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工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合力
近日,浙江、广东、北京等地陆续出台地方版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目标与施工路径,并将产业数字化作为开启数字经济新一轮增长的主攻方向。其中,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被摆在突出位置。如何看未来产业数字化特别是工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当前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须攻克哪些难题?
嘉宾
欧阳日辉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高太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研究员
吴朋阳 腾讯研究院智慧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人 赵姗
智能决策将成为工业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产业数字化转型正带来深刻变化,也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能。您如何看未来产业数字化特别是工业数字化发展趋势?
欧阳日辉:疫情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产业数字化特别是工业数字化发展加速。当前,我国三次产业数字经济呈现不均衡发展特征,工业数字化转型落后于服务业,农业数字化转型缓慢,增速显著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工业数字化转型是将信息技术(IT)和运营技术(OT)的融合,基于工业物联网传感器的数据以及由数据驱动的致动器的创新性使用,改变企业的运营、服务及设备维护方式。国家之间,发展数字经济将成为数字企业的竞争,特别是工业数字企业之间打造竞争新优势;一国之内,企业将分为数字企业和非数字企业,竞争的格局将变为数字领跑企业与数字落后企业之争。
工业数字化的竞争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字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的程度。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超连接、数字孪生、数字安全技术、人机接口等支撑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使用,满足安全性、保障性、隐私保护、可靠性和弹性的物联网系统,与可信度相关的法规及社会标准不断得到强化。
第二,智能决策将成为工业制造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产品、业务和流程数字化,提升工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对市场不确定性作出快速、精准和智能的决策,制定供应链解决方案、供应链端到端数智化解决方案、销售计划智能解决方案、生产计划智能解决方案、履约计划智能解决方案等。
第三,制造业是工业数字化的重心。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地位,正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
第四,中小企业分享数字化红利。产业竞争不仅是龙头企业的竞争,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中小微企业从工业数字化中分享机遇,加快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要素的开发利用与共享,帮助中小微企业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产品、服务、流程、组织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朝着“专精特新”做强做优做大,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
高太山: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
应该说,过去2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围绕“互联网+”、工业化联网、智能制造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扎实推进工业的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当前5G的发展正在给工业数字化转型带来重要的发展契机。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数字技术的持续创新及广泛应用,工业互联网将成为传统工业转型的必由之路,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加快实现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等新一代智能制造模式,支撑传统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吴朋阳:产业数字化的未来是数实共生。
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影响下,未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将更加紧密地协同发展。一方面传统产业将更积极拥抱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产业数字化升级以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产业也将积极响应,把更多资源和精力从2C转向2B,全力支持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最终,传统产业和互联网,将合力形成数实共生的新生态。这个新生态有以下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新基建,是数实共生的底座。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其中融合基础设施的合作建设,对产业数字化最为重要。特别要注意的是,传统的基础设施如“铁公机”,往往以硬件为主;而新基建则与数字技术紧密融合,必然包含操作系统、基础软件等“软”的部分,规划建设时需要软硬件一体化考量。
二是新平台,是数实共生的核心。互联网的普及孕育了平台模式,平台生态所形成的网络效应,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核心动力。过去的平台主要是互联网构建的通用平台,未来随着传统产业数字化的深入,各行各业都将形成更为细分和专业化的产业数字化平台。这些新平台将连接更多复杂场景和边缘群体,支持数字化普惠。
三是新应用,是数实共生的加速器。未来数字化应用工具,将通过云迁移乃至云原生的方式,进一步摆脱本地局限,实现更为便利高效的云端部署和使用。此外,随着低代码、无代码技术的成熟,更多非技术人员也能有效参与应用创新开发。在这些更加高效率、低门槛的应用支持下,传统产业数字化的进程有望大幅加速。
实现数实共生,将能充分发挥两个效应,全面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一方面直接推动资源生产性能提升,即“技术效应”;另一方面通过变革传统商业模式,让资源得到更优配置,即“配置效应”。根据IDC《2021年全球数字化转型十大预测》报告,预计到2022年,全球65%的GDP都将由数字化技术驱动,可见数实共生的重要性。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必须克服三个难题
中国经济时报:我国产业数字化在一二三产业中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须攻克哪些难题?
欧阳日辉:产业数字化或者工业数字化转型中有三个目标、三个转变和三个阶段。工业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的三个目标是:降本增效(减少销售成本、降低运营和制造成本、提升员工生产力、提高资产效率),产品创新提升客户体验,打造核心竞争力和新的竞争优势。工业企业要实现三个转变:管理模式由科层制向扁平化转变,发展动能由手动或人工生成的信息工作流程向数据驱动转变,发展重心由标准化规模化转变为协同打造新场景和制造新模式。一般经历三个阶段:规划设计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和总结推广阶段。
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难点和痛点,共性或者共同的难题有以下几方面。2021年2月,美国参数技术公司首次发布《工业数字化转型状况》显示,新冠肺炎疫情之前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能更加从容地应对疫情,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为数字化转型投入了大量资金,却因各种因素导致转型失败。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须克服“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三大难题。
“不会转”不仅在中小企业中存在,在大型企业也存在。“不会转”主要表现在:对数字化转型缺乏认识和理解,对数字技术的作用缺乏了解,数字化的技术人才十分缺乏。
“不能转”主要是对成本的考虑,新技术的应用成本仍然偏高,数字化转型需要在软件、硬件和服务等方面的投资,大多中小微企业税后利润微薄难以承受数字化转型成本,大型企业担心投入以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益。
“不敢转”主要是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不够成熟,可借鉴案例少,企业自己摸索将面临转型阵痛期太长,担心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很多中小企业担心倒在黎明之前。
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我国政府大力推进“上云用数赋智”、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强针对数字化转型共性解决方案的研发,开放普惠化的数字化转型产品和服务,加快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应用推广,深入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构建设备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数字化-企业数字化-产业链数字化-数字化生态的典型范式。
高太山:近年来,我国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一些传统制造企业也在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也涌现出一批数字化水平较高的工业企业,能够快速实现产品转型并扩大产能,但整体上看,我国工业互联网尚不成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不够深。传统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提升的认识不够,尤其是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信息化水平不高,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严重偏低,企业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情况还普遍存在。
一是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调研发现,我国在核心通信芯片、关键元器件等依赖进口,国产芯片和元器件在稳定性、精度、性能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工业设计软件与国外差距较大,不少工业软件都是国外垄断,我们自己设计的软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些很难与下游对接,存在受国外制约的潜在风险。
二是数据共享难题。工业互联网最核心的是解决末端数据的打通,当前大部分企业不愿意把数据交给平台,相关体系也不健全。不少企业反映,很多工业互联网APP之间相互孤立,在原料采购、库存查询、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在线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上的全链条服务能力不足,只适合于业务复杂度不高或流程较短的中小微企业,上下游之间并不能实现远程协同。
三是不同行业间差别较大,缺乏统一的协议标准和数据标准。部分行业封闭性又强,也加大了数字化转型难度。再加上企业认识不到位、内在动力不足、数字人才缺乏等原因,产业数字化转型还处于起步阶段。
吴朋阳:产业数字化长期面临不敢、不能和不会。
数实共生不仅要靠互联网,更要靠传统产业。由于传统产业并非诞生于数字世界,对数字化理解有限,通常仅把数字化作为一种补充或者辅助手段。而对互联网而言,最大的挑战在于B端远远高于C端的复杂性,使得互联网很难真正深入理解传统产业的本质规律。两者之间的天然距离,如果不能齐心协力消弭,往往造成数字化的成效不足甚至失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缺乏收益显性的场景,导致数字化不敢转。作为创新变革,数字化往往没有通用经验借鉴,大多需要企业先投入、摸着石头过河。但对很多传统企业而言,这种收益不明确的长期投入,目前大多缺乏内部机制和外部产业链等支持,造成数字化见效慢甚至失败的结果。
其次,缺乏易用、通用的工具,导致数字化不能转。我国传统产业数字化起步晚、积累有限,各行各业的差异较大,缺乏比较容易采用、同时能普遍满足需求的数字化应用。企业数字化很多时候需要定制解决方案,不仅开发和部署成本高,还不利于内、外部协同。
最后,缺乏懂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导致数字化不会转。传统产业数字化已进入深水区,更需要大量既懂传统产业,又懂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推动数字化的系统创新升级。目前我们不仅缺数字化人才,产业工人的缺口也在扩大,更别说复合型人才,而合格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
图片来源/新华社
产业数字化需要多方参与的长效机制保障
中国经济时报:对下一步围绕推动产业数字化特别是工业数字化发展,您有哪些政策建议?
欧阳日辉:产业数字化是企业自身的事情,企业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路线图,并投入资金、配备资源,选择经验丰富的供应商,加速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数字技术应用,采用适合自己的技术解决方案,打造有价值的应用场景和技术生态系统,迅速推广实现财务收益倍增,打造新的竞争优势。
从政府的角度,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化基础设施是确保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引领者的基础,主要是加快部署新型网络、工业互联网标识解释、数据基础设施等,算力基础则是数字化应用关键竞争力的核心。
第二,大力支持工业软件研发及应用推广。工业软件定义设计、研发、制造、服务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全过程,将成为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主要力量和关键要素。政府支持各类软件在工业企业的应用,建立新型制造体系,实现企业产品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第三,实现工业互联网全覆盖。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支撑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基座”,“5G+工业互联网”是我国最有可能建立国际化竞争优势的领域,打造“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支持工业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建立“5G+工业互联网”先导区。
第四,完善工业数字化创新发展生态。培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支持研发工业企业在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主要环节的数字化工具。推动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测试床、项目库等建设,形成跨界研发、落地推广、供需对接生态闭环。
第五,强化工业数字人才培养和培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促进实战型人才培养。
第六,解决工业数字化中的数字贫困。政府应该重视中小企业和弱势群体在数字化中可能出现的“数字贫困”问题,设计与推广简便易用实用的数字化应用系统,推动拥有先发优势与垄断地位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切实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高太山:站在“十四五”开局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要顺应数字革命浪潮,抓住产业数字化变革机遇,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树立数字意识和思维、增强数字能力。
一是要进一步夯实数字基础设施,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建设若干高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培育一批智能制造集成服务商,加快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助力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是要推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在跨界融合的新业态培育方面下功夫,推广应用网络化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共享制造等智能制造新模式。
三是要加强示范推广。要研发并推广应用一批智能化生产线,建设一批标杆性数字工厂,以示范引领加快“点、线、面”智能化改造,坚持以数字化转型引领撬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吴朋阳:产业数字化需要多方参与的长效机制保障。
产业数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数字经济战略实现的关键部分,同时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引导和支持,才能更加有效地汇聚各方资源形成合力,从而突破壁障、迈向新生。
一是建立完善产业数字化资金长效保障机制。包括引导基金、专项补贴、贷款和税收优惠等,保障传统产业企业数字化长期投入的决心。其中针对工业、农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国计民生休戚相关的重要产业,以及广大的中小微企业,可设置专项支持做重点保障。
二是建立完善产业数字化复合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增强产学研合作的紧密性与灵活性,为传统产业企业提供充沛且稳定的人才供给。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定义与培养,让人才贴近产业现实需求;另一方面要促进科学研究解决产业关键问题的积极性,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果。同时通过产学研全面合作,重点探索建立中国学徒制,将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全面对接,为复合型人才提供更多元且通畅的学习方式和成长空间。
三是建立完善产业数字化重大领域的官民合作机制。通过增强军用和民用合作、科研与商业合作、国企和民企合作等,加快实现关键产业、关键技术及应用的自主化创新突破。军事机构、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大多拥有先进科技和丰富的资源,如向民间开放合作将能大大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典型像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今天的成功,就得益于美国的轨道商业发射计划,把航空航天开放给民间,并提供资金、技术和基础设施等全方位的支持。其中仅美国宇航局(NASA),每年通过政府采购就为SpaceX提供了数十亿元的资金。
四是建立完善国内外产业数字化联盟发展机制。通过官方主导和民间自发相结合,不断扩大参与范围,支持产业数字化形成新的、更加强韧的产业链和生态圈。特别是“卡脖子”相关的技术攻坚领域,应该加大对相关单位和科技公司的生态发展支持,如把产业数字化纳入“一带一路”等重大国际合作战略项目中。
夯实金融基础·监管篇丨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科技能力建设
智库丨魏际刚:从战略高度推动人工智能根技术发展
战疫一线直击丨江苏:扎牢医疗废弃物处置“最后一道防线”
山西援疆系列报道②丨产业援疆援出内生动力
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张柏芝1400张照片 http://www.xinzhiliao.com/rq/nanxing/16044.html- 标签:分散染料价格,拉链袋,山地臭鼬,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
-
汇聚工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合力
近日,浙江、广东、北京等地陆续出台地方版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目标与施工路径,并将…
- 战疫一线直击丨江苏:扎牢医疗废弃物处置“最后一道防线”
- 智库丨魏际刚:从战略高度推动人工智能根技术发展
- 夯实金融基础·监管篇丨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科技能力建设
- 视点丨切实把中小企业的成本降下来
- 美国,理应是你!
- 350万人联署,这就是中国的民意!
- 又一个百亿“巨无霸”!关系你的养老→
- 8月20日财经早餐
- 8月21日财经早餐
- 专家解读:《举报奖励暂行办法》五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