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水力能源

水力和水利的区别电能是什么能源水力发电弊端电是否为清洁能源

  各位网友,你好

水力和水利的区别电能是什么能源水力发电弊端电是否为清洁能源

  各位网友,你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为您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国家水电部、能源部副部长、原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陆佑楣院士,将和您一起就水电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话题进行在线交流,欢迎您的积极参与。

  作为一名水电水利行业的专家,请您首先为网友介绍一下目前我国能源的前景是怎么样的,水电在我国能源比重当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09:32]

  大家知道,现代人的生活是离不开能源的,就是古代人,也会利用能源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这是很普通的道理。

  现在的能源主要依靠化石能源,化石能源就像煤炭、石油、天然气;再一个是水能,五千年以前人们就学会了利用水来代替一部分生产能力,像水车等等,这些都是古代就已经学会的本领。除了这个以外,现在有太阳能、风能以及大自然的各种能源,这些能源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能够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随着人类的文明逐步发展起来的。

  当今的能源主要是这几部分,但是最重要的,现代人利用能源最多的是电,我们把电称为二次能源,因为煤炭是一次能源,要经过燃烧,天然气和石油都是一次能源,再变成动力,就变成了二次能源,所以电是二次能源。但是水的发电是利用河流的势能,不产生二氧化碳,不经过化学反应的过程,完全是物理过程,直接能够发出电能来,这个性质是有所不同的。石油、天然气是可以变成一种可携带的能源,而水能只能用来发电,不能把水的动力装在汽车上,那汽车是走不了的,当代人利用能源的结构是这样的状况。

  其他的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能源的转换效率太低,所以现在在整个电力也好、日常生活当中也好,用的太阳能还是很少,风能用得更少,应该充分开发,让它逐步成为商品化。

  讲讲中国的状况,我今天着重讲电能,现在城市也好、农村也好,居民几乎一个小时也不能离开电,离开电,也不能上网。中国到2004年全国总的装机容量4.4亿千瓦,我们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一个千瓦,就是13亿千瓦,现在只有4.4亿千瓦,所以现在还是比较低的水平。总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4.4亿千瓦可以说是全世界第一,但是摊到每个人都要用电,这个排名就非常后面了。

  世界上是什么状况呢?我们很喜欢用美国的标准来衡量,美国是一个人有3千瓦,日本、欧洲一些国家、意大利等等,都是一人1千瓦。如果中国不跟美国比,就跟日本、欧洲这些国家比,一个人1千瓦就要13亿千瓦,而我们现在仅仅只有4.4亿千瓦,说明我们现在的电力发展水平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国人的需要,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当然,现在也有人说电多了,实际上是差得很远。中国的电是怎么来的?它的一次能源是什么?首先是煤炭,中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按照现在开采的速度来讲,已经探明的储量还可以开采100多年,但是这是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用一点就少一点,这是客观事实。但是中国主要还是要依靠煤炭来发电。2004年全国煤炭产量19.6亿吨,为了发电烧掉了多少呢?烧掉了10亿吨左右,一半左右的煤炭是用来燃烧发电的。尽管这样,我们的煤炭供应还非常困难,火电站经常因为煤炭供应不上而拉闸限电。[09:38]

  第二部分是水力发电。中国的水能资源有多少呢?技术上和经济上可开发的大概是4亿千瓦,到2004年底我们已经开发了1亿千瓦,这都是大数,还有3亿千瓦可以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不是化生能源,是可再生能源,只要河流不断,就一直有这样的能源,不消耗一立方水,也不污染一立方水,也不排放任何废气废物,是这样一种能源,只要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永恒的,那么这个水能资源也是永恒的,因为水的循环基本上是稳定的,地球上的水资源很多,有14亿立方公里,但是大部分是海洋的,可以利用的数量大概只有200万亿立方米,当然这主要还是供给人类的用水需要。

  对于水力发电来讲,是利用河流的落差,利用势能来发电,而这个河流的水是水的大循环来的,就是天上降雨来的,地球上水的大循环的水量是不会变的,每年都有这么多水,所以河流里的水时空分布上是不均匀的,一年有枯水期也有汛期,这一年水量多,那一年水量少,但是总体上讲是稳定的,只要太阳存在,只要地球的公转存在,这个水资源是不会断的。一会儿我再说为什么现在又说极度缺水,那是因为现在人们用水过度,就是用清洁的水,排放出去的是污水,对大自然来讲,水分子一粒也没有减少,所以它是循环的,所以水电站建起来以后,能源长期存在,不会今年用了明年就少一点,不是的,可以长期使用。所以水电站本身的寿命,五十年、一百年、一千年存在的话,这些能源始终都可以存在,这是一个基本的概念。我们中国4.4亿千瓦的总的电力装机,水电占了1亿千瓦,四分之一不到,但是电量没有四分之一,只有百分之十二、十三左右,为什么呢?水的来源是不均匀的,所以水电站的装机容量不可能一年运行八千小时,就算运行四、五千小时,也可以得到一定的电量。

  从全球来讲,水电大概占了整个电力的五分之一左右,我们中国目前的电量只占到12—14%左右,水电站基本上是这样的道理,不同于化石能源,用一点少一点,而是你不用就白白流走了,这是水能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它每年的运行也不需要去买煤、采购煤炭,就是河流里的水,就可以发电水力发电弊端,所以它是一个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这个概念在很多人当中也有点糊涂,认为不是清洁的能源,水电站不浪费一立方水,也不消耗一立方水,也不排放污水,也不排放废气废物,但是为什么会说水电站不是清洁的能源呢?因为水库形成了以后,水质本身会发生一些“流水不符,户枢不蠹”,会产生有机物的污染,要解决这个问题是另外一个问题,是保护水质的问题,水电站是这样一个原理,其实是很普通的科普知识。[09:44]

  我们的网友也非常关心这方面的问题。比如网友“建中”就请问陆院士,我国水资源的总量是怎么计算的?到现在为止开发了多少?刚才您已经回答了,我们是4亿千瓦,现在大概有1亿千瓦,他还问什么程度是极限,还有网友“周行逆水”问,水电在我国电力格局中如何,发电总量怎么样,网友“你是风儿我是沙”请问,相对于煤的运用和水电的开发,您认为哪个才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您刚才也做了一些比较。[09:46]

  我还可以补充一下,水电资源是不是无穷无尽的?不是的。我刚才说了,全部开发也就是4亿千瓦。当前中国的能源结构来讲,还是以煤电为主,这是资源状况决定的。

  那么水电站建设的一次性投资比较大,运行成本比较低,这也是从经济逐步发展过程中走到了目前的格局。火电站也会有很多不良的环境的影响,比如说煤炭的开采,煤炭开采是非常艰苦的一件事情,在地底下几百米、上千米,瓦斯的爆炸等等,但是没办法水力和水利的区别,必须以煤炭作为我国电力能源的主体,到目前为止仍然是这样的情况,占了整个电力个结构里的75%左右,水电占了20%左右,其他的电占了极少的比例,核电站1—4%,20年以后能达到4%,风电才起步,也不可能发展得很快。对中国来讲,电力能源应该是充分发挥资源的可利用性,不是用水电来排斥火电,或者排斥核电等等,这是一个基本的过程。

  为了改善生态和环境来讲,应该尽可能,少烧一点煤炭,应该是可持续地更延长使用的周期,另外是减少一些煤炭造成的污染,发电还要燃烧煤炭,碳跟两个氧粒子结合以后,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以后,就是引起了全世界温室效应的后果,地球温度在升高,这是国际上很多会议都公认的,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煤炭要燃烧,要产生热量,就必然要产生二氧化碳。

  其他的还有废气,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氮氧化合物,这是造成酸雨的影响区域的环境,二氧化碳是影响全球的环境,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少烧一点煤炭,多用一点其他能源,这是我国能源的最重要的政策。[09:50]

  网友丛林漫步说目前我国能源极度紧缺,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目前三峡水电站在缓解电力紧张方面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今后是否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09:50]

  三峡发电形势非常好,它从1993年开始建设,1994年12月14日正式宣布开工,到2003年6月1号开始蓄水发电,船舶也可以通航了,目前整个工程大概完成了80%以上。

  但是同时建设的过程,三峡工程一共26台70万千瓦的机组,一台70万千瓦的机组相当于以前一个中型电站的容量了。它是分两部分,左岸有14台,70万千瓦的机组,右岸12台70万千瓦的机组,一共26台70万千瓦的机组,1820万千瓦总装机总量,三峡建成一期工程就是1820万千瓦。

  到今年年底为止,左岸的14台机组全部投产,现在还剩1台,很快在10月份就可以全部投产发电了,投产运行的情况是非常良好的。今年预计我们给国家提交的计划是480亿度电,实际上由于今年的来水情况也比较良好水力发电弊端,我们的装机速度提高了以后,加强了安全管理,今年大概可以发到500亿度电。500亿度电是很大的能源了,它主要是送到华东、华中和华南三个地区,缓解了这三个地区的能源紧缺状况,发挥了非常巨大的作用。[09:52]

  当然也不是说三峡电站可以解决全国的电力问题,那是不可能的。从明年、后年开始,右岸的12台机组也要相继安装和投产,我们计划2009年26台的机组全部建成。同时,我们在右岸的山里又建造了6台70万千瓦的地下电站,这地下电站并不增加多少电量,但是增加了储力,在电源紧缺的时候,比如说是用电高峰的时候,也可以投产,从年电量来讲,它不一定增加多少电量,但是储力增加了,因为用电负荷也不是一条线的,每天都有高峰和低谷,高峰的时候往往缺电最厉害,把更多的机组投入,水要用掉,对全年来讲,电量并不增加多少,但是解决了缺电的问题。这是属于二期工程,但是现在也已经开始投建施工了。[09:54]

  通过您的介绍,我们知道三峡水电站对缓解电力紧张发挥了重要作用。网友我为峰问,三峡工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09:55]

  三峡工程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论证,提出三峡工程一直到开工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决策过程,这个决策过程就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从孙中山先生提出来,到开工一共70年的历史。这个过程中研究的主要的问题,技术上能不能把电站建起来以外,最重要的还是生态和环境的问题,建了水坝以后,必然改变了原来河流的状态,虽然有的说是切断了河流,这其实是一种误导,不可能切断了河流,水还是要通过大坝下来的,而且通过调汛以后,可以得到更稳定的流量,洪水的时候,给下游减少了洪水灾害,把洪峰流量栏在大坝里,枯水的以后,下游的流量很小,有了三峡水库以后,下游的流量最少可以提高到五千,对下游的通航和工农业的用水都是有好处的。[09:57]

  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河流切断了以后,对水生物的影响可能比较大,鱼类原来在自然的河流里生存,修建了水坝以后,尤其是对一种回游鱼类,很知名的叫中华鲟鱼,本来要到金沙江产卵的,不能到金沙江产卵,怎么办呢?就只能在葛洲坝的下游产卵,这就是生态的变化,掌握了这个规律以后,我们建立了一个中华鲟繁殖场,人工孵化厂,经过人工授精以后,抚养出育苗,再投放到长江里去。基本上的概念,这个鱼类不会灭绝,这是一种很古老的鱼种。

  其他的鱼类,大部分都是分河段可以生存的,水库的形成以后,水库的水温发生变化,鱼类也要适应新的环境,可能会造成某些鱼类的消亡,这种事情都可能发生。问题是我们现在对鱼类的研究的基础工作不够,对河流里的种类、种群、数量电能是什么能源、生活习性都还没有掌握清楚,要进行长期的观测,所以鱼类会受到一些影响,是生态的影响电是否为清洁能源。[09:58]

  还有泥沙的淤结电能是什么能源,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认为泥沙的淤结不会形成把水库淤死,长江的泥沙比黄河少得多,一年输送的泥沙是五亿千万吨,这对长江的水位来讲是很少的,每一立方米的水里1.2公斤的泥沙,再加上水库采用随清排混的办法,减少泥沙对水库的郁结。除了这个之外,最主要的就是移民,因为水库淹没陆地面积5600万平方公里,下游4万平方公里的肥沃的土地得到了保障。当然弊端也会有,这个要通过实践过程不断地检测,采取措施,水库的优化调度来保护、改善生态和环境,这是可以做到的。[10:05]

  湖北宜昌的网友邹凯也提到了鱼类保护的问题,他还说,近些年来河北省的兴山县和秭归县等区域多次发生山体滑坡等灾害,这是不是因修建三峡工程造成的?[10:05]

  一部分有关、一部分无关。长江两岸的滑坡体是有史以来经常发生的,兴叹的滑坡体,三峡水库没有蓄水的时候就产生的大的滑坡了。修了水库以后,水位升高,对不稳定的掩体泡了水以后,会不会像踩了西瓜皮的概念就滑下来,经过长期的判断,有这样的现象,国务院做了决定,从三峡建设基金里拿出40亿人民币,投入了岸坡的加固,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加固工程已经完成,现在进入了第三期。对滑坡体的认识,新的移民绝对不要移在滑坡体上,搬到滑坡体上盖房子,看起来比较平的一块地,没了解地质状况的话是很无限的,现在都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勘探,基本上移民没有在滑坡体上,但是也有一些新的县城的城边靠近水面的岸坡可能要滑动的,所以都进行了加固处理,这个工程还在继续形成。[10:06]

  网友邹凯说水电工程在国外发展得怎么样国际上始终有一种言论,反对水电和反对建坝,以您的经验,讲一下这种情况。 [10:06]

  这是一种误导,西方发达国家建水电站都比较早,上个世纪三十年始,美国大规模建了水坝,欧洲也是修了大量的水坝,水坝不是无限制的什么河流都可以建,在中国最多也就4亿千瓦,可开发的尽可能都开发了,因此西方国家建坝已经大大减少电能是什么能源,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任务,美国也是大型的电站都已经建成了,现在主要还是烧煤。水能资源的是有限的,对每一年来讲也是有限的,是由多种能源才能支撑着对电力的需求,西方国家并不是说不建坝了,说莱茵河上再建坝不是开玩笑吗?说在长江下游南京、上海来建坝也不可能,上游建坝也是有限的,建坝的条件要求非常的苛刻,并不是哪里都可以建坝的,地址条件要良好、水资源要利用充分等等多种因素,说西方不再建坝是一个客观的事实,他已经建的差不多了电是否为清洁能源。我们发展得比人家晚很多,人家是后工业化时代,我们是工业化的进程中,能够多用一点清洁的能源是完全正确的。现在还有一种,说国外都在拆坝完全是一种误导,美国拆了500多坝,中国也在不断的拆坝。美国5米-8米都称为坝,中国有多少?86000多坝他每年会拆到一部分坝,有些水为了灌溉或者是为了小农庄,比如自己的领地里面修建一个小电站,大部分的电站都覆盖了,小电站完成了历史的使命,就拆了,7万多拆到5万多了。中国也在不断的拆坝,水利部反映自然跨坝就200多,大的坝基本上没出现什么问题。美国的大的坝也没拆,几十米拆的坝也有,但是总体来讲,并没有进入拆坝时期。我去访问美国的时候问了相关的官员,他说美国建国以后,几乎每天都会建一座坝,到现在的7万多坝,每天也会拆坝,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水电站是古老的经典的水能利用的办法。第一座是美国1892年,中国是1912年第一座水电站,水电站也是有一个发展,不是无穷无尽的修水电站,中国还处在一个方兴未艾的时期,还要大量发展的过程,早开发出来其他的能源有什么不好?[10:07]

  好,我们的视频之访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刚才陆总介绍了我国的开发现状,以及水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优势,网友也提出了大量的问题电是否为清洁能源,接下来的时间请陆总作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我们一会儿强国论坛再见。[10:08]

  陆院士,江南最近几年连续高温是否和三峡大坝有关?三峡大坝是否阻碍了长江水的调温作用? [10:14]

  现在气侯在逐步变暖,这是由于地球的大环境变化,大家都知道,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有害气体,所以京都议定书也规定,世界各国要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现在我们人所感觉到的是不是温度高了,还不能完全决定是因为地球变暖了,也许今年冬天又特别冷呢?

  地球气温变暖,反映的是整个的地球的环境,不是人某一个感觉的问题,所以大家要理解这么一个情况。大家看过一个美国的电影《后天》,这个电影反映的是寒冷,北半球变得这么寒冷,但是是由于地球变暖形成的,是由于南极冰盖的熔化改变了洋流,洋流可以把热量带来带去,改变了原来的暖流,造成了北半球的寒冷,不是说今年夏天感觉这么热,是不是因为地球变暖了,或者跟三峡有关系。三峡是地球上极其微小的活动,不可能造成地球温度的变化。[10:15]

  要谈大坝对生态的影响,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生态。生态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存的相互关系,修了水坝以后,会产生哪些生物相互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呢?主要是水生物,因为河流里面本来就有鱼类和其他的水生物,修了大坝以后,水温发生变化,河流阻止了水流原来的流态,这样的话就会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生活状况,这是最重要的生态环境。

  第二个最重要的生态环境是水库淹没了土地以后,居民要搬迁,这是人与人之间的生活状况的改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都是应该有对策的,一个是对于鱼类来讲,我们要采取办法能够维持它的生存条件,这有很多办法,要说的话可能就很长,比如说修建鱼道电是否为清洁能源,开辟新的产卵场,或者用人工的办法来繁殖它,这些都是可以的,但是我们目前主要是对鱼类种群的生活原始状态并不了解,所以要长时期进行研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提出相应的对策。人类的搬迁也会造成一些生态环境的变化,人是有智慧的,是高度智慧和情感的生物,人搬迁就要衡量原来是什么样的状态,搬迁以后是什么样的状态,要进行分析,就以三峡工程为例,三峡工程要搬迁113万人口,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要占领原有的陆地面积600多平方公里,但是获得的是下游平原地区江汉平原富饶的平原地区4万平方公里,一个是600,一个是4万,4万平方公里的安全保障,所以用少量的土地取得大量土地,劣质的土地换成优质的土地,这对人来讲总体上是有利的。

  要处理好移民的安置和继续发展的条件,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保证这些居民虽然搬迁但是还能够得到良好的生活状态水力发电弊端,这是我们的任务。[10:21]

  三峡的上网电价现在是2.5毛一度电,但是电到用户中间还要经过输电、配电和供电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要发生费用,所以到用户手里的电就比较贵。这个电价目前不是完全靠市场来调节的,而是国家要控制的,因为水的资源也好、煤炭资源也好,都是国家的资源,这就有一个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现在有的人说是水电站就是有利益集团驱动,这些话都是错的,都是国有企业,在目前市场经济还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不可能完全靠市场来调节,但是我们以后的方向就是电价要向市场的方向发展,现在还是由国家来制定的电是否为清洁能源。[10:22]

  请问嘉宾,西方国家为了生态、为了子孙后代,已经不在江河上建或少建水电站甚至拆除原水电站,而我国却大建水电站,你能谈谈这二者的区别吗?究竟那种做法对子孙好些呢?[10:24]

  这也是一个误导,并没有了解真实的情况。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是在上个世纪三十年始大规模兴建水电站,欧洲这些发达国家都是在二战以后大规模地建了水坝和水电站。这个水电站也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无休止的建,这些国家开发了差不多70%、80%,中国的开发程度才25%左右,并不是说西方国家已经不再建了,会不会有一些电站要拆掉,这有可能,都是小型的电站,没有国家的主力电站。

  中国也拆掉了一些小电站,最古老的石龙坝电站已经停止发电了,因为是很小的电站,已经过时了,所以并不是说已经进入了拆坝时期,或者停止建设水电站的时期电能是什么能源,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10:25]

  风力发电是大自然的可再生能源,是需要发展的,但是它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全世界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哪个国家主要是依靠风电来解决全国的电力需要的。风电是要发展,但是风电也有很多问题,不是说什么地方都可以建风电站的。

  比如说北京不可能,没有一个稳定的风,只有沿海、海岛和中国的新疆,或者大的湖泊,有稳定的风源,它的造价还是非常贵的,所以没有达到一个商业化的水平。风能目前没有办法储存,有风的时候就转,没风的时候就停,所以要选择有风能资源的地方兴建风电站,这个是要发展的,但并不是说风电站就能马上代替水电站或者烧煤的电站,这是不可能的。[10:28]

  世界上所有的大坝,水电站工程,绝大部分都是可以开发给旅游参观的,这也是一个科普的教育,也是可以欣赏大坝的震撼性,供人们来欣赏的。大坝形成的水库,以及人工建筑物的景观是非常优美的,所以在安全的前提之下是可以开放的。[10:30]

  目前中国的电力各种电源的比例是火电、煤电占了70%以上,水电大概25%左右,其他的像核电站大概占了1—2%,电力的比例主要是资源决定的,看起来中国的水电站储力占25%左右,年电量占15%左右是合适的。[10:31]

  黄万里教授是我们非常尊重的水利界的老前辈,他的主要功绩应该说是对三门峡提出了非常重要的质疑,三门峡水库是我们一个失败的例子,如果按照黄万里教授原来的意见,可能可以避免这个错误。但是长江三峡和黄河完全不一样,它的泥沙含量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所以黄万里同志没有对三峡工程提出太多的意见,在论证过程中吸取了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经过长时间的分析以后,得出的论证结论是三峡工程应该建设,而且早建比晚建要好,因为黄万里当时年事已高,所以很少参与这个工程的决策过程。[10:35]

  电力领域的垄断是不是造成电荒的根本原因?能不能在保障人民福利的前提下适度开放? [10:35]

  目前电力的紧缺是经济发展供需的矛盾,电力体制的改革正在进行,这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了,就是要打破过度垄断的状态,要逐步改革到位,大概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解决。所以这并不是由于电力垄断而造成的电荒,打破了垄断可以得到更合理的电价。[10:36]

  请问嘉宾,三峡拦住水后,上游的卵石泥沙是否排不出,长期堆积成山,河床越来越高水力和水利的区别,会堵会淹。 [10:48]

  河流里的泥沙是客观存在,修建了水库以后,泥沙肯定有一部分要淤积在水库里,对细颗粒的泥沙,通过坝前的冲沙以及蓄清排浑的方式可以解决。对于大颗粒的泥沙,容易在水库的末端淤积,会堵塞河流,这是我们修水库的最重视的一个问题。

  三峡水库经过了多年的模型实验,根据泥沙资料模型实验,这个淤积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三峡水库的末端是在重庆的河段,如果淤积了以后,会影响重庆的港口淤积,影响通航。事实上,在重庆以上的长江的干流、支流都在不断地兴建水库,有一部分粗颗粒的泥沙又分散在上游的水库里,所以三峡水库末端的泥沙经过多年的实验,影响并不是太大。大概到了七八十年以后,就可以做到冲淤平衡。

  长江的上游还在不断地兴建水库和水坝,通过重庆的泥沙量会逐步递减。三峡水库在2003年6月1日蓄水以来,经过这几年的观测,来沙量是逐年递减,当然这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观测,必要的时候,为了通航,港口就要进行一定的疏浚。[10:50]

  教授,我看过拍摄的一个三峡大坝的纪录片,十分震惊。片中说,这个大坝严重破坏了文物、生态,而且要进行及其大规模的搬迁,很多的古镇就这样破坏了。而且,由于大坝太大。不可能解决泥沙积淤问题。而建设大坝的重要原因竟然是好大喜功。请问,我们真的冒着破坏永远不能修复的重要文物和历史遗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去建造一个很有风险的三峡大坝吗?这值得吗?请客观、坦诚地回答我的问题,因为三峡大坝背后的故事我知道不少,别敷衍我。谢谢您![10:50]

  三峡水库要淹没的地区有一些古镇,但是这些古镇都是极其破烂的古镇,房屋结构是极其简陋的,因为也没有其他的资源,经济落后,也没办法来改变这个落后的状况,居民的生活质量是很低的。对于古代的一些文化古迹,都已经进行了保护和搬迁,对居民来讲,重建家园,因为由于资金的投入,他们的生活质量比原来大大提高,这是一个现实,可以到现场去看一看就了解了。[10:50]

  嘉宾:南亚国家政府已多次反映中国境内工程造成他们下游的水源环境污染,您们考察为何不说这情况? [10:51]

  水质污染是由陆地上的垃圾和废水和污水向江河里排放造成的,并不是由于水坝工程造成的。至于国际河流境外的是不是有这样的反映,我还没有听到。水污染的治理不管是国际河流还是境内的河流,都需要进行治理,河流不是排污沟,不能把污水、废物都排到大海里去,这样大海也会污染,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就应该重视的问题,现在国家环保局也好,全国各级政府都很重视污水和垃圾的处理,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才能做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这需要相当长的一个时期。[10:52]

  请问嘉宾,怒江工程有没有个说法了?还有因环保问题而停工的溪洛渡工程何时复工? [10:52]

  怒江工程现在也没有开工,是处在一个规划的前期过程,所以也不存在停工的问题。怒江是要开发的,但是怎么开发,要经过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价,我认为怒江的开发是对生态环境只会有利不会有害。溪洛渡是金沙江的工程,溪洛渡水电站现在已经开始“三通一平”,做开工前的准备电是否为清洁能源,也没有停工,所以也不存在复工的问题。[10:52]

  陆先生,我们都知道,经济发展有多种途径,而环境破坏是不可逆的。而怒江水坝建设也是属于这种情况吧。对此,请问陆先生有何感想?[10:55]

  经济发展应该坚持我们国家制定的科学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就是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这就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途径。而环境破坏是不是不可逆的,这也不对,环境破坏了以后,是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是可逆的,可以把恶劣的环境改变成良好的环境,这已经有很多例子,国内国外都有很多例子。[10:56]

  请问院士,三峡工程三十年后真的没有问题吗?如果象三门峡一样,您觉得您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10:58]

  对一个工程总要有一定的预见性,三十年之内三峡工程目前看来不会有任何问题,而且六十年、一百年以后,这个水库还能保持80%以上的容量,不至于造成像三门峡一样的后果,这是我们要对历史负责的。[10:58]

  陆院士,您刚才说——“我认为怒江的开发是对生态环境只会有利不会有害”电能是什么能源,这话是不是太绝对了点? [11:02]

  因为怒江现在的生态已经受到了很严重的破坏,主要的原因是贫穷跟人口的增长,应该有的植被都遭到了破坏。但是这些居民有生存权,他靠山只能吃山,把很陡的山坡都开垦了,而产量极低水力和水利的区别,在低海拔的部位茂密的森林早已经没有了,所以为了挽救这个现状,就应该加快怒江的水电开发,使这个地区能够富裕起来,把一部分居民搬迁出去,让他们拥有现代人生活的最基本的条件,这是我们的责任,所以这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的措施,要在开发中保护环境,在保护中来开发。[11:02]

  嘉宾,三峡到现在为止对生态的影响有没有显现出来,比如海水倒灌,中华鲟数量等等。 [11:03]

  三峡水库形成对下游的河道流量改变不多,虽然进行了一定调节,但是改变不多,所以不可能因为三峡水库的调蓄而形成了海水倒灌,在下游河段海水倒灌是自古以来就是自然状态,跟三峡工程没有关系。中华鲟我们现在每年人工繁殖以后投回到长江里去,大约有几十万尾,这个鱼要到大海里生存15年以上才会返回来,所以现在还没有能够找到投放的鱼苗已经有返回的现象,因为时间太短,而且在鱼身上做的标记,它在大海里生长了15年,就长了2米多,在小鱼身上做了标记,长大了都看不清了,这还是一个科学问题,需要长期研究的。[11:05]

  感谢网友们提的问题,当然要回答所有的问题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之内,也希望大家更多地关心中国的水电建设和三峡工程,按照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来指导我们所有的行为。谢谢。[11:05]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