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电力能源  风电

冬至大如年!从这一天起进入到一年最寒冷的时期

冬至日标志着北半球一年当中白昼最短的日子的到来,过了冬至日白天便会越来越长,在古人看来,白天变长意味着阳气的逐渐茂盛,是万事万物新一轮生长发育的开端。

作为时年八节中的最后一个,冬至日对人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记录气候变化的日子,更重要的是在这一天要举行各色各样的活动以迎接一年最为寒冷日子的到来。

在民间的许多地区甚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祭祀祖先,吃水饺等多项活动。

文丨浩然文史·刘越

冬至日的到来标志着一年最冷时分马上到来

冬至日是入冬之后的第三个节气,在这一天,太阳到达南回归线,北半球也到了一年当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

古书有云:“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日。而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数九天开始算起,我国进入到一年最为寒冷的时期。

冬至日还有许多别称例如“亚岁”、“冬节”、“长至节”等,冬至与其他节气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冬至日除具有标志着气候变化的自然色彩之外,更多的具有人文气息。它在我国的很多地区与过年的重要性相同,也因此是我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在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时常会达到最短

一、冬至日过节的由来

在中国的古代时期,每逢标志着日子长短变化和季节变动的节气,人们都十分重视这一天并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冬至日标志着北半球一年当中白昼最短的日子的到来,过了冬至日白天便会越来越长,在古人看来,白天变长意味着阳气的逐渐茂盛,是万事万物新一轮生长发育的开端。

所以冬至日的地位才会如此的重要,而“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文献考证,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已经十分重视冬至。

在我国的周代,人们并不像今日一般以正月为岁首,而是选择以每一年的农历十一月为一年的开始,所以当时的正月其实是现在的农历十一月,而冬至日这一天由于离岁首很近,所以在实行周历的几百年里,人们通常也就不怎么区分冬至和岁首了。这也是民谚“冬至大如年”的来历。

在周代,冬至日和岁首几乎没有区别

到了汉代,虽然对历法系统有了巨大的改变,恢复了夏历即以农历正月为岁首的历法系统,冬至日不再是一年的岁首,但因其代表着阳气开始增加的日子,所以依旧得到了国家和民间的广泛重视。

《汉书》中即有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而自汉代起,冬至日也就成了一个固定的节日,被称为“冬节”,在这一天人们要休假休息,并相互拜贺,其重要性比起除夕夜也丝毫不让几分。

二、冬至日要吃什么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饮食文明的国家,之所以说饮食在中国十分重要就是因为无论在什么节日,中国人总能根据节日特色制作出相应的食物以表示纪念。端午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莫不是如此,而冬至日也有着属于其自身的饮食习俗。

冬至日的饺子

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有着“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意思是说到了冬至这一天一定要吃饺子才算过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说法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

相传在东汉末年的时候,百姓生活困苦,到了冬天连基本的温饱都无法解决,导致很多百姓耳朵发生溃烂,张仲景医者仁心,看到这种情况之后他发明了一种“祛寒娇耳汤”,也就是用一些大补食材先熬汤,之后再将食材捞出用面叠成像耳朵一样形状的面皮进行包裹,再用大锅煮熟后分派给各位百姓,这项举措从冬至日一直施舍到除夕当天。

张仲景的善举被百姓所感恩,为了纪念他所以人们也纷纷做这种食物来在冬天祛除寒气。所以在冬至日和大年初一,人们都要吃饺子。

医圣张仲景

而在南方,汤圆可不仅仅只是在元宵节当天才会食用,人们在冬至这一天也有吃汤圆的习俗。

汤圆是用糯米和馅料做出来的球状点心,其名字和形状都象征着“团团圆圆”,寓意是十分美好的,所以人们吃汤圆也是为了祝愿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生活的更加美满团圆。

除了吃汤圆和饺子,人们在冬至日这一天还会吃馄饨、羊肉以及喝酿酒,这些食物都是十分大补的食物,既美味又能够满足人们度过寒冬所需要的大量的营养和热量。

在南方人们过冬至要吃汤圆

三、冬至日的活动

冬至日除了要吃美食,在我国古代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庆祝或者祭祀活动。

汉代的冬至日被称为“冬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后汉书》中有记载说:“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意思是说冬至日前后,君子要安安静静的待在家内保重身体以养心静气,文武百官呢也要休假在家,等过了节日之后再处理政务。

在这一天官员们要相互拜访以“贺冬”,而在民间人们也要举行庆祝活动以度过冬节,从老人到孩子要穿上新衣服,在家准备美食佳肴以过节。

在冬至日这一天人们要相互“贺冬”

除了日常拜贺以及大摆宴席之外,冬至日这一天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祭祀节日。

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冬至日的祭祀活动,西汉时期,汉武帝就曾经在冬至日这一天前往东岳泰山举行封禅活动,而明清时期的帝王一般选择在天坛的圆丘举行祭祀活动,在祭祀的前一夜,皇帝要沐浴更衣并实行斋戒,第二天赶往天坛举行祭祀仪式,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明清时期皇帝举行祭祀活动的天坛圆丘

除了皇室的祭天活动,在民间还存在着广泛的祭祖活动,在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在世的长辈举行敬献鞋袜的仪式。

在我国宗族势力较为强大的两广地区尤其是潮汕地区,人们要在冬至日这一天准备好三牲和水果食物摆放在祖宗祠堂之中以祭祀祖先,祭祀活动会在中午之前完成,完成后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后记:

冬至日不但有着自然气候变化上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它的人文意义。无论是在饮食方面的习俗或者是祭祀祖先,人们在冬至日这一天都会进行形形色色的活动以表示对节日的纪念。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化,有很多习俗如祭天等活动已经不在现代社会继续延续,但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之情却始终没有改变。

参考文献:

李丹:《古人原来这样过冬至》,《领导之友》2017年第24期。

兰玲:《冬至大如年》,《走向世界》2017年第52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