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水力能源

水和电是什么资源电力新能源

  能源,既是能量产生的来源,又隐含着无限力量

水和电是什么资源电力新能源

  能源,既是能量产生的来源,又隐含着无限力量。在全新的生产消费方式之下,能源互联网将会有怎样的力量迸发、怎样穿行于更具想象力的商业世界之间,实现通信技术与传统新兴能源的实时交互、带给人们更多新奇的体验与欣喜,将是处于互联网黄金时代中的从业者与使用者最乐于想见的。

  5月30日的“第一财经技术与创新大会”上,多位行业人士就能源、技术、创新及彼此之间的融合、未来演变等展开了深入探讨。

  在德国生活了15年的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590.SH)首席技术官廖宇,见证了整个德国新能源从无到有,从0到30%、100%的历程。“能源有三个问题没办法解决:第一,能量不连续;第二,能源有这么多形式(化石、新能源、风、光),没有单位可将它们统一;第三,也是最难的---能源一直以层出不穷的形式存在。”

  信达证券首席区块链专家曹寅则表示,能源推动历史、引领了潮流。当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使蒸汽动力成为现实,英国发生了工业,之后整个人类对于自然资源利用的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世界如今又来到了核电时代,能源利用的方式虽有改变,但与以往相比本质并无太多区别。“而现在,我们正在进入第三次,从一个化石能源跨入自然能源时代,风、光、潮汐都来了。这些能源的特点在于,无法像操纵一个煤块、一个燃料棒那般控制。因此,这次是能源与新技术之间的,以前是集中化,这次是分布式、去中心化,所以如何在这次能源中理解生产管理的本质,非常重要。”

  天能集团首席科学家李文则用了另一种诠释方式,“虽然大家认为新能源是太阳能、水能、风能等,不过这类能量实际上很早就存在,应被叫做人类使用的新能源。而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也是相对于人类发展历史而言的定义,即便是煤炭、石油,在一定时间内它们也可再生,所以能源互联网时代中,传统与新能源的储存(即储能)重要性凸显,储能的使用也随之上升。”

  从能源再到能源互联网,不仅是能源产业链的延伸,也是创新技术与能源之间碰撞出的新火花。它可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令人们更便利、高效、清洁地利用。

  未来的“能源互联网”会有什么不同,人们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廖宇举了一个身边的例子:上海一张车牌标价8万元甚至更贵,但新能源汽车就有补贴、未来上路的电动汽车将更多。“大家会对新能源电动车所带来的改变有所触动。我们也看到,手机硬件设备的升级使得移动互联网有很大发展。那我们就更加认定,电动汽车也像移动互联网一样,不仅有商业价值,也带有强烈的互联网属性。”

  锦浪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一鸣则说道,未来10~20年,全球分布式的能源将发展到一定阶段。“同时我也相信,每一个消费者不仅是能源的使用者、消费者,也是能源的发生者、转换者,甚至发电站。以后,能源的发生端和消费端可能融为一体,能源传输链会缩短。我自己从事的是电网逆变器领域,这类设备里集聚着发电信息、智能家居信息。发电、消费是一端,输电的时间和方式也会产生很大变化,更具实用性和高效性。同样,能源互联网的终端,控制中心会有家居信息的集成、传输,这是我眼中未来能源互联网的模样。”

  杭州赛昂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廷斌也表示,“现在每个人都有智能手机,每天用完之后点开它就可看到APP的流量占了多少。能源互联网成熟后,点开手机,你就知道家里的冰箱、空调和电动车充了多少电,充电过程中,甚至一度电花了多少钱也会显示出来。”

  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能源互联网首席顾问周滢垭的观点更为鲜明,“现在人们都在问,什么是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会带来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不重要,它只要解决我们在能源上的痛点就可以了。我们身处于上海,人们在这里如果用得起绿色、安全、价格可承受的能源,能源互联网就实现了。”廖宇也补充道,“上海有2200万常住人口,3000万的总体人口,一年的电力输出量消耗量与纽约接近,最高电力负荷超过3000万千瓦。上海平常的用电量2000万千瓦,天气一炎热就多出了1200万千瓦。今后,可调节的电力会留给家庭内的智能家具、电动车、储能设备等。我们常常谈起共享经济,你的车每天开4个小时,你的能源能不能拿出来;你的房屋屋顶是不是也可以拿出来发电,这就是能源互联网。”

  李文也看到了能源互联网的储能技术发展空间,“将来,每一个人家里会有一个储能电池。储能电池做什么用的呢?目前电价随时间轴变化,晚上的电最便宜,所以未来我们可以将晚上用不了的电储存起来,甚至有的人也把太阳能的能量存起来。无论是储能电池还是系统电力新能源,都会更有效率、资源也获得了最大的利用。”

  周滢垭就说,现在市场中不缺能源、互联网人才,缺少的是愿意进入此业的IT与研发人才、金融与媒体人才,他们可以为能源互联网领域带来更多的创想、经验,推动产业有更多的投资和回报。

  王一鸣也表示,从未来能源互联网发展的角度看,现在是向下推广,由国家至省市、县城、村庄,使供电侧和需求侧实时互动。不过,某种程度上目前国内的政策体制还不够健全、部分环节衔接不足,主干电网和分支连接也有待完善,这不仅需要政策的突破,也需要技术的完善,这是一个过程。

  吴廷斌则以光伏行业为例,谈到了未来的挑战,“到今天为止,光伏这一行中同质化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产业规模巨大,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不多。所以赛昂坚持这么多年潜心开发我们自己的核心技术。我感觉,大家也需尽一切可能避开同质化竞争,要对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找出差异化市场电力新能源,再发挥优势,重新出发。”

  曹寅也说道,能源互联网的落地还有不少瓶颈:可再生能源设施还是偏贵,相关政策没有完全放开,“还有一点在于信任。能源互联网的一大特点是,各类消费者和生产者等参与主体的系统化、互动频繁化,这时如何信任身边发电的人水和电是什么资源,发电企业如何信任买电的人会按时付电?在中国,发电企业要把电卖给用户水和电是什么资源,把电按时按量收回来,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