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新体验 消费迎来“开门红”
就地过年:春节消费牛气足
2021年春节黄金周,面对疫情防控和就地过年的新形势、新情况,全国消费市场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变化。据统计,2021年全国有超过1亿人就地过年,就地过年正悄然改变着传统的春节消费市场。究竟2021年春节黄金周“成绩单”如何,新的消费业态又带来了哪些新特点和新变化,未来仍有哪些新的消费增长点值得期待?针对以上问题,专访了业内多位人士,敬请垂注!
孙兆
“今年春节没回老家,一个人在北京过年,看了场电影,点了些好吃的,也算是一种新体验了。”租住在北京通州的王先生对说道。2021年春节,全国有超过1亿人就地过年,悄然改变着传统的春节消费市场。
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就地过年不仅是一种新体验,更催生了诸多新的消费现象,包括购物、餐饮、就近休闲旅游、文化消费等。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的消费更是迎来了“开门红”。
牛年“开门红”
2021年春节黄金周,面对疫情防控和就地过年的新形势、新情况,全国消费市场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变化。非接触、少聚集的安全消费成为共识,居家购物、网上过节、近郊游玩等多样化消费需求集中释放,消费市场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2021年春节档堪称史上最强,许多电影院都一票难求,票价也有所上涨。从2020年延续到2021年的宅经济,包括直播、游戏等新业态依旧表现不错,这些都是2021年春节期间的消费亮点。”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表示。
数据显示,2021年春节有超过1亿人就地过年,在新形势下,节日消费大幅增加,新消费现象频出。据国家电影局2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2月11日—17日(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电影票房达78.22亿元,继2019年59.05亿元后,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纪录,增长32.47%,同时,还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
而在就地过年和非必要不聚集的倡导下,线上年夜饭再一次“火”了。据某外卖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11日—13日,上海外卖年夜饭订单比2020年增长了118%。其中,品牌餐饮商家外卖销量同比增长100%,老字号和连锁品牌的年夜饭套餐受到消费者热捧。线上订年夜饭成为2021年春节的“爆款”之一。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对表示,2021年春节消费出现一些新变化。一是消费旺盛。就地过年明显带动当地的消费增长,零售购物、餐饮销售、文化娱乐、耐用品等销售同比均大幅增长。二是消费线上线下融合。非接触安全消费观念逐步为大家接受,依托互联网和物流,春节期间网上订餐、外卖年夜饭业务量大幅增长,居家网上购物、网上预订错峰出游及云旅游等也增长。三是消费升级。春节期间,智能化电器商品、电影出现一票难求,城市周边的旅游休闲、博物馆、公园等消费火暴。四是国内消费潜力大、经济韧性足。
“春节假期消费‘开门红’显示出国内消费潜力巨大。此外,随着疫情持续得到控制,经济稳步复苏,民众消费信心增强,消费助力经济逐步恢复。”周茂华说。
仍有“新期待”
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发展有目共睹,而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速了各大产业的线上化进程,尤其是居家“宅生活”的消费爆发。毫无疑问,线上化是新消费模式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据商务大数据对重点电商平台监测,1月20日至2月18日,全国网络零售额9057.6亿元;在线餐饮销售额比2020年春节同期增长48.5%;年夜饭系列商品销售火暴,销售额比2020年春节同期增长78.8%。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2月11日—17日(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比2020年春节黄金周增长了28.7%,比2019年春节黄金周增长了4.9%。
“今年春节期间,虽然就地过年限制了全国范围内人员大规模流动,给交通运输、旅游消费市场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但从消费数据来看,春节期间人们消费意愿依然强烈,消费能力也非常强,也就是说,就地过年并没有削弱人们的消费热情。”付一夫说。
面对新特点和新变化,应如何把握新的消费契机?周茂华表示,面对新的消费模式和消费升级趋势,国内企业需要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品创新能力,满足多元、智能、个性化的需求。同时,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赋能传统行业,加速线上和线下融合,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融合进程明显提速。此外,新消费模式健康发展同样离不开高效、稳定的物流网络支持。
当前,我国消费正在加快创新和升级,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消费业态和模式。未来有哪些新的消费增长点值得期待?
付一夫表示,受疫情影响,2021年春节期间虽然限制了人员大规模流动,成为春节旅游市场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但就近游、本地游却弥补了这一缺口,特别是一二线城市的景区、周边景区都非常火暴。而旅游市场的火热也提振了餐饮、酒店、交通运输、购物、休闲等领域,拉动了春节消费增长。
周茂华则表示,随着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和机遇。
“从我国人口结构演变来看,未来与健康养老相关的高质量医药、医疗器械的需求潜力大,对于高技能护理需求大幅增长,未来的市场朝着高质量、细分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观念变化,人们对体育健身及其衍生产品服务和高品质文娱休闲需求也不断增长。未来,随着我国工业产业链向高水平迈进,相应对中高端、专业的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周茂华说。
引领春节假日经济 文娱消费释放巨大潜力
李晓红
2021年春节,在全家观影这一“新年俗”的推动下,院线票房再创新高,线上观影持续火热。据国家电影局2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11日至17日,全国电影票房达78.22亿元,继2019年59.05亿元后,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纪录,同时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
而在2月12日(正月初一),全国3400多万观众走进电影院,全天电影票房超过17亿元,刷新了我国电影史上单日总人次和单日票房纪录。就地过年的倡议使蓄积已久的消费热情在2021年春节得到释放,看电影已成为春节假期文化消费生活的刚需。
看电影成为“新年俗”
春节假期,观众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需求旺盛。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档观影总人次为1.6亿,比2019年春节档1.32亿增长21%。
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办公室主任刘正山告诉,春节档电影市场火暴是多重因素的结果。一是就地过年带来的替代效应。就地过年使得全国大约有1亿多人取消了返乡计划,由候鸟式跨区消费、跨境旅游消费等转化为就地消费。同时,一些地区取消了庙会等传统春节活动,电影消费成为相当一部分民众的选择,直接推高了票房。二是春节与情人节“双档”叠加效应。2021年,传统的春节档内嵌了情人节档,双档期叠加,推高了票房收入。三是影片布局及口碑效应。同期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焕英》《刺杀小说家》《新神榜:哪吒重生》等影片涵盖了喜剧、动作、奇幻、冒险等多种元素,具有较强的差异化,不会形成同质竞争,反而扩充了档期票房容量,这些影片的口碑也相对较好。
“今年春节档的影片整体质量较高,疫情压制的观影需求集中爆发了,一线城市很多人没有回家过年,就地过年使得一线城市的票房攀高,三四线城市票房也增长明显。”北京悦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师烨东告诉,今年春节整体高票房,票价高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有疫情防控、上座率控制等变量的影响,但春节电影市场依然实现了观影人次、上座率、票房等的明显上升,说明我国影视业作为文化产业之一,近些年在创作水平上有质的进步,从而才能在春节这一重要档期大显身手,吸引观众走进影院,并推动影视业持续复苏。这有助于推动整个消费市场继续全面复苏,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注入新鲜动力。
文娱消费呈现三大变化
春节假期,留京过年的董先生观看了IMAX版的《唐人街探案3》。“电影院视觉效果很满意,但也心痛了一下钱包。”董先生告诉,春节假期,不仅电影票难买,票价还比较贵。
记者探访北京多家影院发现,今年由于疫情要求影厅上座率是50%,春节档上映的所有场次基本都是满场。如果想要买到中间位置的电影票,至少需要提前一天购买。
刘正山认为,今年春节档期间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就地过年导致观影需求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而对影厅上座率管控所致,按照经济学原理,上限管制必然带来短缺效应。
师烨东也表示,春节期间影院供不应求,观影市场需求较大,电影票价自然水涨船高。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国电影家协会网络电影工作委员会联合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共同发起了“2021网络电影春节档”,并公布一份影片总数量多达43部的片单。还有两部院线级别电影《少林寺之得宝传奇》《发财日记》直接登陆线上平台。得益于宅家追剧看电影这一过年新方式的流行,视频平台在线观影的整体热度大幅上涨。
由于今年春节不同以往,文娱消费出现了新的变化,刘正山认为,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线上与线下消费并重。随着疫情基本稳定,网络电影等线上消费步入稳步发展阶段,线下的电影等消费则快速复苏。二是一线城市的文娱消费发力,电影票房大幅度上涨。如北京平均票价超过70元,一线城市的票房占比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2月11日—2月17日,票房前5位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成都、重庆,占前50位城市票房的27.39%,占全部票房的15.51%。三是文娱消费供不应求,从诸多大城市的消费情况看,本地游、周边游及博物馆、文化场馆等休闲娱乐消费极为火暴。
“自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始迈向富裕型社会,人们的消费不断升级,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消费日益显现,尤其是从春节的文娱消费可见,潜力很大,亟须从供给侧发力,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化娱乐和旅游休闲设施与服务。”刘正山表示。
春节红红火火 消费市场显活力
图片来源/新华社
周雪松
“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大武汉’又回来了。”2021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武汉欢乐谷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相关负责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春节,武汉老百姓踏踏实实过了个祥和年。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各地号召就地过年,相比去年,2021年春节人们心里的担忧少了,春运没有那么紧张了,假期生活也更加从容。随着疫后消费市场迅速恢复,多地交出了牛年第一份亮眼“成绩单”。不过,要实现千家万户亲人团聚及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待推进居民收入分配改革,实现消费可持续增长。
武汉欢乐谷副总经理赵术民告诉,在就地过年的号召下,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武汉欢乐谷的游客明显增加,共计接待游客8.6万人次,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入园人数和营业收入双双打破开业以来春节经营的历史纪录,单日营业收入连续5天超历史最高值,实现牛年“开门红”。
“在今年春节消费中,本地人和家庭游占比上升,二次消费占比上升。初一到初六均匀分布,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玩具、头饰、小吃、饮品等受到了欢迎。”赵术民说,武汉老百姓踏踏实实过了个祥和年。
一位广州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更多人选择留在广州过年,加上春节、情人节在一起,当地消费市场表现挺好,鲜花都供不应求。“因为太多人在本地过年了,就是吃吃吃,买买买,花钱就是图个开心。”
今年春节假期,北京重点监测的百家企业(涵盖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电商等业态)实现销售额54.7亿元,同比增长43.1%,其中,实体业态同比增长59.5%。
在北京就地过年,观察发现,疫后零售、餐饮市场已基本恢复正常,选择在北京过年的人多了,本地商家明显从中受益。虽然春节庙会取消了,但可以看电影、听相声,有的小剧场人气爆棚,文化艺术类活动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春节期间,上海市消费市场红红火火、购销两旺、平稳有序,呈现出传统与新潮相互碰撞的“上海年味”。山东省监测的505家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44.02亿元,同比增长40.12%。重庆春节长假消费市场也红红火火,重点商贸企业零售额同比增长近五成。
今年春节假期,奢侈品和汽车等高端消费以及打工人消费意愿值得关注。最近发现,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奢侈品门店出现排队现象。与此同时,部分车企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春节假期汽车销售同比明显增长。
车企2月销售数据尚未公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2月份,受到春节假期、工作天数减少以及节后销售淡季影响,2月汽车销量环比将大幅回落。但2020年2月受突发疫情影响,车市处在停摆状态。今年2月销量同比增幅预计达5倍左右。
山东省商务厅透露,今年春节期间,山东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全省监测的505家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44.02亿元,同比增长40.12%,监测的11大类商品销售额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大宗消费热度不减,汽车销售额增长65.28%,家用电器及音响器材类销售额增长39.35%。
进入2021年,汽车市场迎来“开门红”,继1月份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之后,2月份市场销售也呈现出可喜形势。春节长假期间,汽车销售一般比较清淡,但是今年春节,很多消费者都选择在当地过年。针对这种情况,很多汽车厂家和经销商都准备了多种多样的服务和促销活动。业内人士表示,春节前后是汽车销售旺季,虽然疫情影响暂未消除,但购车刚需仍在不断释放。
在消费意愿方面,麦当劳中国与前程无忧共同发起了针对打工人的调研,调查了全国超过1200名打工人对未来的信心、消费倾向以及对餐饮业优惠活动的期望。该项调研显示,逾八成打工人对未来的发展及收入预期乐观,同时近90%的打工人会选择在餐饮方面节省支出。超过半数的打工人希望将省下的开支用于学习充电和投资理财。
“打工人代表了中国年轻人的奋斗精神,希望获得优惠以节约支出,从而可以投资未来。”麦当劳中国有关人士对表示。
经济要发展,消费要上去。当前,如何刺激消费,实现消费可持续增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盘和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消费可持续增长要解决两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社会生产率即整体经济增长的问题,再就是推进居民收入分配改革,更多藏富于民。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老百姓要有钱消费,这是源头。”
暖人心过好年 节后复工复产有保障
百年足迹①丨上海:党的诞生地 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谋定而后动”加快推进高水平市场开放
严守耕地红线 用“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藏粮于地战略
农村疫情防控和“菜篮子”稳产保供要两不误量发展的制度基础
经济地理丨30正1负 2020区域经济回暖争向高质量发展
史晓强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 标签:韩联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