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大名②丨人才振兴居于乡村全面振兴的突出位置
乡村振兴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2019年,河北省大名县脱贫“摘帽”,“十四五”开局之年,大名县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推进乡村振兴?为此,中国经济时报推出“乡村振兴在大名”系列专栏,围绕大名县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内容,进行思辨性讨论,期望能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和示范有所启发。
主持人:
吴 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研究室主任 河北省大名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
嘉 宾:
汤 敏 国务院参事
张云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
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人才工作成效及其重要性
吴平:近年来,大名县坚持落实人才工作“第一资源、第一战略、第一要事”理念,制定了大名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人才助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分类设立了人才信息库、人才需求库、乡贤能人库,构建了人才优先发展的目标责任、政策投入、考核监督体系,营造了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在外引创新创业优秀人才上,大名县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成功引进我国航空生物医学工程的创始人俞梦孙院士、发明中国第一台工业级3D打印机的宗贵升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在内培创新创业优秀人才上,精选乡土人才、科技人才等七大领域百名专家开展清单化、滴灌式培训,举行四期县管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对农村实用型人才通过实训基地开展技能培训,对专业技术型人才定期开展持证上岗培训和技能竞赛,对经营管理型人才每年组织选派到知名高校进行高端培训,实施了万名优秀青年培育工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了人才基础。
汤敏: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求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加快实施,涉及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各个方面,每个方面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如何更高效地整合社会优质资源,提升优秀返乡、在乡人员就业创业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乡村振兴的事业中发挥带头作用,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源动力的重要抓手。必须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张云华:近几年,我们作为定点扶贫工作人员多次赴大名县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调研中了解到,大名县认真落实人才振兴各项工作要求并取得显著成效,人才规模日渐壮大,素质能力不断提升,扶智扶技成果颇丰,有力地推动了冀鲁豫三省接合部中等城市的建设步伐,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邯郸市前列,2019年成功摘掉30多年的贫困“帽子”,为在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和人才基础。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更需要把人才振兴摆在乡村振兴的突出位置,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县之路,坚持党管人才,积极引导科技人才上山下乡、城市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鼓励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等社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形成多元协作的人才发展格局,凝聚起支农助农的强大动力。把人才发展主要指标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管理,把人才先行理念融入基层建设、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各项政策,把人才项目与产业项目、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更好统筹起来,推动人才建设与人口分布相适应、与基层基础乡村治理相融合、与产业建设相对接,为把大名县打造成平原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的试点和样板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人才振兴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吴平:大名县在人才振兴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这是大名县进一步做好人才工作的信心和底气,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容忽视。
第一,虽然大名县人才总量不断增加,但由于县级财力薄弱,人才建设规模与周边县市区特别是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处于明显劣势,与新形势下乡村振兴的需求还存在不少差距。农业科技、金融投资、城乡规划等方面专业人才较为缺乏而且时有流失,电商物流、文化创意传承等创新型文化旅游人才队伍不足以支撑振兴的需求。 第二,人才队伍仍然存在“四多四少”问题:即初始学历为中专以下多,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少;专业技术人才中初级职称多,高级职称少;熟悉行政事务管理的人员多,熟悉现代市场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的人员少;一般专业技术人员多,掌握高新科技并能进行高附加值产品研发的专业技术人才少。 第三,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三多三少”:即在传统行业的多,在新兴产业的少;在公有制单位的人多,在非公有制单位的人少;在县直单位的人多,在乡镇基层的人少。
张云华:专业人才不足是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的一大短板。调研数据显示,大名县专业技术人员中教育、卫生类占86.52%,而作为农业大县的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仅占1.56%,现代信息、市场管理、科技创新、土木工程和城市规划等专业人才较为缺乏,文艺创作、文化传承等创新型文化旅游人才严重不足。全县专业技术人员中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仅占0.73%,高级职称仅占4.09%,农业龙头企业自主创新人才缺乏。全县乡镇、村党政人才占全县29%,而县直占71%。企业、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4.08%,且多为初级职称。人才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机关业务效能,制约了企业创新发展。
汤敏:大名县人才振兴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总体来讲就是人才总量不足、缺乏高端人才、结构不够合理。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大名县受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在人才竞争中同发达地区比较处于劣势,人才环境还需优化。农业、卫生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待遇与职称挂钩,但职称空位有限,人才回来评不上职称,导致待遇跟不上,无法吸引更多优质人才。随着职务职级并行、公务用车改革、津补贴调标等政策的实施,事业单位与公务员单位的政策差别较大,客观上造成公务员单位干部不愿去事业单位工作。加之,去事业单位如果要回公务员单位,须经过严格的调任程序,政策性限制很多,“不愿去、回不来”的现象影响了正常的干部交流。针对这些问题,大名县需引起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把准问题症结,通过人才供应链条的完善,努力营造引得来、留得下、能成长的人才机制和工作环境,实现人才数量、质量的提升和人才结构的优化。
人才振兴的对策建议
吴平:大名县在人才振兴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是培育好本土人才,育好“田秀才”。完善基层人才选拔机制,实施基层人才培育计划,从村级后备干部、致富能人特别是80后、90后中选出一批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确保每村配备2—4名优秀年轻干部。实施农村优秀青年培养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主体作用,加强对“带头人”党性修养、服务意识、法治意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培训,采取“党支部+致富带头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方式,重点培养一支业务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群众公认的“带头人”。 二是呼唤能人返乡,留住“归乡雁”。大名县有30多万人员在外工作,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前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开展“引凤还巢”等行动,探索“乡贤+”模式,支持乡村发展,大名县一定要用好国家新型城镇化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的政策机遇,推进创新创业基地和返乡创业园区扩规提质,加大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为返乡创新创业提供保障。 三是吸引各方人才,广招“引来凤”。未来大名县的发展,并不是大名做什么,关键是大名能帮大名的人才做什么,这个才是关键点。要依托产业园区、乡村建设一批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农业驿站等平台,不断完善产业孵化、技术研发、科技投融资、成果转化等功能。要按照“柔性引进、弹性使用、灵活管理”要求,突出做好农业、文旅、健康等领域紧缺急需人才的引进和培育。要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智库,推行购买服务,引导更多各类人才来大名县兼职、创业。
汤敏:关于乡村人才培训,西欧的模式是以政府、学校、科研单位、农业培训网四者有机结合,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多种模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尤其是德国政府特别注重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比如我们经常听到的“双元制”,农民需要每周在校学习24-48小时,并在企业中学习3-4天。这种模式将学校理论知识学习与企业实验教育工作两种职业农民培养方式相结合,从而提高了培训的有效性,还不收取任何费用。
澳洲也相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各州都由独立的技术培训部门负责,国家统一制定培训内容、模式,并给予大力支持。国内在乡村人才培育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由中国慈善联合会、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牵头,联合20余家机构共同发起,旨在更高效整合政、产、学、研、金、社等各领域优质资源,为广大新农人接入更加全面的综合赋能体系,解决就业创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其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动力与能力,培养出新时代新农人骨干,并促进返乡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大局。该培训项目通过“线上学习、社群互动、项目支持、实地培训”四大模块相结合的形式对新农人学员进行综合赋能,突破了地域限制,降低了执行成本。大名县人才要发展,不仅要有效借鉴上述好的模式和做法,更要结合实际创新推进人才振兴机制体制,以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基层乡土人才、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四支队伍为主体,围绕乡村引才、育才、聚才、稳才四个关键环节,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创造条件,让优秀人才大显身手,让闲置人才有用武之地,让紧缺人才得到有效补充。
张云华:我觉得大名县还是有实力的,将来在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这里提几点建议:应结合国家政策扎实开展若干人才振兴工作。一是做好引才引智。大力实施农业高端人才引进计划,以粮食种植加工、畜牧养殖、设施蔬菜等产业为重点,每年引进2-3个省内外农业顶尖人才创新团队,按“一事一议”方式给予一定人才津贴,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化投资项目和支持创新创业技术投资项目建设。二是做好培育培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依托县职教中心大力发展涉农学科专业建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培育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从建立抢救性保护机制、传承激励机制等方面对非遗进行保护传承。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落实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特岗计划,推进“医联体”“医共体”模式,定期组织乡村医疗人才到县级以上卫生医疗机构学习实训。全面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继续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特岗计划,提升乡村教师享受乡镇工作补贴、特困地区生活补助和艰苦偏远地区津贴等政策。三是做好考评考核。坚持把乡村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阵地,对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年轻干部优先提拔使用,创新选拔方式和考核办法,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畅通事业编制人员晋升通道。健全政策激励、目标激励、晋升激励、绩效激励、薪酬激励、股权激励等灵活多样的人才激励机制,多角度、多层面、多形式地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激励奖励。探索实行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科技、文化等在乡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浮动工资制度,对聘用的高层次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等方式。
乡村振兴在大名①丨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马建堂在国研中心“学习党的历史、弘扬井冈山精神”专题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33.9%!消费市场快速恢复 内生动力强劲
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扩围宣示开放决心
百年足迹丨延安精神 激励新时代持续前进
区域观察丨贵州,加速冲击强省会
马 原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 标签:期货模拟交易软件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