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煤炭能源  采煤

视点丨文博游引领文旅新国潮

视点丨文博游引领文旅新国潮

李晓红 胡畔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近年来,不少“网红”博物馆凭借高质量的创意节目、亮眼的文创产品、沉浸式的多媒体互动和场景体验,唤醒了人们对博物馆和历史文化的兴趣。尤其是节假日,各类文博展馆更是成为人们出行的热门打卡地,文博游逐渐“火”起来,并掀起了一轮文旅新国潮。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王金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文博旅游热,一方面是建设文化强国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博物馆旅游是一种文化消费,不仅能够让游客近距离触摸历史、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同时也能够有效树立国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情怀。另一方面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表现形式。博物馆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生活形式,不仅满足了人们放松身心、社会交流的需要,同时也极大满足了修身养性、愉悦精神、陶冶 情操的精神需要。

消费升级助推“文博热”

近年来,国内各大博物馆通过走亲民化、年轻化路线实现了快速破圈。为了吸引年轻人,各地博物馆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和突破。比如,博物馆盲盒、雪糕、环保袋等文创产品,推出了特展、夜场、鉴宝、科普讲座、文创义卖等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

途牛旅游网近年的数据显示,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四川博物院、敦煌博物馆等博物馆及相关旅游产品热度持续走高。

文博元素深度融入到传统旅游路线中,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产品迭代升级。途牛旅游产品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博游需求持续释放,一方面是受到了近年《国家宝藏》等热播节目,以及媒体对考古发现、文博景点的宣传等多重外力的影响;另一方面文博游走俏,从本质上是源于普通大众对文旅消费升级的内在需要。

此外,随着文博资源的深度化、精细化开发,“文博+展览”“文博+演艺”“文博+研学”等亲子主题的定制化文博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亲子消费或将成为文博游的重要发力点,意味着文博游市场仍具有广阔的细分空间。

文博游仍须探索“长红”之路

“文博热”展现出年青一代对优质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信,同时也反映出大众文博类旅游需求极具发展潜能。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马聪玲曾表示,未来的文博类旅游需要满足两大方面:一方面是用户体验的创新,从考古、到展品、到演艺、到文创的一个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正在形成,既有公益的部分,也有产业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渗透每个环节,比如对文物的保护修复、监测评估、体验利用等多个环节。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高舜礼则表示:“文博旅游属于较为专业的细分市场,在某一个时间段,像三星堆、海昏侯墓、张献忠沉银现场等重大发现可能会在短期内吸引公众的目光。但这样的发现毕竟珍稀。文博旅游要发展成像风景观光旅游一样的大众市场还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

王金伟建议在以下三方面发力。一是挖掘特色资源,让博物馆“活”起来。通过系统梳理和充分挖掘博物馆资源,强化文博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塑造独具特色的文博旅游魅力。二是突出文化创意,打造文博旅游IP。引入文化创意手法,构建“文创+旅游”模式,对相关产品进行艺术设计和创意开发,打造个性十足的文博旅游IP和消费引爆点。三是科技赋能文博,推动高质量发展。运用人工智能、AR、VR等,将博物馆中的历史、文化、艺术与旅游完美结合,开发沉浸式、全息化的新型产品。同时,利用数字经济和新型技术提升博物馆旅游的智慧化管理和经营水平,有效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多地重拾消费券 “真金白银”点燃消费热情

湖北咸安:精雕细琢“一枝花”

焦点丨房贷利率再降 住房需求将释放

视点丨中国经济运行未来仍将处于恢复状态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鸠山幸 http://www.xinzhiliao.com/rq/nanxing/1533.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