域市场空间广阔。一方面,龙蟠常州锂源的Z系列产品前瞻布局电池回收再生领域,未来企业自身将拥有更低的加工成本与环保成本优势。另一方面,面向双碳目标,龙蟠在传统优势业务和新战略布局业务上,都顺应时代大趋势,助力产业绿色发展。
对我而言,每天下班回家,打开电视,电灯,用微波炉、洗衣机等都需要能源作为基础。总而言之,能源是我们一个人每天必须消耗的,然而能源消耗的越多说明这个人的经济是越富裕的。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新能源电池原材料(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
文:任泽平团队 在当下,新能源相关的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最有希望的,最具爆发力的领域之一。2022年2季度,我国新能源汽…
- 美国宇航局拟制定太空采矿法
- 【微新闻】集团公司透明化智能综采工作面自适应采煤系统亮相第十九届2020太原煤炭
- 龙软科技:国家加快推进智能矿山建设龙软智能采煤系统精彩亮相
- 中国西北发现巨型露天煤矿价值高达9000亿美澳坐不住了
- 兖矿能源:公司智能化建设包括智能采煤系统、智能掘进系统、智能机电系统、智能信息系
- 陶庄煤矿最后的矿工(高清组图)
- 新能源汽车推广(新能源汽车增长趋势)
- 新能源汽车相关股票(新能源汽车股票龙头股)
- 重庆新能源汽车(重庆新能源汽车限行吗)
- 合肥新能源汽车(合肥新能源汽车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