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节能环保

山东省发布《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

3、创新驱动,示范引领。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建设,引领产业高端高质化发展。加强先进技术装备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实施一批示范作用明显、带动性强的重点工程,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发展现状

2、科学布局,集聚发展。加强统筹规划,整合优势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特色和龙头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关联企业向重点区域集中,加快完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

鲁经信协〔2016〕519号

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现将《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当前,资源约束趋紧和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压力加大,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节能环保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投资热点。“十三五”时期是实现我省综合实力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节能环保产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一方面,我省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大,污染物排放总量高,节能减排形势严峻,随着节能环保执度的不断加大,将催生节能环保产业巨大的市场;另一方面,我省产业体系完善、制造业基础扎实,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省应抓住机遇,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大趋势,加快推动“互联网+”和“PPP”等模式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应用,促进节能环保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市场化发展。

(三)主要目标

各市经济和信息化委(青岛市发改委),节能办:

到2020年,产业规模和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创新能力强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

1、市场主导,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节能环保装备、产品、服务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形成对节能环保产业的有效拉动。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健全政策机制,完善标准体系,加业自律,营造良好发展。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于推动我省节能减排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要求,制定本规划。

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紧紧围绕省委省决策部署,“生态立省、绿色惠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重点工程为依托,完善政策机制,培育规范市场,突出自主创新,着力提高装备档次和技术水平,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高端产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成富强齐鲁、美丽山东的新兴支柱产业。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产业集聚度大幅提升。到2020年,形成一批专业特色突出、集聚效应明显、综合竞争力较强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重点打造10个在全国影响力大的特色。

“十二五”以来,我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19号),省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发展重点,加大推进力度,全省节能环保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一是产业规模逐步形成。2015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企业3000余家,从业人数100多万人,实现总产值5600亿元,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二是部分领域竞争优势突出。节能家电、中小型高效电机、高效变压器、压滤机以及节能泵类等装备(产品)在国内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研发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其中“秸秆清洁制浆及其废液肥料资源化利用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重型柴油车污染排放控制高效SCR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燃煤机组烟气超低排放、发动机和矿山机械再制造等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三是产业集聚效应初步。2015年,全省重点培育的32个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860亿元,约占全省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的1/3,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依托龙头企业,逐渐形成了青岛节能家电、高效泵类产品、威海高效节能电机等不同特色的节能环保产业和青岛新天地静脉产业园、烟台资源再生加工示范区、临沂金升有色金属产业等一批有实力的“城市矿产”示范。四是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迅速。2015年,全省节能环保服务机构超过1200家,实现营业收入420亿元。服务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成为节能服务业的重要模式,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正在积极推进。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到2020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其中,节能环保装备(产品)产值达到6000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值达到3000亿元,节能环保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山东省人民节约能源办公室

我省节能环保产业虽已具备了一定发展基础和产业规模,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产业创新体系不够完善,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尚不健全,能力不强,部分关键设备、核心技术对外依赖较大。高附加值及名牌产品较少,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二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待加强。全省节能环保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龙头企业不多,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不足50家,对产业链的拉动作用不强,上下游企业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产业集聚度有待提高,辐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三是政策机制不够完善。部分减免税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财政支持力度不足;投融资渠道不够畅通,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绿色金融体系不够完善;统计、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一)指导思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