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煤炭能源  采煤

绿色金融助推 经济双循环“畅”起来

陈姝含

“当前,绿色复苏是各国疫后经济复苏的优先选项,在支持绿色复苏方面,绿色金融大有可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近日在2020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上表示,未来的工作重点是完善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标准和激励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气候和环境风险的识别、分析和管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

这是绿金委连续第五年举办年会,并首次在浙江省湖州市开辟分会场。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主席弗兰克·埃尔德森(Frank Elderson),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纲在年会上发表致辞。年会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主持。

绿色金融是我国金融外交新亮点

陈雨露表示,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15周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和酝酿“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和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有必要对绿色金融及其应当发挥的历史性作用进行深入讨论。

陈雨露认为,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发展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他总结了中国绿色金融业已取得的成绩,包括初步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绿色金融地方试点取得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及参与绿色金融方面的国际合作经验。“绿色金融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外交的新亮点,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影响力。”

刘坚东表示,中国银行在管理层增设了绿色金融管理委员会,统筹整个集团绿色金融管理和专业决策。在绿色债券方面,中国银行依托海外分支机构累计发行了83亿美元等值的绿色债券,近日又发行中资及全球商业机构首只蓝色债券。下一步,中行将发挥全球化、综合化的特色优势,加大与绿金委等专业组织合作,持续提升绿色金融资产占比,发展绿色保险、资管、租赁等综合化的绿色金融业务,加强对环境气候风险前瞻性分析、研判和应对,高标准、高质量地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

王纲表示,湖州在绿色金融领域率先累计进行了30多项的探索和创新,打造了“绿贷通”等一批案例。绿色金融已成为湖州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发挥公共资本撬动自然资本的作用

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马骏介绍,2020年6月末,我国主要金融机构的绿色贷款余额达到11万亿元。自2016年1月以来,启动了绿色债券市场,到今年6月底,在境内外累计发行的绿色债券达1.2万亿元,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20%多,我国绿色金融的个数超过700只。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学院院长王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在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重大冲击的当下,思考金融业如何支持经济复苏,特别是绿色复苏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复苏能推动我国及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助于降低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在这一过程中,绿色金融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激励约束机制、金融工具创新,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当前,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复苏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王遥向记者指出,首先,需要进一步推进政策协同,绿色金融不仅涉及金融管理和监管部门,也同样与生态环境、财政等诸多政府部门关系密切,如何进一步做好各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政策协同问题,对于发挥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复苏至关重要。其次,要解决环境成本内生化的问题。部分绿色企业、绿色技术不能转化为效益,金融从业人员由于缺乏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认识以及量化相关风险的方法学,在投资时不能考虑ESG因素。再次,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环境信息披露较薄弱、权威信息存在壁垒等现象,阻碍了环保部门建立环境质量评估标准。金融机构由于难以及时获得绿色环保信息,也影响了其投资定价和风险管控。

展望未来,为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在绿色复苏中的作用,王遥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出台更多激励及约束性政策,促使金融机构更加注重绿色金融发展和创新。二是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扩大相关产品的应用场景。当前,一些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模式仅有少数案例,缺乏政策支持和普遍适用的场景。而创新产品模式和场景的广泛推广,有利于为更多的企业、行业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充分发挥绿色金融科技作用,通过建设和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利用数字技术、金融科技等解决当前阻碍绿色金融发展的工具、方法学等问题。四是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在规范国内绿色投融资活动的同时,吸引国际资本支持国内的绿色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