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热且潮 吃冰降温勿过量
今日,中伏始日。明日,大暑。在二十四节气中,以大暑期间的气温最高,大暑在时间上与三伏天中最热的“中伏”重叠,可以想见天气的炎热。为了防暑降温,人们想出很多办法,“冬冰夏吃”就是古人想到的巧妙办法。
吃冰可以降温,但切勿过量,宋代就有两位皇帝因为食冰过量而伤身体的例子,我们要引以为戒哦。
古人度暑消夏方式一:
自然风、白羽扇、树下纳凉
俗话说:“寒有三九,热有三伏”;“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一年之中,以小暑后处暑前的“三伏天”最炎热,一个月左右的“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
以节气言,则以大暑期间的气温最高。而“中伏”与大暑,在时间上又往往重叠,大暑这一天,多出现在中伏始日前后。如今年的大暑,就在中伏始日的第二天。
显而易见,“大暑”这个名称,是相对于“小暑”而言。小暑是六月节,大暑是六月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即小暑为小热,大暑为大热。且大暑不仅大热,还有潮湿等气候特点。这种气候特点,反映在古人总结出的“大暑三候”:
“初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之初,陆生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以为它们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暑气蒸郁,土地潮湿。第三候是说大暑期间常有雷雨出现。
宋末元初诗人方回有诗咏大暑云:“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在这酷暑难耐的炎炎夏日,现代人可以叹空调避暑。但古人没有空调,他们是如何度过“三伏天”的?会不会整天汗流浃背?
古代很多诗人写过如何度暑消夏。白居易认为心静自然凉,其《销夏》诗云:“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王维则喜欢在茂林翠竹中弹琴纳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李白最狂放,盛夏时在松风中裸袒着,连扇子也懒得摇:“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古人度暑消夏方式二:
巧用天然冰块降温
对一般人而言,度过炎炎夏日自然少不了一把扇子。但在“三伏天”期间,连风也是热的,仅靠扇子显然无法解暑。怎么办?古人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利用天然冰块降温。
有人问:夏天何来冰块?这个问题难不倒古人。为了夏天用冰,古人在冬天已做好准备。在寒冬时节,他们把大量冰块藏在“冰库”里。早期的“冰库”,古人称之为“凌阴”“凌室”“冰窖”“冰窨”等,可以储藏很长时间。
到了隋唐时,人们又发明了深井贮冰法。他们先往地下打一口八丈深以上的大井,然后将冰倒入井内,并封好井口。这种储藏方法使冰块的贮存期大大延长,到夏季启用时,冰块完整如新。至明清时期,各种“冰库”的规模越来越大,遍布各地,足够人们使用。
有了“冰库”,就不愁夏天没冰用了。在古代,夏日“颁冰”是一种相传已久的习俗。早在成书于战国时期或两汉之间的农事历书《夏小正》中,就有“三月颁冰”的记载。而《周礼》则规定“夏颁冰”,以后历朝历代均有此规定。
早期朝廷“颁冰”,是发实物。到了清代,改为发“冰票”,凭票到“冰库”取冰。据《燕京岁时记》记载:“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
不过,朝廷“颁冰”也只是颁给贵族和各级官僚,并没有惠及平民百姓。平民用冰,要在“冰商”那里购买。据记载,从唐代开始,已经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冰块。到了宋代,民间冰块经营业已十分发达,只要有钱,在市场上随时可以买到冰块。
皇帝饮冰趣事
在“三伏天”,冰块的用途非常广泛。人们可以直接饮用冰水解暑,也可以利用冰块配制冷冻食物,或用冰冷藏水果。一些豪门贵族甚至在夏日以冰为床,再穿上皮衣躺在上面。或琢冰为山,在冰山环绕下大摆筵席,令“座客虽酒酣而各有寒色”,可谓极尽奢华。
据《本草纲目》记载,自封“天下一人”的宋徽宗赵佶,夏日喜吃冰。某年大热天时因食冰过量,导致脾胃不适,久治无效。后有一医生进献“大理中丸”,并以冰煎药,徽宗服食之后才得以痊愈。而据《宋史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