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农商银行:把准“脉”确保扶贫更精准
陈志毅
福建安溪农商银行深入探索和丰富银政、银企联动模式,扎实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20年9月末,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3304户,金额1.4亿元,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余额占当地扶贫小额信贷比例99%,是当地精准扶贫工作的绝对主力金融机构。
找准扶贫对象,确保扶贫精准对接
要做好金融扶贫工作,首先要解决扶贫对象识别的问题。一直以来,安溪农商银行秉承“扶真贫、真扶贫”的原则,持续深化银政联动,主动实施精准建档“三步走”工程。第一步,由农商银行对接县扶贫办,及时获取扶贫政策和贫困户的第一手基础数据;第二步,由网点负责人对接乡镇党组织及各部门,细化数据信息,明确包干片区;第三步,由管辖信贷员对接村级党组织和乡村助管小组,背包下乡,走村入户,精准采集信息。通过层层部署,层层落实,准确定位,完成了辖区内所有贫困户的摸底调查、建立档案等工作,精准建档率达100%,为剖析致贫原因、优选帮扶措施、发放脱贫贷款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使金融扶贫工作能够精准落实到每一户贫困户。
设准工作机制,确保扶贫合规稳健
为解决扶贫工作中信息不对称、边角贫困难发现的问题,推动金融扶贫工作持续、深入开展,安溪农商银行积极创优三个扶贫工作机制。一是片区责任机制。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将扶贫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客户经理,并建立客户经理每月走访挂钩贫困户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结合农商银行金融服务网格化工作和“百名金融助理驻百村”工程,引导客户经理到各个村居现场办公,解决贫困村交通不便的问题,将金融服务送至田间地头,切实把帮助贫困户脱贫作为首要任务。二是信息交流机制。政银互动上,积极主动与财政、教育、扶贫办、农业、共青团及基层党组织等沟通联系,搭建扶贫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平台;银村共建上,联合安溪县委组织部和安溪县金融工作办公室共同发文,推行“党建+金融助理”模式,选聘部分优秀员工为各乡镇、各村(社区)金融助理,参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普惠金融服务,逐步搭建一线信息采集、沟通、交流平台,进一步实现需求与供给的信息对接。三是双基联动机制。积极开展“银村共建”,建立基层网点与农村基层组织互动的“双基联动”合作模式,努力探索扶贫经验模式。目前,安溪农商银行已与留山村、龙房村、珍山村等71个重点扶贫行政村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全面覆盖了安溪县重点贫困村居,逐步将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引向深入。
握准工作重点,确保扶贫落到实处
充分发挥扎根基层、点多面广的优势,推行三大发展模式,促进扶贫信贷资金投放。一是推行“银行+风险担保金+贫困户”帮扶模式。通过与县委县政府、县扶贫办深入沟通协作,安溪农商银行于2014年试点推出“银行+担保金+贫困户”的信贷扶贫模式,大力实施“5321”扶贫工程,即贷款金额最高5万元,期限最长3年,免抵押、免担保,一律实行基准利率的扶贫小额贷款(“担保金·扶贫贷”),有效撬动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目前,扶贫担保基金1205万元,扶贫授信总额超过1亿元。二是推行扶贫示范基地模式。针对一些贫困户相对集中的村居,安溪农商银行采取建立金融扶贫示范基地进行相对集中的贫困帮扶。截至目前,已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三个金融扶贫示范基地,分别是西坪镇留山村、龙涓乡龙房村以及虎邱镇双格村。三是推行“助学圆梦”工程。扶贫先扶智。作为当地助学贷款主要经办机构,安溪农商银行向全县所有贫困大学生提供纯信用生源地助学贷款,应贷尽贷,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同时,通过开展“福万通”慈善捐资助学活动,帮助茶乡的优秀贫困子弟走进大学校门。截至2020年6月底,已通过福万通慈善基金累计捐助学生147名,金额73.5万元;2017—2019年三年通过安溪县慈善总会累计捐款26万元给105名品学兼优的贫困中学生,并争取泉州开元寺每年300万元的慈善基金在农商银行开户,每年资助800名贫困大学生求学,帮助安溪县贫困学子实现深造梦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标签:君仙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