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经济说:汉服热袭来
“汉服不是一瞬间火起来的,而是那些披着床单的人长大了”,一些爱好者在被问及为什么会喜欢穿汉服的时候这样说。
天猫《2018年汉服消费人群报告》显示,2018年购买汉服人数比上年增长92%。
汉服,这一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统称,直到明末清初一直不断发展和改良。而如今,又在年轻人的生活中占据了意想不到的位置。
汉服也成了新风潮?
26岁的教育科研从业者楼影,尽管“入坑”汉服圈仅有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她的日常穿着已经完全被汉服占领,平日里几乎看不到她穿“三次元”的普通人会穿着的衣服。打开她的衣柜,满满当当的各式各样的汉服。她觉得金贵的汉服,在清洗了之后还会整整齐齐地叠好,重新包在袋子里。
如今,楼影已经购买了二十几套汉服。楼影调出她在一家淘宝店铺的会员等级,上面显示她在这家店共完成了16笔交易订单,共消费了7404.74元。“汉服圈里有钱的人太多了,像我这种消费水平,买的汉服基本上都是便宜或者靠中档的,买过最贵的一套也就是一千多块钱。但一千多块的汉服也只是普通中档的而已。”
在楼影认识的朋友中,不乏为了一件绝版裙子花费上千块购买的人。年龄21岁却已经“入坑”4年多的赖赖就是这样的汉服圈“大佬”级别的人物。赖赖已经不再满足于购买适合日常穿着的汉服了。“现在只要我听说有快要绝版的汉服,或者是比较有名的店铺上新,有喜欢的我就毫不犹豫的买下来。光今年一年我已经买了十五套汉服,我收藏的绝版汉服已经有三四十件了”。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最贵的一套汉服大概七八千元。
楼影身处于汉服浪潮中心城市的成都,天猫《2018年汉服消费人群报告》显示,在购买汉服最多的城市TOP10中,成都排名第一。在这里穿着汉服行走的她不会在路上收到太多异样的目光。
有些汉服爱好者则没她这么顺意。
陈久笙今年16岁,现在拥有五套汉服。虽然第一套汉服是家人出钱她自己选择的款式,但这过程可并不简单。最初,家人不建议她穿出门去,认为不适合穿上街。陈久笙给家人发了很多条微信。她说:汉服不是古装,也不是唐装,更不是奇装异服,是一种文化。家人说汉服是“冒名堂”,让陈久笙很生气,她希望家人接受这种文化,即便不喜欢,也是不喜欢衣服本身,而非这种行为。不久之后的清明节,她和妈妈去街上玩,碰到很多穿汉服的同袍,陈久笙趁机说服了妈妈。
汉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毕业拍摄、旅行拍摄、写真摄影等作品中,甚至走进了日常生活。
汉服也成硬通货?
淘宝店铺“卿如许”制衣的老板小孙之前是摄影师,帮顾客拍了不少汉服造型的照片。他发现不少汉服太贵,于是开始买布、做衣服,成为平价汉服卖家。
小孙的感受并不偶然。尽管现在100-300元之间有很多可选择的汉服,但汉服“高阶消费”也并不罕见。
淘宝店铺“锦瑟衣庄”的一套名为“九霄步天歌”的汉服整套购买下来需要3960元,并且客服声称为了保证质量店铺不接急单,且一套衣服的工期为120天(节假日不包含在工期之内)。
在汉服交易平台明华堂的官网上,一套汉服可以高达一万元以上,且并不是交钱就有货。
官网公告称,截至今年7月19日,工期已经排到了2020年12月下旬。更多店铺打出限量的招牌。
此前,道定汉服元素生活将即将上架的一款“鸭蛋青”道袍设置为限量发售,引起了网友声讨:汉服也饥饿营销?
如此高昂的价格和漫长的工期,却并不代表最完美的质量保证。去年,明华堂的汉服做工被频频爆出“翻车”现象。B站up主“十音Shiyin”在其2018年12月29日上传的视频中提到,其在明华堂花费5450元购买的翔凤云肩织金短袄加枣红狮子戏球马面,经历了漫长的10个月的等待才拿到手,却发现衣服存在“炸褶”的做工问题。
在汉服的高端品牌中,出现过问题的不只明华堂一家。今年年初,“裁云集传统服饰”爆料称,“汉客丝路”抄袭其在2014年左右上架的仿孔府遍地金。但紧接着,裁云集又被人爆料其满地金底襕存在擦边现象。
道定汉服元素生活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汉服生产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根据定金预定;二是提前预估市场,进行小批量现货准备;三是全部卖现货。道定实行的是第二种方式。
这也是不少汉服爱好者的选择。等待时间不会太长,先看到买家秀,也可以重新考虑是否真正喜欢。
“鸭蛋青是我们经过市场预估,事先确定一个大概的量,并且提前安排生产计划才决定将其限量发售的。一件新的款式,需要大量的时间,并不是说买家下了定金,我们统计完数据就能立刻开始生产的。要根据销量,我们去定制面料、定位印花、裁剪、绣花、制作等等,每个步骤都需要很多的时间。”
尽管道定汉服元素生活的店铺掌柜道定这样解释,但仍有网友不买账。店铺在今年7月16日发出微博,对此次上新的鸭蛋青道袍限量做了说明,并决定如果该条微博转发超过一千,则鸭蛋青道袍将不会限量发售。
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卖汉服的也不在少数。“退出款”、“绝版款”的字样随处可见,甚至还有商家提出“包货”的购买方式。即想买到一件衣服,要搭配购买其他非畅销款。如果前者是一千元,后者总价可能要达到六七百元。
山货和正品各有拥趸
赵琼因为汉服闹过笑话。为了拍照,她在淘宝上找了一间销量高、价格还不贵的店铺,拍下一件汉服。衣服穿出门拍了照片,发在社交网站上,才发现自己这件汉服是件“山货”。
此后,赵琼更加留意汉服和文化的匹配度。她发现,百度汉服贴吧经常有人满心欢喜地穿着自己喜欢的汉服上传照片,却因为是山货被网友批判得体无完肤。
在一些领域,是否愿意花更多的钱买正品,是检验一个人是否是“真爱”的法宝。但对于一些汉服爱好者来说,山货和正品,似乎不是评价喜爱程度的最高标准。
楼影的第一件汉服也仅仅花了198元。虽然和一些完全尊重传统文化的汉服相比,这件衣服被改良得更为日常,不是绝对的“正品”,但这件衣服却为她打开了汉服新世界的大门。尽管在此之前她也知道汉服的存在、看见有人穿过,但是在自己真正穿上汉服后,她才开始主动了解到与汉服有关的的各种知识。
“知道了汉服通常意义上并不单指汉朝服饰,而是指汉民族传统服装,包含的朝代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一直延续到明末清初,其中又以汉、唐为主流;接触到襦裙、衫裙、褙子、宋裤、明制袄裙衫裙、马面裙……各种款式。”楼影说,看到这些年汉服越来越火,她发自内心高兴。
“女性汉服迷消费汉服大多是出于对汉服古典审美的追求,而男性汉服迷则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电视剧、游戏、小说等等,但男性汉服迷追求的更多的是对传统的回溯。”西南交通大学王心妍在《探索汉服与汉服迷群的符号传播》中这样写道。
提到山货和正品,楼影能说整整一晚上。山货有的是做工粗糙,有的是高仿。不一定所有消费者都分辨得出来究竟哪个是正品。而随着大家抵制山货,支持正店,正店的价格越来越高不说,有的商家也越来越不用心了。
“用心做设计,用脚做汉服。”楼影说,有的商家为了冲销量,会用窗帘布一样的布料去做服装。尽管这样是正货,可是又怎样呢?
陈久笙则是另外一种看法。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穿山货的人有个专有名词:穿山甲。“贪便宜是人之常情,但我不太赞成穿山货的行为。”
(文中青年消费者均系化名)
实习生 郝诗卿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晨赫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