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刷量”背后是文娱市场的扭曲
“疯狂刷量”背后是文娱市场的扭曲
汤华臻
近期,随着一批刷量APP被查,许多明星的社交网络互动数据“断崖式下跌”。原来花团锦簇,动辄就是“1亿转发”“百万评论”,如今缩水八九成,显得甚是冷清。强烈对比,生动诠释了何为“潮退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也进一步暴露了“流量明星”背后的市场之乱。
今天的舆论场上,“流量明星”是个热词,但颇带着几分贬义。它往往意味着,某演艺人士才不配位,有超高曝光却无像样作品。对此,社会早有诸多不满,甚至出现“演员名单见某某即闭着眼睛打一星”等抵制之举。此番有关部门戳破刷量软件的画皮,严厉打击数据造假,正是对公众关切的及时回应。明星“数据卸妆”后竟然如此“骨感”,也证明了一个铁律:吹出来的泡泡固然很美,但终究会破,而且吹得越夸张,破灭之后的场面就越难看。
但问题恰恰在于,即便谁都知道数据“很水”,却依然难舍难弃。“星援”APP查禁了,“魔饭生”“星小班”又横空出世;机器不好使了,粉丝们便手动“轮博”……总有一些人绞尽脑汁,似乎爱豆没有千万级的互动,就不符合“咖位”。更有人担心,其他明星的粉丝都在砸钱砸物,自己不应援,偶像岂不是就要被比下去。这样的心理,看似偏执狂热,却并非无缘无故。如今的演艺圈,的确存在一种畸形的评价体系,将流量多寡等同于名气大小、身价高低。只要有流量即便无作品依然是大红人,反之作品再好都可能沦为“小透明”。在此之上,一条产业链日趋成熟,明码标价买热搜、造话题,毫无顾忌买粉丝、雇“水军”愈演愈烈,大有陷入恶性循环之势。
以此观之,遏制“疯狂刷量”,根本上得整顿文娱市场基本秩序。如果评价一个明星的价值、衡量一部剧作的质量,依然是“唯流量”“唯数字”,那么势必出现“剧内都是面瘫,剧外都是戏精”。只要不摆脱“按量起价”的市场依赖,不斩断巨大流量和真金白银的现实勾连,急功近利的逐量冲动就很难停下来。而反过来,越早走出“流量崇拜”,回归以“德艺”为标准的评判体系,整个圈子才能越早走出“刷量”泥潭。这也符合文化市场的生产规律。无论演员还是歌手,走红终归要有真本事。试看那些曾经的“话题女王”“流量小生”,未能苦练内功顺利转型的,如今有几个风光依旧?
要让整个市场价值取向回归健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剑指畸高片酬也好,狠抓虚假流量也罢,专项打击有一定的震慑作用。但正如“刷量APP”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整治起来仍难免陷入“打地鼠”的窘境。因此,必须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综合考量,既让刷量的人无法刷量,更要让刷出来的量兑现不了真金白银。待到那时,新生代演艺明星才能真正静下心来把戏演好把歌唱好。
- 标签:
- 编辑:王虹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