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成本上升之策②丨原材料涨价可控 物价运行总体平稳
朱菲娜
“今年以来,原材料上涨已经超过了20%,我们公司是做轮毂出口的,成本上升对产品销售的影响非常大。”宁波一家汽配出口公司经理李霞对说:“我们的对策只能向客户加价,因为中小企业没有别的出路,但是加价幅度只能适当调整,不可能全部转嫁出去,毕竟也要考虑客户的实际销售情况,所以我们的利润肯定比过去低很多,如果接下去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的话,很多中小企业将举步维艰。”
不止我国的中小企业,就连国际行业巨头也没能扛住此轮涨价潮而选择提价。4月20日,保洁公司宣布将于今年9月份开始上调纸尿裤等日常用品的价格。此前,可口可乐公司也表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打算提高产品售价。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有专家表示,恐怕今年要做好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的思想准备,国内物价也将随之提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一轮涨价风潮?涨价将持续多久?下一步物价会否水涨船高?经济增长会受影响吗?进行了采访。
什么原因推动涨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接受采访时认为,两方面的因素造成了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一是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国内工业生产和投资需求上升,使得相关需求通过产业链向上游传导,形成了供需紧张态势;二是输入性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从去年四季度以来上涨较快,我国是大宗商品进口大国,通过进口渠道,对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影响。
例如铁矿石,中国买下了全球超过65%的铁矿石。尤其是今年以来,由于中国需求强劲,3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总量超过1亿吨,比2月份上涨了12.97%,同比上涨了19.05%。价格也一路走高,4月初进口铁矿石170.45美元/吨,同比上升88.07美元/吨,升幅为106.91%。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对分析原因认为,近段时期,由于市场需求有所复苏、全球流动性宽松、供给短期比较短缺等各种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一波上涨。首先,全球大范围加速接种新冠疫苗,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世界经济近期可能出现反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今年全球增长率为6%。所以未来预期全球需求回暖,导致供给短期比较紧缺,推动大宗商品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再加上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各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货币和财政刺激,美国、欧洲、日本等经济体实行零利率甚至负利率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宽松,其负面影响正在显现,全球资产价格蕴含泡沫风险,通胀有进一步上行的可能性。
“原材料涨价的原因大致在于两方面:一是成本推动,二是需求拉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宏淼对说,成本推动最大因素就是国外输入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今年前两个月,进口铁矿石、铜精矿的均价同比大幅增长56.6%和44%,幅度相当高。原油价格也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最大涨幅,布伦特原油期货、纽约轻质原油期货涨幅均在20%左右。
其次,当前复苏性增长导致需求上升,供需出现短暂性不平衡。今年一季度,我国空调、冰箱、洗衣机等轻工产品和一些主要机械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大幅的恢复性增长态势,增速远远超过了钢铁、铜、铝等原材料的产量增幅。此外,金融市场短期炒作也对价格上涨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例如有色金属、部分化工产品等金融属性突出,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经济预期向好等推升了全球期货交易的活跃度。
阶段性涨价不会持久
作为大宗商品进口大国,有人担忧输入性通胀会使得老百姓吃穿用度都涨价,促使宏观政策提前收紧,经济增长放缓。
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原材料涨价在相当程度上加大了下游企业的成本压力,但是相关涨价因素具有短期性和突发性,不具备长期涨价的基础,对制造业的影响总体上是可控的。
张立群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会成为一个持久性现象。因为我国目前的供给潜力比较大,例如钢产量、水泥产量、发电量、煤炭产量等都位居世界第一。实际上,我国过去几年对重化工业包括对上游产品相关生产能力持续实行去产能,这方面生产能力的弹性比较大,价格上涨将使相关产品生产弹性较快释放,相关产品的供给也会较快增加,因此这轮价格涨势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国际市场的情况类似,例如原油的生产潜力非常大。一些国际组织分析认为,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是超长周期的上涨,与本世纪前两次上涨不一样,条件也不一样。张立群总结,这次价格上涨就是在经济恢复增长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现象。“根据产能的发展周期,初步估计最多到今年四季度,涨势就会平稳下来,当然这是比较粗略的展望。”
“从最新统计数据看,我国物价水平仍在合理区间,暂无通胀压力。”徐洪才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小,其中占比较高的是食品和服务,当前粮食供应充裕,猪肉价格下滑势头将趋缓,蔬菜、水果价格总体平稳,这些都为物价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工业消费品产能充足、供给充裕,市场竞争充分,价格有望保持基本平稳。因此,预计今年CPI同比涨幅总体呈温和上涨态势,能够保持在全年物价调控目标以内。
不过,大宗商品的涨价链条传导到下游,影响最大的当属下游中小企业,就像本文开头那家外贸公司,利润受挤压较大,不得不采取提价的对策转嫁一部分经营压力。但目前市场基本供大于求,提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对此,王宏淼建议进一步降低制度成本,缓解企业成本压力。
应对成本上升之策①丨须提前防范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时报时评丨民营企业应放心大胆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讨班在京举行
马建堂在国研中心“学习党的历史、弘扬井冈山精神”专题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33.9%!消费市场快速恢复 内生动力强劲
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扩围宣示开放决心
马 原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 标签:傲剑重生风子岳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