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首季报丨经济表现超预期 用好政策工具应对不确定性
李海楠
备受瞩目的中国经济一季度成绩单将于4月16日正式揭晓。“2021年一季度经济或将出现超预期表现,尤其受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预计一季度经济大概率呈现同比两位数增长。”接受采访的专家如是判断。
结合新鲜出炉的一季度进出口数据,已公布1-2月份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的投资、消费等核心指标,以及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表现,加之3月份PMI、PPI等先期指标昭示经济形势向好,受访专家认为,决策将力争促成“延续稳定向好”成为全年经济主旋律,关键要将“积极应对内外形势”的主动权把握在手中。
趋势性指标显示生产需求快速回暖
作为最常用于观测经济变化趋势的先行指标,PMI无疑是前瞻经济趋势性发展的最优观察窗口。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1.9%,显示制造业景气持续回升。尤其在春节过后,企业生产加快恢复,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7个行业PMI位于荣枯线以上,景气面较2月继续扩大,显示我国经济总体延续扩张态势。
与制造业景气持续回升相对应,企业利润持续呈现快增趋势,且负债率持续下降,揭示了明显的经济持续复苏回暖迹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140.1亿元,同比增长1.79倍,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此外,2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2%,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晋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制造业生产、需求双回暖,以及企业利润稳增和负债率下降,背后都有着共同的因素推动。其中,疫苗接种成效显现,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常态化趋势,同时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恢复,加之同期基数较低、春节因素等共同作用,将共同推动一季度经济表现出超预期的恢复性增长,即在延续去年四季度正增长的基础上,呈现更加趋稳向好的表现。
在王晋斌看来,与制造业生产需求上升相匹配,2月份的企业利润加快恢复,会形成更加稳定的投资释放,继而提供给宏观经济较好的发展基础。数据显示,1-2月份的投资恢复性反弹,尤其是民间投资的稳步恢复,同比增长达到36.4%。基于此乐观判断,王晋斌预计,一季度GDP增长很可能实现两位数的超预期增长。
海外需求反弹,外贸形势乐观
根据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显示,3月进出口重返景气区间。其中,春节过后,国内市场产需加快释放,加之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继续复苏,3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1.2%和51.1%,高于2月2.4和1.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指数升至近年高点。
现实中,企业真实感受到的则是手里拿到沉甸甸的海外订单。广东人老潘,在汕头经营着一家玩具代工厂,产品90%以上用于出口,仅有少部分货源供国内专营渠道销售。历经2020年初因疫情一度停产停工的“涅槃”后,2020年5月开始至今,企业生产经营持续向好,在去年年底就已经超过了2019年的同期水平。
用老潘的话说,“无论是利润还是订单都要好于疫情之前。”他告诉记者,海外疫情现在有所缓解,海外圣诞节、复活节等特供玩具订单需求也在上升。此外,疫情影响下的宅经济让桌游类、益智类和拼插类玩具需求爆发式增长。
实际上,正是众多类似老潘这样手握海外订单的出口企业,确保了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数据的“开门红”。来自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4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9.2%。其中,出口4.61万亿元,增长38.7%;进口3.86万亿元,增长19.3%;贸易顺差7592.9亿元,扩大近7倍。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外贸表现亮眼,创下超预期的新高,正是基于我们自身的经济韧性。2021年,伴随海外需求上升,预计对外贸易份额占比会继续保持增长。他强调,外贸对于整体经济稳增长仍将起到关键作用。
王晋斌提醒,受到自身生产能力有所保障和海外需求回暖的影响,2021年上半年出口形势仍可保持乐观。但要认清的是,随着海外市场逐步恢复常态,我们的出口在下半年会面临一定压力,需要未雨绸缪,做好应对,寻求新的出口增长点。
用好政策工具,积极应对不确定因素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土开发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黄征学对表示,受到同期基数低、春节等非常态因素的影响,一季度经济呈现较好表现是可预期的。但确保全年经济按照既定目标稳步推进,仍需要在稳定产业链和供应链上下功夫,本质上要稳定制造业规模,实现就业稳定和不断强化竞争力。
黄征学认为,今年疫情形势仍然是最大挑战之一,加之国际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要用好手中的政策工具,稳健运用宏观政策手段,相机决策引导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向好。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加之海外经济启动复苏,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正在让内部承压。数据显示,大宗商品涨价带动PPI超预期回升。3月PPI环比上涨1.6%,创2002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新高。PPI同比上涨4.4%,创2018年8月以来的新高,涨幅比2月扩大2.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3月CPI虽同比上涨0.4%,但受春节后需求季节性回落影响,环比由2月上涨0.6%转为下降0.5%。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3月PPI和CPI剪刀差进一步扩大至4个百分点,体现了上游生产价格向下游消费价格传导中,还存在一定阻滞。下一阶段,随着基数回落以及涨价因素向下游传导,CPI有望稳步回升。PPI受到基数回落、经济恢复需求回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多因素影响,仍有进一步上涨压力。他提醒,下一阶段宏观政策在以我为主的同时,要进一步关注外部冲击,对输入型通胀和美联储货币政策可能的边际调整,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升财政可持续性
百年足迹⑪丨天津: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百年足迹⑩丨甘肃会宁:“会师精神”激励革命老区巨变
数说百年③丨科技大投入驱动创新大发展 科技强国启航新征程
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 标签:罗弋洋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