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空气质量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山东烟台治污攻坚留住蓝天白云
“2019年,烟台市市区PM2.5、PM10、SO2、NO2平均浓度及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均居全省第二,空气质量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获得省生态环境厅表彰。”这是从山东省烟台市生态环境局传来的喜讯。
2018年,烟台市市区空气质量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成为山东省第二个达标城市。为巩固提升治污战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聚焦“治、管、服”,分类施治、精准管控、指导帮扶,推动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今年以来,烟台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势头不减。截至3月底,四项主要污染物同比全部改善。其中,SO2、NO2、PM10、PM2.5浓度同比分别改善25%、30.6%、39.4%、35.5%;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6天,优良率为87.9%;综合指数为3.88,同比改善30.0%。
小锅炉全部淘汰,“散乱污”企业“清零”
提起烟台,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半岛沿海城市,环境优势得天独厚。事实上,虽然烟台市气象扩散条件相对较好,但属工业大市,排放总量大,煤炭消费量大,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高,火力发电量大,为电力净输出地区,2019年净输出电量达总发电量的20%。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周俊告诉记者:“蓝天不能等风吹,更需靠人为。这一理念已成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识。”
周俊介绍,为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烟台市聚焦工业污染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散乱污”企业清理整顿、扬尘污染防治、移动源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找准“病灶”,一“治”到底,持之以恒推进污染治理。
围绕工业污染治理,烟台市将全市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全部淘汰,对198个燃煤机组和大型燃煤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成。自我加压,推进建成区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2020年底前完成市区5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整治“散乱污”企业6080家,实现了“散乱污”企业持续动态“清零”。
“核能供热替代燃煤锅炉是我们的一大亮点。”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李广平介绍,烟台海阳核能商用供热技术为国内首创,2019年海阳市实现供热半径15km,可替代海阳丰源热力有限公司现有3台20吨燃煤锅炉,替代供暖面积70万m2,占海阳市供暧面积三分之一。按照计划,海阳市将在2021年实现供热范围覆盖厂址周边30km、满足海阳全市范围供热需求。
随着工业污染治理逐步深入,燃煤锅炉陆续被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二氧化硫和粉尘排放量持续减少,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逐渐凸显,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也成为大势所趋。
“对此,我们积极组织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执法,制定实施年度锅炉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计划,组织召开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现场会,定期调度、检查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全力推进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和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目前,全市293家重点企业已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144台燃气锅炉完成低氮改造。”李广平对记者说。
在扬尘污染治理方面,烟台市紧盯建筑施工、裸露土地关键场所,突出渣土车非法运输关键环节,累计检查各类污染源6000余处,800余项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狠抓移动源污染治理,建立柴油货车执法联动机制,全市3847辆国二及以下柴油货车全部淘汰。
全方位联防联控,全链条问责问效
2019年11月11日,烟台市区大气污染防治驻点督查工作组对牟平区某建筑工地开展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工地主要运输道路未硬化、堆场大量渣土未覆盖、车辆未清洗上路且造成周边道路扬尘严重,督查组当即现场填写并移交了发现问题清单,并于随后几日两次对该项目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发现上述问题仍未整改。11月18日,烟台市政府督查室下发督办通知,要求当地党委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该项目扬尘污染。
白天督查,晚上汇总,第二天一早报送给政府主要领导,不定期开展夜查,周末和节假日不休息……这是烟台市驻点督查工作组的“日常”。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钧向记者介绍,为确保各项治污举措落到实处,烟台市从各部门抽调46名业务骨干,组成12个驻点督查组,以颗粒物改善为重点,开展覆盖全市县乡的大气污染防治驻点督查。
驻点督查成立指挥部,市长陈飞为总指挥,驻点督查组发现问题跟踪问题,县市区政府组织整改落实,对整改进度滞后或敷衍整改、表面整改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问责。督查情况每日报送市政府主要领导,市电视台开设专栏“蓝天保卫战我们在行动”定期曝光典型案例。
“仅去年一年,驻点督查组就累计检查涉气点位10953家次、发现问题点位3685处,制作问题曝光、跟踪报道类节目10余期,集中解决了一批大气污染突出问题。”王钧对记者说。
为强化环境监管,烟台市还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集机动车环检、道路遥感、OBD远程、非道路移动机械于一体的移动源综合监控平台。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监控中心机动车排气监控科科长曲洋告诉记者:“去年全市通过平台检测车辆60余万辆,发现问题车辆超8万辆,形成超标车辆数据库,同时还查处环检机构28家、40个问题,有力提升了机动车污染管控水平。”
此外,烟台市建成运行138个乡镇空气自动监测站,与城市国控、省控空气自动监测站一起,形成城乡一体、全天候全覆盖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
为调动部门力量,烟台市还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组,涉及全市11个部门,努力推动各部门全方位联防联控。畅通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累计移送公安机关实施行政拘留案件5件、涉嫌犯罪案件10件,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强有力震慑。
烟台市在全省率先出台《烟台市大气污染防治量化问责规定(暂行)》,全面落实地方大气污染治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先后对空气质量恶化的6个县市区和21个镇街进行约谈,对3个乡镇实施区域限批,逐级传导压力,全链条问责问效,形成工作合力。
实行差异化管控,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烟台发电厂是烟台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重点企业。为保障企业有序运营,该企业申领排污许可证期间,烟台市生态环境局专门派出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一线详细介绍排污许可制度的相关政策和规定、申请和核发流程,相关技术规范以及申请所需的各种材料,现场核查企业每一个环保手续、每一个产排污环节、每一个排污口,现场提出管理要求,帮助企业顺利、高效的取得了排污许可证。
在不断强化环境监管和污染治理的同时,烟台市积极提升“服务”意识,坚持“一企一策”差异化管控,对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尤其是疫情期间,为35个项目办理行政审批“容缺受理”,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弹性减排为重点企业护航。
烟台市生态环境局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科副科长孙元晓介绍:“我们把排污许可工作向‘一次办好’对标,通过设立排污许可技术支持热线,构建‘1小时内响应、12小时内解决问题’的咨询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当好企业专业顾问。对重点行业企业排污许可申请实行‘即来即审’,做到从受理到审批‘只跑一次’‘一次办好’。成立专门宣讲团,深入园区企业一线,提供全方位帮扶,相关经验做法获得生态环境部肯定。”
疫情防控期间,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加强“网上办”审批服务,开展“不见面”技术审查,实现“零接触”现场踏勘,共组织19个项目线上视频评审、4个项目函审工作,尽可能减少人员接触,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市县重点项目做好服务,推动项目落地。
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烟台市坚持“一企一策”、差异化管控,严格落实绩效分级管理,将万华化学、华电龙口2家企业纳入A级企业清单,重污染天气可自行采取减排措施。将包括新冠肺炎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在内的57家企业纳入民生保障类企业清单,重污染应急期间不参与应急减排,全力保障居民正常生活和城市正常运转。
为深入开展科技治污联合攻关,烟台市聘请上海环科院进一步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系统性研究,提出减排措施及配套政策机制,明确空气质量达标和温室气体错峰时间表、路线图,为绿色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今后,在确保市区稳定达标的基础上,烟台市将把工作重点向县市倾斜,指导制定空气质量达标方案,明确达标路径和工作措施,筛选实施一批大气污染治理项目,以项目带减排,以减排促改善,全面提升全市环境空气质量。
- 标签:我是歌手第二期直播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