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能源资讯

北网能源是什么项目新能源汽车招商网

  1 月 16 日晚,标致雪铁龙集团微信公众号「PSA 集团」发文宣布,PSA 集团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的合并交易于即日正式完成,双方以 50:50 合并成立一家全新的集团:Stellantis

北网能源是什么项目新能源汽车招商网

  1 月 16 日晚,标致雪铁龙集团微信公众号「PSA 集团」发文宣布,PSA 集团与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FCA)的合并交易于即日正式完成,双方以 50:50 合并成立一家全新的集团:Stellantis。

  随着这笔合并案的落地,拥有 FCA 集团超过 44% 投票权的阿涅利家族控股公司 Exor 将成为 Stellantis 最大单一股东,持有 14.4% 股份北网能源是什么项目。标致家族增持 PSA 集团股份后将持有新公司 7.2% 的股份,而法国国家投资基金 Bpifance 和东风汽车集团分别持有 6.2% 和 5.6% 的股份。

  有业内人士表示,PSA 与 FCA 的合并是应对车市寒冬以及电动化转型趋势下的一次报团取暖。从之前的大众与福特、宝马与戴勒姆,到现在的 PSA 与 FCA,说明汽车行业正在从壁垒高筑走向开放共享。

  近日在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现场,我们发现了一台ARCFOX极狐品牌下纯电动轿车αS的展车。据了解该车型定位于中大型轿车,将提供两个动力以及三个续航里程版本,其NEDC续航里程分别达到了525km、603km以及708km。据此前信息显示,这款纯电轿车有望于2021年初上市。

  动力方面,αS将采用前后双电机布局,并有两种动力版本,电动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60kW和320kW,峰值扭矩分别为360Nm和720Nm。据了解该车型的风阻系数低于0.26Cd,共有三种续航里程版本,分别是525km、603km以及708km。

  曾经价格高不可攀,只能用于Robotaxi、无人配送车等测试的激光雷达,在2020年底、2021年初迎来了性的转变。近日,多家车企携手激光雷达供应商,相继公布了量产上车时间表,且都指向2021年。这绝不仅仅是偶然,激光雷达领域似乎正迎来骤变前夜。 小鹏就官宣将在2021年推出的全新量产车型上使用“国货之光”大疆孵化的Livox生产的定制版车规级激光雷达。 在车企的密集布局下,激光雷达进入每一辆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其前装量产似乎也成为推动L3+自动驾驶布局的重要一环。作为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新增零部件,激光雷达量产上车的时代已经开启。

  种种迹象均表明,激光雷达正处于爆发的前夜,不管是车企,还是传统Tier1,还有跨界玩家,无数企业投身其中。在这充满“变量”的赛道上,成本的阻碍即将被打破,那么我们没理由不期待,2021年激光雷达的商业化落地。

  1月19日上午,威马汽车全新车型W6量产版正式在湖北黄冈生产基地下线。该款车型的最大特点是威马汽车和百度Apollo平台联合开发打造,采用7纳米制程工艺车规级高通8155芯片、5G网络和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能够在特定场景中实现无人驾驶功能。在市场投放方面,该款车型计划在2021年上半年交付。

  在发布会现场,威马W6展现了其在特定场景下实现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功能。当自动驾驶功能开启之后,车辆能够通过传感器自主识别路况信息,同时车辆也会主动操控头灯、转向灯。而在自动泊车时,车辆能够快速侦测周围环境,并自动选择采用何种泊车模式,计算路线以及泊车操作时间都还是比较快的。

  当广汽、蔚来等车企陆续宣布将研发续航1000公里的汽车时,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兜头浇了一盆冷水。沈晖质疑的理由是,如果未来两三年内充电设施、换电设施逐渐完善,是否还需要汽车带着1000公里的电池到处跑?他认为,车企需要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以及具体基础设施的建设,来配置不同续航里程的车型。“比续航里程更重要的是,每度电的效率是多少,实际能耗是多少,讲效率更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在沈晖“炮轰”1000公里续航意义不大的同时,威马汽车还宣布目前已经开启下一代全新智能化整车平台的研发。2021年,除了即将上市的W6外,威马也会有新的产品布局To B出行领域的发展;同时,威马将布局换电技术,推出续航里程在800公里以上的车型,同时推进固态电池研发和热管理系统升级。

  日前,蔚来官方App正式上线日,购买全新蔚来ES8、ES6以及EC6的用户即可选择0首付购车方案。

  据蔚来App介绍,用户0首付购车的36期年化费率为2.99%,且当用户购买服务无忧或车辆保险后,便可提车。蔚来还以补贴前售价41.6万元的ES6运动版(100kWh电池版本)为例,个人用户可以享受的补贴金额为1.8万元,选择BaaS电池租用后可再减12.8万元;选择0首付购车,用户月供为7567元,电池租赁服务费为1480元/月。此外,未购买服务无忧的用户需额外支付80元/月的电池保障费用。

  考虑到用户的一些个性化定制、选装,蔚来成用户参与0首付购车方案仍需支付两万元定金,已支付的两万元定金将直接转为购车款;而0首付的一些融资租赁相应服务由上海蔚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提供。最后,“0首付购车方案”预计于2021年2月初正式上线蔚来App金融计算器。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来,苹果即将推出电动汽车的报道屡见报端,然而据韩国媒体eDaily报道,苹果已将生产任务交给现代集团旗下的起亚汽车。起亚计划在其位于佐治亚州的一家工厂为这家美国科技巨头生产Apple Car。

  现在,起亚计划在与苹果合作期间使用佐治亚州工厂,该厂届时将有望成为Apple Car在美国的生产基地。不过,这笔交易就像Apple Car本身一样,被曝光的细节还很少。尽管有报道称Apple Car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前亮相,但实际上这款电动汽车成为现实还有一段路要走,业内目前预测该车有望在2024年上市。

  根据目前曝光的信息,这将是一款全电动汽车,可能会采用“下一级”单电池设计,比现有的电动汽车电池续航里程更长,安全性能更好新能源汽车招商网。该车还将配备全自动驾驶系统,使用苹果公司开发的激光雷达系统来查看周围的环境。有趣的是,据说Apple Car针对的是私家车市场而不是网约车服务项目。

  1月21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发布了最新一批测评结果,作为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中首款进行测试的豪华中大型电动SUV,理想ONE在车内乘员安全评价获得G(优秀)、车外行人安全评价获得G(优秀)、车辆辅助安全评价获得G(优秀),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指数获得M(一般)评价。

  作为首款参加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评价的豪华中大型SUV,理想ONE表现非常出色,而这也体现了理想汽车从研发开始对车辆安全、人员安全一直以来的高要求。而在前不久中国汽车健康指数(C-AHI)中,理想ONE在车内挥发性有机物(VOC)&车内气味强度(VOI)、车辆电磁辐射(EMR)两项评级中获得双五星评价,并成为2020年度中国汽车健康指数推荐车型。

  1月22日讯,针对日前外媒“爱驰汽车正在寻求以2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的消息,爱驰汽车回应表示,对此暂不予以评论。消息称,本轮融资将在爱驰汽车在美国IPO之前完成,滴滴出行是考虑参与本轮融资的潜在投资者之一。另有爱驰汽车内部人士表示,“我们并不掌握这个消息。”

  1月22日上午,蔚来宣布调整用户终身免费换电权益,自2021年1月22日起支付定金购买蔚来车型的用户,若选择免费充电桩,由原来每月前6次换电收取电费免收服务费调整为每月前4次换电免费;若选择放弃充电桩,每月前6次换电免费保持不变。

  1月22日,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国新、中国东方联合发起的国能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合伙协议在北京签署,该基金整体规模为100.2亿元,主要投资方向为风电、光伏产业,以及氢能、储能、综合智慧能源等新兴产业的新技术项目。该笔基金投资运作后,预计将撬动约500亿元的资金流向新能源产业,可促使超过600万千瓦的风电、光伏项目落地。

  1月22日,从东风汽车集团公司旗下的智新半导体有限公司获悉,年产30万套功率芯片模块的生产线月将投入量产,产品可打破海外垄断、替代进口,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

  1月22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长江汽车的意向重整投资人已近10家。其中,不仅有从事整车制造行业或上下业的企业,更有其他业态投资者。1月14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对长江汽车做出重整裁定;1月21日,长江汽车管理人发布了重整投资人招募公告。

  华域汽车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所属企业华域麦格纳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总成产品,并已获取德国大众全球电动汽车平台、美国通用汽车全球电动汽车平台等电驱动系统项目定点,其中为德国大众全球电动汽车平台--MEB项目配套的电驱动系统总成已于2020年11月启动批量生产并发运欧洲,该产品为MEB四驱车型的辅驱。

  据外媒报道,一家法国公司计划在3年后的奥运会到来之前,说服1万名巴黎出租车司机改用氢动力汽车。

  1月19日,这家名为HysetCo.的公司表示,已经完成了8000万欧元(约9700万美元)的融资,旨在加速向氢动力汽车的转型。丰田汽车和法国液化空气公司(Air Liquide SA)持有该公司的部分股权。

  :1月22日,中恒电气微信公众号发文称,日前,中恒电气收到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通知:经过对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技术研发、生产能力及产品价格的全面审核,决定选择中恒电气作为小鹏汽车大功率充电桩产品供应商。

  小鹏汽车是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设计及制造商之一,小鹏汽车为小鹏车主提供终身免费充电服务。自2020年9月宣布小鹏超充站点免费充电服务启动后,小鹏汽车在95天内实现100个城市、670个站点终身免费充电服务,成为行业中最快实现终身免费充电的造车企业。随着小鹏汽车新款车型的上市,配合新款大功率直流桩,可以实现更大功率的充电,为车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此次成功入围小鹏汽车的大功率直流充电桩供应商,是中恒电气继国家电网、小桔新能源、Bp石油、国网恒大、联联充电等重要运营商合作伙伴之后,与新能源头部车企开展充电桩产品深度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电动汽车具有高效节能、零排放等突出特点。多国积极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和法规,完善电动汽车产业链,加速推广电动汽车,促进低碳环保出行。

  普华永道旗下咨询机构思略特近日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三大汽车市场欧盟、美国和中国新电动汽车注册数量将超过1740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份额接近27%。在降低能耗、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许多国家将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视为拉动经济持续复苏的新增长点。

  欧洲替代燃料观察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称,2020年欧洲电动汽车销量突破100万辆大关,较2019年增长3倍,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从2019年的3%升至10%。普华永道预计,2035年,电动汽车销量在欧洲汽车市场中的占比预计将达到67.4%。

  数据显示,2020年,德国作为全球第三大电动汽车市场,纯电动汽车销量超过19.4万辆。英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注册量分别逆势增长185.9%和91.2%。爱尔兰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新车销售逆市上扬,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6.1%。挪威电动汽车销量近7.7万辆,在新车总销量中占比达到54.3%,成为全球首个全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过半的国家。法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53万辆,同比增长201.34%。在日本,目前销售的乘用车新车中,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非传统汽油车的占比约40%,其中以混合动力车为主。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约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50%。根据中国工业汽车协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约400万辆,同比增加约90万辆。

  各大车企纷纷加快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步伐。宝马近日宣布将改造其德国工厂以生产电动汽车和相关零部件。宝马公司首席执行官奥利弗·齐普泽表示,宝马计划在3年内将其车辆的20%实现电动化;2020年特斯拉共生产了超过50万辆电动汽车,较2019年增长36%;通用汽车首席执行官玛丽·博拉表示,到2025年将向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投资200亿美元,通用还计划在2023年前推出20款电动汽车车型。

  由于全球环保标准趋严和消费者需求提高,多国纷纷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支持电动汽车技术研发,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全产业链和生态建设。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最近发布报告称,根据欧盟对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规定,自2021年起,欧盟境内新乘用车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得高于每公里95克,到2025年和2030年,则需要在这一基础上再分别降低15%和37.5%。对此,欧洲汽车厂商相继公布转向电动汽车的投资计划,欧盟和各成员国也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北网能源是什么项目。

  2020年,德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购车补贴,消费者购买4万欧元以下的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每辆可分别享受6000欧元和4500欧元的政府补贴,补贴额度增长了50%;车价高于4万欧元的车型,分别可获得每辆5000欧元和3750欧元奖励。此外,德国还计划2030年前在全国建设10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桩。

  法国汽车制造商协会(CCFA)表示,法国政府为汽车行业提供了数十亿欧元的疫情救助金。车主若将碳排放量较高的老旧汽车置换为符合现行碳排放标准的新车或二手车,便可以得到高达数千欧元的补贴。法国政府已将这项激励计划延长至2021年7月1日,以提振汽车市场。

  为满足零排放的环保目标,英国禁售燃油轿车和货车的时间将提前至2030年。英国政府将投资28亿英镑,建设充电桩和扩大电池的生产,大规模推广电动汽车。

  日本政府去年底发布了面向2050年去碳化社会的“绿色增长战略”,大力推进从汽油车向电动汽车过渡。日本经济产业省把电池相关产业定位为战略产业,将推动单次充电可长距离行驶的下一代“全固态电池”实用化技术开发。除了确保稳定获得钴等材料外新能源汽车招商网,日本经济产业省还将在完善国内电池供应链方面提供支援。

  业内人士分析,从目前发展趋势看,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仍将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一方面,各国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好;另一方面,传统车企及造车新力量不断完善产品、产业链布局,消费者对新能源产品的接受度也不断提升。

  汽车业咨询机构ABI等多家调研公司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将加速推动电动汽车普及。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将采取一系列举措,如创建零排放区、只允许电动汽车进入某些特定区域等,来改善空气质量和民众生活。

  有专家表示,随着各国汽车产业形态和消费模式的变化,汽车、交通、信息通信等多行业之间相互赋能,未来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发展将成为电动汽车的一大发展趋势。

  日前,百度正式宣布组建智能汽车公司,吉利控股集团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新组建的智能汽车公司将融合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自动驾驶和传统车企的制造技术。此前,腾讯、亚马逊和谷歌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进军造车领域或投资电动智能汽车初创公司。

  电动汽车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不少挑战,包括基础设施不足、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安全性有待提高等。《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电池技术仍有待突破。目前电动汽车所用的锂电池,其电解液易燃,存在着引火和漏液的隐患。尽管能量密度高的固态电池可以克服这些缺陷,实现更长的续航距离,但尚未实现量产、存在成本高等问题。

  充电桩数量不足及分布不均也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痛点。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总干事马克·惠特玛对本报记者表示,按照现在趋势判断,严重滞后的充电基础设施势必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电动车续航问题备受诟病多年,发展至今仍未走出桎梏,续航问题仍然是电动车大规模发展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在冬季,电动车的续航里程缩水严重,在北方一些地区续航甚至腰斩,引起车主的里程焦虑,电动车被调侃为“电动爹”。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硬伤”,车企及动力电池企业等不断推出更高续航的电动车型。近一段时间以来,电动车领域超长续航的里程军备竞赛已然开启。广汽埃安、智己汽车、蔚来汽车、长城汽车、特斯拉等加入对垒阵营,纷纷推出各自的电池解决方案和续航接近或达到1000km的电动车型。

  不过,围绕1000km续航,目前争议颇多。多位受访人士认为,片面追求1000km高续航,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其性价比难以与燃油车媲美,同时安全性也随之下降,车企追求电动车续航里程应回归理性。

  在近日召开的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论坛上,汽车产业界人士也对电动车续航问题进行了诸多探讨。记者在论坛现场了解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谈道:“近期有很多发布会都谈到电池的创新,商业运作,当然不能过度,过度就变成炒作了。中国电池材料研究处于国际先进行列,但电池材料创新是厚积薄发的过程,是需要长期努力的,需要平衡比能量、寿命、快充、安全、成本等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

  电动汽车冬季性能受限等核心技术瓶颈问题,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竞争力和产业发展。业界认为,新能源汽车相关各方需要在技术赛道上继续加码,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综合性能。同时,要极大力度完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

  “我认为提高充电的便利性其实比追求1000km高续航实际多了,大家要在观念上逐渐调整过来,把充电便利性跟续驶里程这两个参数适当地协调起来。”国家电动乘用车技术创新联盟技术委员会主任王秉刚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电动车冬季续航里程衰减一直是行业难题,这犹如一块“牛皮癣”,暴露了电动汽车在高速发展之际,仍然存在技术瓶颈之痛。

  目前,行业的共识是,我国电动车要取得更大的发展规模,里程焦虑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而为解决车主的里程焦虑,很多车企和新能源电池企业都在致力于长续航产品的研发,近期汽车产业界更是掀起了一股追逐高续航里程的热潮。

  1月15日,广汽埃安发布了一则关于全新动力电池科技的海报预告,宣称搭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的车型8分钟可充满80%,搭载硅负极电池的车型续航可达到1000km。1月13日,由上汽集团和阿里巴巴共同投资的纯电动品牌“智己汽车”释放出消息表示,未来旗下产品最高续航里程可达将近1000km。

  在“2020 NIO Day”上,蔚来汽车发布了首款150kWh固态电池,宣布可实现360Wh/kg超高能量密度,搭载该电池的蔚来ET7轿车续航将超过1000km。2020年12月初,长城“SL项目”也释放消息称,其首款车型续航里程有可能会达到800~1000km。在更早前的2020年11月底,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欧洲电池会议上表示,特斯拉正在研发长距离版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达到1000km。

  针对1000km续航里程,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认为,汽车行业真正的技术高点和壁垒还是在软件和算法上。主流的车型都搭载超高续航的电池,对社会资源将形成巨大的浪费。“两三年以后如果才能实现1000km续航,届时充电桩布局已经逐步完善,换电模式、快充模式的问题都解决了,1000km的电池也将失去意义。”

  1月20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在2020大众中国业绩沟通会上也谈到他对“1000km续航”的看法。他认为,在电池技术没有实质性突破的情况下,高续航的电动车需要搭载更重的电池,为此要搭配极高成本的、更轻的车身,这样整车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所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他进一步谈道,对新能源汽车而言,续驶里程之所以成为重要话题,还是因为充电设施(不够完善)——用户需要广泛、便捷、可靠的充电网络。用户的续驶里程焦虑,实际上是对充电便利性的焦虑。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也认为,如果没有突破性的技术,那么更高的续航里程主要还是靠增加电池的重量来解决更长的里程问题。车身带着这么高重量的电池,肯定会带来一些问题。“如果电池技术有无重大突破,1000km续航里程的简单堆叠实际上意义不大。”

  记者了解到,在近日举行的汽车行业盛会——电动汽车百人会(2021)论坛上,1000km续航电动车亦成为焦点话题。

  在论坛上,欧阳明高认为,电池材料创新是厚积薄发的过程,是需要长期努力的,需要平衡能量、寿命、快充、安全、成本等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虽然一千公里续航并不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但电动汽车的能量需求肯定还是要上升的。如近期出现的冬天低温续航里程缩水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能量问题,如果你有一个高续航的电动车,续航打折也不怕,当然更重要的是提升整车集成的技术水平,也就是电动汽车的节能水平。”

  当前,业界对1000km续航里程到底有没有必要,以及能不能在短期内实现的争论仍在持续。更为普遍的观点是,产业界应理性追逐高续航,更多地去解决电池技术本身的瓶颈,避免资源浪费。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续航问题仍将是电动车领域的主要矛盾。如果电池续航得以解决,那么电动车市场目前的困局基本上可以解决。而如何为里程焦虑问题开出一剂良方,是业界探讨最多的一个问题。

  “提高充电的便利性比追逐1000公里续航实际得多,业界应在观念上逐渐调整过来,把充电便利性跟续驶里程这两个参数适当地协调起来。”王秉刚对媒体记者表示。

  付于武也持同样的观点。他认为,要破解里程焦虑,首先要提高电池的水平,期待未来电池技术能有更大的突破。其次,电动车公用配套设施更完善,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电动车使用的方便性的要求。

  当前,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是汽车动力电池两大主流技术。相较而言,三元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同等质量下,三元电池支撑的续航里程更长。磷酸铁锂由于不使用贵金属钴,成本低,稳定性也优于三元电池。

  “锂离子电池容易引起安全问题,同时它的能量密度已经到了300瓦时/公斤,达到了液态锂离子电池性能极限。因此,下一步,新一代电池要发展固态电池,或者要逐渐过渡到全固态锂电池。固态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可以是纳米硅和石墨的复合负极,正极可以是高电压锰酸锂,也可以是富锂锰基材料或者说是不含锂的正极材料,电解质是固体电解质,它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300~450瓦时/公斤。”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表示。

  关于电池技术未来发展,行业内普遍认为,可能还需要寄希望于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或者固态电池。不过,目前这两类动力电池由于成本较高等原因均未到达产业化应用的阶段。

  破解里程焦虑的另一维度是发力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近日发布的2020年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显示,2020年全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46.2万台,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增量同比增长12.4%。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68.1万台,同比增加37.9%,但远远未能满足实际需求。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了500万辆。按照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2020年实现车桩比近1∶1,显然现实与规划目标相差甚远。

  充电基础设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互为前提,为解决电动车发展的后顾之忧,当前,我国政府鼓励充换电技术发展。2020年充电桩和换电站一并列入“新基建”范畴。多家车企计划推出换电车型,这使得电池单次续航里程重要性进一步下降。

  欧阳明高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表示,当前行业对新能源汽车高效热管理系统核心技术已取得重要突破,将使得冬季低温环境下续航里程损失比现有车型降低三分之二,整车能效优化集成技术也取得突破,小型纯电动车NEDC工况测试百公里电耗接近10千瓦时。同时充电体系建设与快充技术取得突破,未来5年至10年,白天可以用15分钟充满75%的电量。他认为新能源汽车招商网,在种种技术突破的有力助推下,新能源汽车即将迎来全方位突破的关键转折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