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规范化才是长远之道
屋内几百只牙刷被撕开,全新的沐浴、洗护用品也全被倒空后丢在垃圾桶;水龙头、花洒连续几天开着;空调一直连续多天开着……近日,一则女房客与民宿之间的纠纷,再次将“野蛮生长”的民宿业放在了舆论的聚光灯下。有专家建议,应该在国家层面进行立法,对民宿法律地位、客房规模、退订时间等作出规定,使这一行业发展更加规范。
近年来,短租民宿的消费潮流逐渐风行:一套房,一间屋,都可以成为在异域他乡旅行时的安身之所。这种新兴经济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双赢,通过互联网平台出租房屋,居民盘活了闲置的住房资源,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在消费者看来,民宿深度融入当地生活,是一个感受当地风情、体验真实生活的好机会。国家信息中心7月2日发布的《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我国共享住宿市场交易额为165亿元,同比增长37.5%,在线房源量约350万个,较上年增长16.7%,房客数达7945万人。可见,民宿行业发展潜力无限。
但是巨大交易额却掩盖不了身份的尴尬、规则的缺失。比如,物权法规定“住改商”须经全体业主同意,但许多民宿就开在小区里、窝在住宅中,存在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的隐忧;在短租平台上,“房源图片与实际不符”“房间没经过清理”等诟病也层出不穷;还有的在监管之外,滋生了偷拍、吸毒、卖淫等违法犯罪行为。如此种种,归根结底是民宿身份不明确。一直以来,对于传统酒店和出租房屋,都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而民宿介于二者之间,很难说它应该归谁管理,多部门之间“九龙治水”现象突出,亟待相关法律跟进明细。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发展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帐篷酒店、民宿等新型住宿业态。”去年底,我国共享住宿领域首个标准《共享住宿服务规范》出台,就入住身份核实登记、房源信息审核机制、卫生服务标准、用户信息保护体系等方面提出要求。但也需要看到,这仅仅是推荐性标准,不属于法律法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民宿依然处于无法定标准可执行的状态。对此,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需要秉承包容审慎的态度,但也要着眼于行业长远发展,从顶层设计做起,明确主管部门,通过立法为监管提供依据。
一个较好的抓手是短租平台。众所周知,消费者了解和预订民宿,大部分是依赖于互联网平台,那么平台就要负起应有的审查责任,不能打着“信息中介”的名义,声称不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就如同对外卖行业的监管,我们不可能盯紧每个商家,但只要抓好平台这个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就事半功倍。此外,为推动民宿高质量发展,也要引入优胜劣汰机制。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发布新版《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确立了星级评定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不仅给消费者作选择提供了依据,也可以推动民宿追求更好的消费体验。
在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民宿行业已然成为一种新业态,打破了传统住宿业一统旅游市场的格局。对待民宿业,显然不能简单套用酒店、租房的管理模式,否则不能反映共享经济的内在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其完全放任不管。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将其纳入监管视野,才有利于民宿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