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足迹⑩丨甘肃会宁:“会师精神”激励革命老区巨变
程小旭 宋爱民
4月10日上午,在甘肃省会宁县红军会师旧址,来自兰州、白银等周边市县的四所大、中、小学共计千余名师生到此缅怀革命先辈,瞻仰、参观会师纪念塔和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
会宁县有着2100多年的建县史,而最辉煌的历史莫过于红军长征途中三大主力在此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为中国革命史揭开新的一页。
1936年9月,中共中央在讨论红军会师地点时,周恩来向毛泽东建议“放在会宁为好”,毛泽东听后兴奋地说:“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红军会师,中国安宁!”同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
在会师旧址内,保存有完好的红军会师遗址,并建有巍峨的三军会师纪念塔、壮观恢弘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规模宏大的将帅碑林长廊。
4月10日上午,中学生在会宁红军会师旧址瞻仰红军会师纪念塔。
摄影:程小旭
会宁红色革命历史铸就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的“会师精神”,而“会师精神”也激励着会宁58万革命老区人民奋发有为,发扬新时代“会师精神”建设新会宁,顺利实现摘帽脱贫,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会宁县城紧邻青兰高速,有不少开车途经会宁的外地人从高速公路上看到会宁繁华的县城,认为其不像县城,更像一个地级市的规模。多次到过会宁县采访的记者对此深有同感。会宁县城的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宽阔平坦,穿城而过的祖厉河整饬一新,河岸两旁垂柳依依,河畔公园整洁大气。
近十余年来尤其是“十三五”时期,会宁革命老区发展突飞猛进,城乡面貌发生巨变。“十三五”以来,会宁县谋划实施100万元及以上投资项目46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5.28亿元。完成引洮二期会宁供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历史性解决了会宁人民靠天吃水的现状;完成G247线改造、会师大道一二三期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极大提升了县域通达能力;
完成新建搬迁会宁二中、白银市第三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融媒体中心等一批重大民生工程,切实优化了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实施了祖厉河综合治理一二三期及不稳定斜坡治理、汉唐二十四节气文化休闲商业街等一批城市发展和生态改善项目,实现了治理“一条河”、打造“一条街”、繁荣“一座城”的华丽蝶变。累计新建、改扩建学校300多所,尤其是适应城镇化需求,在县城新建学校11所,总投资达10亿元。会宁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克服自然条件恶劣现状,“十三五”期间大搞以林业生态重点工程为主的林业生态综合治理,全县共完成生态建设工程45万多亩,实现大地增绿、农民增收、结构调整,取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脱贫成果不断巩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等综合成效。
会宁县已提出“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三区三县两城一市”的蓝图,即建设全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示范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示范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示范区,全国教育名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现代市场体系和市场主体建设重点县,全国红色旅游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文化生态城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现代化新会宁。
记者日前在会宁县柴家门镇何门村童家湾美丽乡村建设、中川镇南峪川万亩蔬菜产业园、甘沟驿镇谷仓·田家坪、河畔镇中滩村、水云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实地采访时发现,会宁县乡村振兴正在稳步高质量推进,并呈现出产业振兴与文化振兴齐头并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统筹有力的可喜局面。
会宁革命老区的蓬勃发展,吸引着一大批在外打拼的会宁人返乡创业。其中的领头羊、西雁集团董事长何昶磊在实现带领会宁北城崛起,成为会宁县地产、商业、酒店、旅游、餐饮、消费风向标之后,又在会宁城南部打造集现代化农业产业、康养旅游、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南川水云小镇田园综合体项目,助推会宁乡村振兴。
百年足迹⑨丨广州:高举红色火种 争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百年足迹⑧丨武汉:历史在此转折城市疫后重生
百年足迹⑦丨北京香山:传承红色基因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
百年足迹⑥丨遵义:铭记伟大转折实现伟大梦想
谷 云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 标签:212事件视频在线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