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煤炭能源  采煤

马建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我们奋进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征程上

马建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我们奋进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征程上

(2022年5月18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 马建堂

同志们: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研讨会,一起认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国情怀和绿色情怀,为建设美丽中国而不懈奋斗。我主要讲四点学习体会。

第一,树高千尺忘不了根:习近平同志的赤子之心和山海情怀一路相随

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的30多年间,秉承为人民做实事的理想信念,带领干部群众求生存、谋发展、保生态,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文明实践和深入理论思考。

一是深深扎根人民,为人民做实事。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培养出了习近平同志为人民做实事的不变信念。在正定,习近平同志对人民知之深、爱之切,解决了粮食高产但群众却挨饿的问题。在福建,他对老百姓的感情最深,推动闽东摆脱贫困。在浙江,他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在上海,他强调真正的政绩在老百姓的口碑里。

二是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科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在正定,习近平同志提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半城郊型”经济。在福建,他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推动宁德念“山海经”发展经济。在浙江,他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绿色发展。

三是生态文明的制度思维,在实践和理论思考中不断提升。在正定,习近平同志把“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纳入发展规划。在福建,他继续推动环境保护入规划,建设生态省,推动林权改革。在浙江,他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施行绿色GDP考核,推动形成一整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第二,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我的体会,深刻学习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需着重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绿色发展的重要理念,也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大原则,指明了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要树立正确的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源源不断创造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

三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对PM2.5、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美丽乡村等涉及民生的问题十分关切,时时牵挂于心,带领全国人民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积小胜为大胜,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这一件件既“细”又“大”的事,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为人民做实事的不变信念。

四是让制度真正成为硬约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加强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部署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真抓严管,用制度管权治吏,让制度真正成为“长牙齿的老虎”。

五是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我国率先加入《巴黎协定》,适时提出“双碳”目标,并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坚持不懈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是抓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伟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涌现了一大批如同塞罕坝精神的生动范例,体现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和拼搏精神,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不竭动力。

第三,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美丽中国正在走来

一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0年PM2.5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提高到87%,蓝天白云美如画。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83.4%,鱼翔浅底清如许。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04%,祖国大地生机盎然。我们开展的“中国民生调查”显示,公众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不断提升。

二是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加快,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2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高技术制造业占比提升到2020年的15.1%。截至2020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超过550万辆,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三是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全国各地生态惠民的故事不断涌现。梁家河群山上木已成林,农民得到了实惠。福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修复了绿水青山,迎来了金山银山。浙江持续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广大人民自信昂扬地走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

四是加快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提振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信心。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目标。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云南大象北上及返回事件。中国生态文明智慧和方案,赢得了国际认可,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加快建构。

第四,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常学常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汲取为中央决策服务的智慧和力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高端智库,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问题研究是我们的重要职责、重要使命。我们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牢记为人民做实事的初心使命,进一步做好生态文明领域决策咨询研究,力争为中央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做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做好生态文明领域决策咨询研究,必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好的做法以及紧迫问题深入研究,掌握精准情况,提炼经验规律,提出管用对策。为此,我认为需要在“脚”上下足功夫。脚跟要稳。要把人民立场作为开展调查研究的根本立场,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要求作为我们调查研究的努力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调查研究工作深入细致,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才能保证美丽中国建设始终契合人民的需求。脚步要勤。研究工作不能刻舟求剑,不能闭门造车,要切实做好做足“脚底板下的文章”。我们要主动加强与地方的联系和交流,多出去跑跑、多出去看看、多出去听听,用双眼认真观察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案例,用双脚实地感知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效。脚印要深。要努力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既要看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区域,也要注意兼顾生态文明矛盾突出的地方,好的差的都要看,把情况摸实摸全摸透,这样我们的调查研究才能真正贴近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我们的决策咨询服务才能更具针对性、具有高质量。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提供更多有价值建议。提升“抓问题”“把关键”的能力非常重要,甚至直接决定了所提的决策建议是否有价值。怎样才能找准、找好生态文明领域的真问题?我的体会是要做好“眼”的文章。眼光要远。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们要善于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善于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视角来把握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发展与减排的关系,做好当代人与后代人、现实问题与长远发展的大文章。眼界要宽。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观察世界,注意总结借鉴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善于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宽广镜头观照现实,从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气候变化与国际合作竞争的视角把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坐标和定位。眼力要准。要善于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发现问题,既能见人之所见、又能见人之所未见,切实关注生态文明领域中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难事,不断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总之,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并深入研究生态文明领域的真问题,我们提出的政策建议才可能更富有价值、利国利民。

三是开展协同研究,切实形成工作合力。2020年,我们设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室,目前已形成跨学科、多领域专家队伍,推出了一批成果,具备了一定特色,但与目标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需要着力推进协同研究,以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从当前实际出发,我觉得迫切需要在三个方面增强合力。一要进一步加强调研工作统筹。资环所要和中心其他部门、地方政府研究中心以及相关部委、研究机构进一步深化联合调研,发挥好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基地作用,共享调研资料,实现资源互用、优势互补。二要提高数据等研究资源的共享水平。要加快建立全中心统一的生态文明领域统计数据库、调查数据库、案例库,着力推进各类研究资源的共建共享。三要加强研究工作的协同推进力。充分建好用好生态文明制度与政策研究网络,加强与地方中心、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协同研究,进一步提升交叉创新能力和成果产出质量。

同志们!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粗浅的学习体会。习近平总书记是我们学习的光辉榜样,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深入学习、终身学习。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不懈的干劲,不断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在伟大的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 图片来源:国研中心资环所)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多地重拾消费券 “真金白银”点燃消费热情

湖北咸安:精雕细琢“一枝花”

焦点丨房贷利率再降 住房需求将释放

视点丨中国经济运行未来仍将处于恢复状态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张丽敏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异域修神,痞子英雄之黎明升起下载,彬彬来吃, http://www.xinzhiliao.com/rq/nanxing/42391.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