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能源资讯

能源市场指什么能源的四个分类

  不仅要有能源生产和消费等硬指标,还要有包括能源技术、能源效率、能源治理水平、能源话语权、能源文化等软实力指标能源的四个分类

能源市场指什么能源的四个分类

  不仅要有能源生产和消费等硬指标,还要有包括能源技术、能源效率、能源治理水平、能源话语权、能源文化等软实力指标能源的四个分类。

  胡森林,现任中海油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党委,高级经济师。兼任中央企业青联委员,国家高端智库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理事会理事,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青年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能源评论》编委以及多家媒体专栏作家。在主流媒体刊物发表能源经济论文及评论数十篇,出版著作十余部,能源领域有《能源大变局》《破解石油迷局》《能源的进化》《神州脉动:能源改变中国》《百年石油中国策》,版权输出到7个国家, 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为高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讲授能源相关课程。主持过多项重大报告撰写、管理成果研究和行业政策调研,获得重要批示。

  1. 当今世界总体上仍然处于石油时代,油气仍占主导能源地位,并在未来较长时间依然是重要能源。由于前些年页岩油气等技术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不景气与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油气消费大幅缩水,世界石油出现供大于求情况,并将持续一段时间。

  2. 全球正处于第三次能源转型过程当中,总的方向是向更清洁低碳的方向转型,但各国转型的模式、路径和节奏并不一致。

  3. 由于石油生产地与消费地的地理分割,油气行业与生俱来具有国际化特征,叠加大国博弈与地区争端,地缘依然是影响全球能源格局和市场供需的重要因素,石油依然具有商品、和金融三重属性,但大的石油战争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4.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大的潮流,给各国带来相应的减排控碳压力,甚至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和道德压力。从很多国家到能源企业,碳中和、净零排放的目标和时间表已经提出,但实现起来挑战重重,需要全球一致行动。

  5. 资源依然是争夺的焦点,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的技术、产业正在孕育,蓄势待发,技术创新将成为未来能源竞争的核心,特别是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加速了这一进程。储能、核聚变、无线充电等技术能否取得突破备受关注。

  6.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正在快速发展,竞争力逐渐增强,但总的基数还很小,在各国发展不均衡,一些领域的发展路径还在探索(比如氢能),油价下降也降低了新能源的竞争力。未来的能源格局将是多能互补、系统集成的能源体系,各种能源都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从全球能源结构来说,可能煤、油、气、可再生四分天下的局面。

  7. 全球能源领域发展存在的种种问题,如市场供需不稳定、能源贫困与能源鸿沟、控温减碳难以协调行动能源的四个分类、生产国与消费国的利益得不到有效平衡等,根源在于缺乏一个良好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重建全球能源治理体系的任务刻不容缓,这也是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部分,其中中国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非常艰巨。

  1.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大国与消费大国,能源需求仍在持续上升,由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质量等原因,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仍然较大,能源强度、能源密集度等指标没有明显降低,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短时间内难以完全脱钩,节能减排能源市场指什么、提高能源效率的潜力巨大。

  2.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中国还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上中国终端用能的电气化程度不高,使我国总体上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大,而且短期内难以大幅降低,由此也带来较高的油气对外依存度。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油气行业启动了增储上产“七年行动计划”,取得了成效。

  3. 中国“四个、一个合作”的能源生产与消费与世界第三次能源转型同步,但具有自身特点,总的方向是化石能源清洁化与清洁能源规模化。中国能源转型将主要沿着清洁化、电气化两个路径推进能源市场指什么。

  4. 能源的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管网公司的成立、电改的深入、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改革思路以及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等能源市场指什么,将使市场主体增多,竞争更加激烈。但要打破中国竖井式的能源发展格局,联通行业壁垒,以及政府监管职能上进一步构建和培育统一市场、优化政策供给和市场要素供给、环境负外部性监测及定价等,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5. 天然气加快推广利用意义重大,扩大天然气在能源使用中的比重,对于优化能源结构与减碳减排非常重要,而且与未来的新能源体系能很好衔接。天然气已定位为主体能源,在四大应用领域中(工业、发电、交通、民用),发电领域的潜力最大能源的四个分类,可以取代更多的煤电,交通领域有望单点突破,民用领域在区域市场仍有潜力可挖。天然气发展空间和潜力很大,但目前在政策、市场、技术、发展模式等方面的障碍仍然存在,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亟需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

  6.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取得一些成效和进展,能源合作成为“一带一路”的基石。如何从能源项目合作拓展到经贸合作,将能源合作与外交大局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7. 能源发展将逐渐从资源主导转向市场主导和技术主导,谁贴近用户、谁掌控终端,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具有更大优势。在中美经贸斗争的大背景下,攻克“卡脖子”技术成为“华山一条道”,挑战很艰巨,但做比不做好,早做比晚做好。数字化技术在能源行业的总体应用程度偏低,数字化转型将释放巨大潜力,在生产端、消费端、转换端、运输端将带来很多新的业态,乃至重塑整个能源行业。

  8. “十四五”乃至再往后一段时间,发展最不确定的是新能源,虽然成本下降很快,但总体规模偏小,市场环境不完善,加上补贴退坡等因素,会使新能源在曲折中前进。

  9. 整个社会的能源素养不高,就是对能源知识的了解、对能源与社会、能源与自身关系的认识以及善用能源的能力总体缺乏,因此带来很多隔膜和误解,带来了能源改革发展的困扰和阻力。如何增强整体能源素养,是整个社会的事,其中能源产业链上的企业承担着重要责任。

  10. 中国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能源强国。不仅要有能源生产和消费等硬指标,还要有包括能源技术、能源效率、能源治理水平、能源话语权、能源文化等软实力指标。这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