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煤炭能源  采煤

统筹兼顾长短期政策 为经济体系“活血强骨健体”

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实施步伐。这不仅是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和阶段变化的短期策略,也是推动我国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长期战略,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道。

下半年经济智库谈(6)

蔡之兵

2020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实施步伐。这不仅是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和阶段变化的短期策略,也是推动我国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长期战略,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之道。

具有重大意义

近些年来,全球经贸、产业、技术竞争格局的剧烈变化对我国未来发展战略提出了较大挑战,通过实施包括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实施步伐等举措对实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扩大内需规模和实现产业技术升级等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随着全球产业和技术革命竞争的加剧,各国经济增长都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何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难题。从经济发展模式的本质分析,基础设施的技术含量、区域关系的协调、重大项目的引领都会对经济发展模式型态产生巨大甚至颠覆性影响。比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就可以通过重新组合要素结构、改造产业关联结构、优化信息传递结构来实现经济发展动能的更新。

其次,是扩大内需规模、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于外贸,虽然2007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就已经开始有序下降,但2019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仍然超过31%。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内需规模不足。扩大内需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产消费结构匹配问题,它已经能够影响国家经济体系的平稳和安全运行。在这种背景下,推动新型基础设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够直接创造内需,更重要的是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高度一体化的国内市场结构会加快形成,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真正发挥作用,这是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根本前提。

最后,是弥补技术短板,保障国家经济产业链安全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近几年,我国部分企业所面临的芯片封锁和断供困境已经充分证明这一点。突破产品和技术壁垒,实现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可控将是接下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考虑到现有绝大部分产品和技术壁垒都是西方国家通过半个多世纪甚至更长时间的研发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突破这些壁垒绝非一日之功。必须以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的形式,通过发挥全国一盘棋的系统集成优势来逐步攻克。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活血”

如同血液之于人体,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经济体系的动力循环系统,该系统能力越强、整个经济体系的循环能力就越强。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已经完全处于不同外在型态、不同技术层级、不同建设模式,它对经济体系的引领效应更强、促进作用更大、支撑能力更足。

第一,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使用更多的要素类型。要素是经济体系的底层,要素类型、数量、活力将直接决定经济体系的发展质量。相比于传统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最大的优势是能够更加全面地使用更多类型的如数据、知识等要素。这些要素只有在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被大规模、全方位、多渠道地使用,数字经济的繁荣时代才有可能在我国率先出现并长期存在。

第二,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创造更优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本质是要素的组合,要素类型的增多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是毋庸置疑的。与此同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还可以运用信息基础设施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来优化改造产业结构。比如,可以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来处理海量的消费数据并通过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渠道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提升我国生产体系的供给质量。

第三,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创造更强的生产体系。新型基础设施不仅仅包括技术层面的创新,还包括能源、交通等方面的重大创新,比如特高压、高速城际铁路等。考虑到历次工业革命都和能源与交通领域的变革密切相关,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能源的蒸汽革命与交通方式的航海革命密切相关,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能源的电力革命与交通方式的铁路革命密切相关。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工业革命的产生与能源和交通领域的变革也会存在密切关系,新型基础设施在新能源和新交通领域的创新无疑会大大提高下一次工业革命出现在我国的概率。

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实施步伐以“强骨”

我国经济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但整个产业和技术体系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薄弱之处,尤其是在很多能够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在面对外部压迫时,能否保持“骨头”硬度和强度的关键领域,必须尽快通过实施一批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来“补短板”,这不仅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要求,也是保障国家根本利益的前提。

对不同的领域而言,通过实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来“补短板”有两种思路。

第一,对在整个产业或者产业链已有较好基础,仅仅是个别环节无法攻克的领域,应该坚持“以点通线”的思路,即通过国家战略项目来集中力量攻克这一难点从而保证整个产业链的基本安全。如在整个芯片制造的所有上下游环节中,目前制约我国芯片产业安全发展的主要是设计和制造环节,而非封装环节,这就要求我们出台相应的国家战略项目,集中力量攻克芯片设计和制造环节。实际上,国务院2020年8月出台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对设计和制造领域的政策倾斜力度就高于其他环节,很好地体现了这一思路。

第二,对涉及国家安全和人民切身利益的领域,无论目前是否存在外部威胁,都应该坚持“以线替线”的思路,即要在这个领域的所有相关产业和环节都实现完全的自主可控。比如粮食生产领域,不仅需要关注供给是否能够满足需求的产量情况,还要在种子、化肥、农机等所有相关产业和环节都实现国产替代,这是保证国家稳定和安全的根本之策,也是保证我们国家和人民在任何惊涛骇浪中都能昂首挺立的力量之源。

深入推进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健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发展战略就成为了我国国家发展的重要工具。短短七年时间内,党中央已经在传统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多项新的区域发展战略。从地理分布和空间范围分析,这些区域发展战略的发展健康程度将直接决定我国整体区域的发展健康程度。

第一,要加快区域发展战略统筹力度。虽然不同区域发展战略的作用对象不同,但是由于同为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实现不同区域发展战略的统筹发展对真正发挥区域发展战略的引领作用仍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重大区域战略统筹机制的作用,消除不同区域战略间的摩擦与阻力,避免单个区域战略各行其是,增强不同区域战略在实施过程中的匹配性、耦合性与系统性,使得区域战略体系化、整体化、系统化,发挥重大区域战略体系的最大效果。

第二,要加快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进程。六大区域发展战略都肩负不同使命且进展程度不一,应该鼓励这六大区域发展战略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和国家发展需求,加快战略的推进速度,比如长江经济带战略,应该在长江上下游之间的城市尽快构建更加密切合作机制,在产业转移和产业配套等领域形成合力,避免产业向外流失。又比如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应鼓励山东、河南、陕西等沿线省份加快参与这一战略的力度,实现优势互补发展,为缓解北方区域经济发展失速压力提供更多动力。

第三,要加快不同区域的一体化程度。发挥我国巨型规模市场优势是区域发展战略的根本导向,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六大区域发展战略共同发挥作用,更需要强调所有区域尤其是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的一体化发展,要采取有力措施甚至是法律手段来打破地区间的市场封锁、市场壁垒和市场割裂,尽快打造完全的一体化市场结构,发挥区域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优势,提供充足的内需动力。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