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成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外贸重心仍在周边国家
今年上半年,在全球贸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处于低位运行时,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却延续了增长态势。据海关总署统计,上半年,我国对东盟进出口2.09万亿元,增长5.6%,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4.7%。东盟取代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原因是什么?为我国进一步稳外贸带来哪些思考?下半年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带着这些问题,对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进行了专访。
双方共同的经济发展目标是促贸易稳步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上半年东盟能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原因是什么?
翟崑:今年上半年,东盟首次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东亚合作启动以来,东亚生产网络良性循环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今年上半年的逆势增长也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东亚贸易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南北贸易”模式,也就是日本向东南亚经济体出口零部件、中间品,后者加工后向美国等发达市场出口制成品,即所谓的“三角贸易”。
但是随着日本经济衰退,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宽松的政策监管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等优势逐渐显现,中国沿海地区开始承接四小龙的产业以及欧美日的大量投资,并且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世界工厂,从其他国家进口零部件,加工组装,然后出口至欧美,也就是“新三角贸易”。
“新三角”的出现意味着东亚生产网络的中心开始由日本转向中国,而贸易流向也从日本转向中国。换言之,东亚其他不发达经济体逐渐成为区域内零部件的供应者,而中国成为资本品的吸纳者。这就是近些年中国和东盟贸易量不断提升的结构性原因。
但在新三角贸易中有一个相对不稳定的因素,那就是外部市场。无论是“老三角”还是“新三角”,一个始终没有变化的因素是区域外市场——美国。东亚地区经济和贸易发展一直依赖于外部市场对终端产品的需求,内部缺乏一个能够推动区域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内需市场。因此,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虽然东亚各国的金融体系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实体经济却备受打击,很大的原因是美国市场需求的波动。
从那时候起,无论是中国还是东盟国家都在国内进行经济结构性调整,把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等问题作为地区合作中优先考虑的目标,比如中国加快与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合作和全方位的投资,这不仅有利于创造新的增长点,拉动内需,而且大大改善了供应链的效率。
下半年外贸重心放在东南亚等周边国家
中国经济时报:对东盟进出口的持续上升给稳外贸带来哪些思考?下半年是否还能继续保持对东盟进出口的增长,原因是什么?
翟崑:中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近些年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带动区域内零部件及制成品等双边贸易的增加。中美贸易摩擦虽然影响了中国对美出口,但是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却加快了区域贸易一体化发展以及供应链由全球化向区域化转变的速度。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及东南亚国家在疫情防控方面措施得当,且较快复工复产,进一步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增长。
在疫情前景不明和贸易保护主义依旧盛行的背景下,中国外贸可能还是需要将重心放到周边国家,拓展中国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的双边贸易,就各国开放政策进行沟通和协调,促进通关便利化,加快供应链的疏通和管理,保障货物、服务和人员的持续流通。
下半年中国能否继续保持对东盟进出口的增长将有赖于三个条件:疫情的管控力度,是否能够持续保证疫情在可控范围之内;供应链能否尽快得到有效治理,对于断链或是链条受阻等情况,尽快进行沟通与协调,加大复工复产的力度;地区安全问题是否能得到妥善解决,规避地区安全问题对经济的影响。
加强危机管理机制和预警机制
中国经济时报:下半年要持续稳定并扩大对东盟及“一带一路”的贸易,您有何政策建议?
翟崑:基于以上的客观条件,有以下几个可以努力的方向:首先,持续扩大地区卫生合作,坚决打赢抗疫攻坚战,不仅要控制住疫情,还要持续稳定住疫情,这是复工复产、稳定双边贸易的前提。中国与东盟各国应加强疫情信息共享、病例追踪技术的分享,不让疫情再次打断生产节奏。
其次,加强产业链及供应链上的危机管理机制和预警机制。此次疫情的暴发对供应链治理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经验,在疫情还未完全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应持续加强风险管理和风险预防。即使在有类似风险暴发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不停产不停工,持续生产作业,保证供应链畅通,这是政府和各企业家协会需要共同克服和解决的难题。
再次,持续加强区域安全问题的沟通与协调。目前,疫情问题的政治化、经济问题的政治化、安全问题的政治化已经成为常态。当前国际环境更加恶化,在此背景下,经济贸易必然首先受到波及。中国应发挥主动塑造的能力,加强同各相关方的沟通与协调,在东亚峰会等多边框架平台下加强与亚太及印太主要大国的协调,避免战略误判。
- 标签:3g手机视频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