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煤炭

山西平定县园区再造新引擎-打造世界煤炭在哪挖

破局:确定航线掌好舵

平定县东南部这两大工业园区,犹如助推经济转型发展的两翼,一座座崭新的标准化厂房在昔日连绵不断群山中矗立起来,一批批高科技新型产品在这里走出娘子关,世界。到目前,两大工业园区已吸纳“阳煤乙二醇”“天元”“贝特瑞”“西格里”“春明激光”等15个亿元以上项目在园区落地;有11个项目投入正常生产,有4个项目正在快马加鞭建设中。

原标题:平定县 园区再造新引擎

为使工业园区的承载能力在提升中接续动力,平定县从破解工业园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出发,积极利用“PPP”的模式,助推园区建设。目前与国务院下属特大型中央企业子公司——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融资达60个亿,按照“统一模式、整体打包、一次招标、分项实施”的原则,携手为平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新的动力。

两大工业园区,不仅成为“产业向园区集结”“要素向园区集合”“资源向园区集中”的转型大舞台,而且成为承载阳泉市老工业转移升级,实现“退城入园”的前沿阵地。由此,为全县经济发展提质加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铸“新引擎”,催生“新能量”。去年,平定县龙川工业园区被省经信委命名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

近日,又传来消息,在平定县设立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作进行实际操作阶段。该县针对平定县龙川工业园区已成熟的产业基础,以及所在地成熟的产业基础,已向省申报设立平定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并按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条件和要求,积极备战,进一步加强园区的统筹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打造国内最大的陶粒砂研发和生产,发展高性能改性塑料、新型纤维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加快形成煤机成套设备及配套产品的生产规模。

工业总产值,园区已占到全县的一半以上。在平定,园区经济已开花结果;在平定,园区经济方兴未艾。平定,正在创造着新的辉煌。

平定县龙川工业园区王家庄产业园是平定县重点打造的产业园。建园地段山连着山、沟套着沟,县领导以敢于担当谋发展的勇气和责任,采用“引导、市场运作、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变压力为动力,克服种种困难,筹集资金6亿多元,吹响了劈山填沟建园区的集结号。经过3年的摸爬滚打,平定县在平均海拔800米的高山上搬掉7个山头,填平了数十条沟,最深的沟达70米,硬是在高山顶上“啃”出1200亩平旷的场地,仅平整场地投资就达1.8亿元。平定县还投资4.5亿元,打通了全长7.5公里入园道,搬迁了1000多座坟墓及10多个高压输电铁塔,改移了园区境内1.5公里天然气管道,使偏僻的“山地”变成为园区的“平台”,变“无可走”为“坦途直达”。2013年6月,省重点项目阳煤集团乙二醇便飞临园区,顺利落地。为确保总投资90亿元,年产3×20万吨乙二醇项目开工建设,县领导多次与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主动对接,现场办公、特事特办,做到“无间隙,零距离”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他们撑起了遮风挡雨的“伞”。目前,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预计到明年6月进入试生产。新入园的平定县金潭小微企业创业园,到目前也已完成投资2300多万元,完成一期工程100亩场地平整和迁坟补偿工作。

近年来,平定县按照工业园区建设的规划和定位,动员全县上下发扬“愚公移山”和“钉钉子”,以不达目的不的勇气和担当,转变作风,埋头苦干,先后从“吃饭财政”中挤出8亿多元,全力打造平定县新型工业园区和平定县龙川工业园区王家庄现代化工产业园。

今年前三季度,平定县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近50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6.5%。在入园项目的拉动下,该县不仅为当地2万多名群众在口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饭碗”,而且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经济指标名列阳泉市第一。

随着平定县两大工业园区承载能力的不断提升,阳泉市老工业“退城入园”项目涉及到的一些企业也开始进园入驻。前不久,该县与阳泉市国资委签订了阳泉国有企业产业转移示范战略协议,市水泵厂、阀门厂、电机厂以及晋东化工厂等企业纷纷落户园区。

平定县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侧,太行山西麓,素有“三晋要冲”“晋冀咽喉”之称。全县辖10个乡镇,318个行政村,人口33万人,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除无烟煤外,还有硫铁、铝土、铅锌、石英砂、大理石等30多种;公、铁纵横交织,四通八达,307、207国道和307复线东西贯通,石太铁、阳涉铁、太旧高速、阳五高速、京昆高速穿境而过。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便利的交通首当其冲成为平定县经济转型的“长项”,但是,占全县总面积的95%的山地丘陵,别说打造一块承载项目落地的平台,就是修筑一条道,其成本也远高于平原地区。因此,那一座座山,一条条沟,却又结结实实成了制约平定县经济转型发展的“短板”。

“富民强县”是平定县的一大战略目标。平定县委、县在今年全县干部大会上响亮地提出了“小微企业富民,大中企业强县”的发展目标。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在打造承载阳泉市乃至晋东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大平台”上,尽心尽力,奋力拼搏。

在建设平定县新型工业园区上,平定县按照“科学规划、布局集中、土地集约、产业集聚、资源共享”的思,以基础设施“六通一平”和综合整治为重点,先后筹集资金1亿多元,将境内深井水和阳胜河流域浅层水引进园区内,并在园区内新建了一座110KV的变电站,满足了入园企业用水和用电的需求。同时,该县还将境内天然气管道铺设进园区,拓宽硬化了全长4.8公里的园区运输专线,对园区内主干道和河道两侧进行了绿化、美化、亮化,凸显了园区的整体形象,提升了园区综合承载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园区将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平台。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工业园区建设是县域经济转型的突破口,也是推动这项工作的着力点,是承载项目、拉动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基于这种认识,平定县迎难而进,主动出击,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按照市里的规划部署,在认真分析、疏理、研判各种现实因素后,以突出地域经济“现代化、特色化、社会化”的发展思,确定和推出平定县龙川工业园区、平定县新型工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重点打造县城东部5公里处的平定县龙川工业园区王家庄产业园,规划区域面积23平方公里,分为南北2个功能区,北区以现代化工为主,南区以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主;下大力打造县城南部20多公里处的平定县新型工业园区,规划区域面积20多平方公里,园区定位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为主。

从卫星地图俯视平定县,山脉相连,沟壑纵横。就是在这一“立地不易”的条件下,平定县从“破解项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难题切入,举全县之力,劈山填沟建园区,倾力打造出规划区域面积43平方公里的两大工业园区——平定县新型工业园区和平定县龙川工业园区王家庄产业园。

天元公司环保产业一角

兴局:借力铸就新引擎

山西贝特瑞公司生产车间

上世纪80、90年代,在“村村点火”中,平定县乡镇企业走在了全国前列,创造了全国唯一内陆模式——“平定模式”。这一曾经的辉煌,虽然为此后经济发展积累下了一笔宝贵财富,但可惜的是,初级阶段的低位发展,最终也没能。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平定县依托煤炭资源和火热的煤炭市场,曾经操心费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也曾力推“地下转地上”“煤与非煤联动”,但由于种种原因终究止于原地打转。这其中,由地理特征所带来的一系列困扰,挥之不去,至今犹存。特别是在前几年大招商大引资中,不少投资商乘兴而来,到该县洽谈项目落地,可实地看到的山和沟又让他们摇头叹气败兴而去,以致于平定几乎成了项目落地难、转型难、群众就业难的“三难县”。

困局:项目引来落地难

山西天元“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聚项目从阳泉市城区以“飞地模式”入驻到该园区时,反对项目落地的声音此起彼伏,在当地群众中流传着废旧家电有辐射等,导致项目建设方一筹莫展。为确保该项目顺利落地开工,县领导多次到项目选址地进行现场办公,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先后赴阳泉市郊区小河村天元公司生产车间和浙江慈溪家电生产进行实地参观和培训学习,使村民在“”中打消了思想顾虑,并尝到了“天元”投入运行后在口上班挣钱的甜头。

挖山填沟建园区 先行先试促发展

布局:筑巢引得凤凰来

王家庄工业园区

平定县打造工业园区的蓝图“出炉”后,县委、县在全县提出了“做当代愚公挖山填沟建园区,当先锋先行先试促发展”的号召,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提质为主线,以转型升级为目标,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迈开了建设工业园区的步伐。为有力推进园区建设,平定县多次召开动员会、鼓劲会、协调会,积极实施“五个一”工作机制,即“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团队,一个目标,一底”,每个项目成立一个工作组,并由县四套班子领导任组长。同时,平定县还建立了目标责任落实考核制度,制定出时间表、线图、责任书。将园区按照对口部门和乡镇进行细化分解,把责任和任务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头上。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进工地、解难题”活动,对影响园区推进的重大问题实行挂牌督办,实打实地为园区建设排忧解难。一系列强有力的机制倒逼,使沉睡在靠山吃山的平定人焕发出转型思变,迎难攻坚的,谋求在破局中由经济转型的“者”转变为“领跑者”。

西格里·泉海石墨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