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力能源  水电

“流量换金钱”的阅读忧思

原标题:“流量换金钱”的阅读忧思

  现在,越来越多的网上阅读平台推行了“流量换金钱”的阅读方式。无论是新闻资讯、网络小说,还是音频视频,读够一定的时间和数量,就可以换得一部分收益,通过支付宝、微信、百度钱包等直接支付到账。当然,这些收益也不是那么容易挣到的,阅读花的时间越多,看的指定资讯越多,收益也就越大。

  “流量换金钱”的阅读方式实际上是网络平台的一种营销模式,只为更多地吸取读者的流量即关注度,来扩大影响。这种模式推出以后,一些本来与金钱无关的热门平台,面对来势汹汹的金钱攻势,也只能被裹挟其中。

  “流量换金钱”导致的问题已初露端倪。有文章称,一些大学生为了换取收益,已经把阅读的时间放在了课堂上,该文章评论以这种方式算金钱账是不合算的,因为课堂上手机阅读换取的收益远小于家长们付出的学费支出,更不用说因此放弃课堂学习带来的间接损失。

  我一直都不认可对纸质文本阅读和网络阅读厚此薄彼,两者对阅读生命价值影响差别不大。

  阅读的关键不在于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方式——手机、电脑或者是书本,而在于读什么、如何去读、读后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对所读内容的选择是第一位的。

  在“流量换金钱”阅读模式进入以前,网上阅读者是有很大选择权的,虽然会因为海量内容患上选择迷茫症,但和传统阅读诸多的条件限制相比,这种选择的迷茫却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情。

  但“流量换金钱”后,在金钱的指挥棒下,趋利避害的本能让大多数读者更多地选择收益高耗时少的内容。这样,阅读的多样化需求变成了一元的对平台的收益需求了。阅读平台根本不可能去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而更多地从平台自身的收益去控制读者阅读的选择。

  就这样,阅读的生命价值在潜移默化中被“流量换金钱”的阅读方式改变了、控制了,最终被异化了。虽然个人的阅读不可避免要受到社会的影响,但读与不读,读什么,怎么读,个人始终是有选择权的。个体对阅读的选择,完全拥有从精神的需求、心灵的成长、审美的需要等层面去选择的自由。

  这种选择的自由表现在按爱好拨动书架、键盘或者屏幕,从阅读中获取自己真正喜欢、需求的内容,这种选择,受到外界的干扰是比较少的。

  “流量换金钱”的方式改变了这一切。表面上,平台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内容,而且通过收益方式可以增加读者阅读的时间。实际上,却增加了读者对平台的依赖,不再从阅读的需求而是从收益高低去选择平台。

  此外,虽然可以通过收益来增加读者阅读的时间,然而“学而不思则罔”,阅读和思考本来是一体的,没有思考的阅读如同不能消化的食物,不仅无益,而且有害,读者为了收益而增加的阅读时间,实际上是剥夺了休息、实践体验和思考的时间。

  作为阅读者的我们,在“流量换金钱”的攻势下,应该从“鱼与熊掌兼得”的虚幻中清醒过来,无论是采取哪种阅读方式,选择哪些阅读平台,都要保护好自己的阅读选择权,珍惜自己本来不多的阅读时间,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被“流量换金钱”的负面影响所异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